田利玲 黄涛 文达辉
在目前的医疗工作中,超声技术广泛应用于肾肿瘤的检查过程中,超声造影能够对患者肾肿瘤进行实时、动态及连续监测,从而有利于对术前患者的肾脏肿瘤进行诊断[1]。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男18例,女14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2岁。所有患者实施实时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13例患者在左侧,19例患者在右侧;4例患者为肾上极,10例患者为中极,18例为下极。肿瘤直径1.5~10.1cm,平均4.6cm,其中直径≤3cm者9例,直径3.1~5.0cm者12例,直径≥5.1cm者1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将患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1.2 检查方法 仪器主要采用Ac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成像仪,探头的频率为2.0~4.0MHz。超声造影剂采用声诺维。患者严禁进食,检查之前需要将患者膀胱内的尿液排净[2]。检查时患者仰卧、俯卧或侧卧,造影前对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对肾脏占位的大小、形态以及部位、边界以及回声等进行评估。将探头置于肿瘤的最大面,并将模式转换成超声造影模式。注入造影剂,对患者的瘤灶以及外周肾实质情况进行实时、连续以及动态的观察,过程为4~6min。最后将造影全过程进行录像[3]。
1.3 图像分析 造影结束后,将录像回放,并组织医师进行诊断。对患者注射造影剂后,记录肾皮质以及肿瘤、肾髓质的强化时间,同时也对皮质期、延迟期以及髓质期的肿瘤强化方式进行记录[4]。对肿瘤周围是否存在高回声环进行观察。瘤灶的强化程度主要有高增强、等增强及低增强3种。肿瘤的强化形式为全瘤无强化、不均匀强化、均匀强化及周边强化4种[5]。
2.1 治疗方法选择和术后病理 对15例患者实施根治性肾切除术,对15例患者采用肾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采用右肾合并肝S6段根治性切除术,1例患者采用右肾切除合并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
其中有20例患者的病理为肾细胞癌,6例为肾错构瘤,1例为右结肠癌术后复发侵犯肝脏以及右肾,1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腔静脉瘤栓,1例为肾上腺瘤,1例为肾间叶组织恶性肿瘤,1例为肾黄色瘤,1例为多房性肾囊肿。
2.2 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强化特点 有10例患者为皮质期等增强,髓质期以及延迟期为低增强,占50%;有7例患者为皮质期、髓质期以及延迟期高或等增强,占35%;有5例患者为皮质期、髓质期以及延迟期低增强,占25%;有17例存在高回声环,占85%。
2.3 肾错构瘤超声造影强化特点 有4例患者为皮质期、髓质期以及延迟期低增强,占66.7%;有2例患者为皮质期等增强,髓质期以及延迟期为等或高增强,占33.3%。没有高回声环出现。
图1 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强化特点
图2 肾细胞癌癌灶周边超声造影高回声环
2.4 实时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中的诊断情况 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准确诊断了16例肾癌患者,肾转移癌以及肾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各1例,4例误诊。确诊7例肾良性肿瘤,其中6例为肾错构瘤患者,1例为肾黄色瘤患者,3例误诊。
在目前[6],超声造影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开始在心脏、乳腺、肝脏以及肾脏等的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7]。超声造影已成为对肾脏肿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8]。
肾细胞癌患者在造影后皮质相迅速强化,高于外周肾实质的强化程度,髓质相时造影剂减退加剧,肾癌病理类型是影响造影剂强化和消退快慢程度的主要原因[9]。瘤灶结节样强化和稀疏的斑片样强化是典型肾错构瘤超声造影时的特点,其低于外周肾实质的强化程度,有不规则的造影强化缺损区域存在于肿瘤内部[10]。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经超声造影诊断后,确诊18例恶性肿瘤患者,4例误诊;确诊7例良性肿瘤患者,3例误诊,可见超声造影的确诊率较高[11]。另外,超声造影能够对肾肿瘤以及周边的肾实质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动态以及连续的监测,在造影剂注射后,对患者肾皮质期、髓质期以及延迟期的肿瘤增强形态以及强化方式进行检测,对肿瘤薄膜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高回声环进行观察,从而为医师在临床的肾肿瘤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12]。
综上所述,实时超声造影在局限性肾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诊断和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提供了大量信息,值得推广和普及。
[1]陈绍琦,林腾,黄丽英,等.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21.
[2]许小云,杜联芳,李凡,等.超声造影对肾柱肥大和肾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8):33.
[3]杜联芳,李凡,邢晋放,等.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1):61.
[4]傅宁华,杨斌,沈德娟,等.超声造影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9):959-961.
[5]蒋珺,陈亚青,周永昌.不同大小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27(2):41.
[6]曾红春,王晓荣,王玉杰,等.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96-1099.
[7]金进晓,臧国礼,陈日曙,等.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566-567.
[8]王颖,江怡,赵云歆,等.超声造影在肾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4):285-287.
[9]王建国.实时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研究现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1):80-82.
[10]白青松,马莉,周琦,等.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2):311-313.
[11]钱晓芹,夏泽,杨光.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5):453-456.
[12]李萍,李凤华,方华,等.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肾实质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5):84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