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词义认知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2014-03-22 15:09焦煜霞喻家楼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字格词义语句

焦煜霞,喻家楼

(1.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一、引言

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撰 写 的“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自哈佛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以来,在西方引起了人们密切关注。Sperber 和Wilson在认知语用领域里提出了交际与认知的概念和一套认知心理模式,并就认知和关联理论的关系方面给出了一个系统性框架,当时在西方是很具有影响力的观点。从认知角度出发,他们用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及交际关系将话语加以解释,指出语言交际有一个直接推理程序(Ostensive inferential procedure)。语言交际涉及到话语者和受话人要在对话语有共同认知前提下进行交际,话语交际才能成功。无论是话语者还是受话人双方都要“借助于同时出现的语言成分之间联系的逐渐加强而得到发展,体现出语言信息的显度,标志频度和类型频度所起的作用”[1],归纳出句义和词义之间的依托关系,从而使交际双方更好地表达或更好地理解话语意义。对于语句理解如同交际双方对话语理解,要依靠语句上下文来判断,但对词义的理解,不仅要从语境角度,更重要的是从词与词的匹配及蕴含(connotative)意义上考虑。词义认知是对原文语句理解的关键。我们要捕捉创作者或话语者的意图,抓住原话语中的一两个关键词至关重要。懂得一两个关键词的意思,婉如全盘领悟了该话语的意思。本文的重点就是用认知的视域来论证语句中词的意义。不少单个词语在语句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它们可能会左右整个语句的意思。理解好词义对理解原文作者意图或话语者意图意义重大。

二、对原文中成语以及四字格的认知

我们阅读汉语文章时,每每发现很多作者都不时用上四字格。四字格也不都是成语,如:兴高采烈、平等互利,但成语很多都是四字排列。成语是语言之精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且脍炙人口,代代传诵。很多成语仅从字面观其意思,无论是口头翻译还是文字翻译,可能会在受话人心里或是在译文读者心里落得个贻笑大方,或授人口实。我们在翻译成语时,不可从字面意思着手去望文生义地理解成语。这样理解在多数情况下就会产生意思上貌合神离的结局。很多成语承载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深藏有一个典故(allusion),意在言外,寓意深刻。不少成语虽显虚文浮词,字字平常,但读之愈久,其意味愈深。很多成语深潜慎密,排列有序,字字意重,不失大体。很多文章中使用成语,看过此类文章就会让读者感到作者行文着墨巧妙,涉笔成趣,阅后让人叹为观止。成语的应用涉及领域很多,可用在文学创作、新闻报导、科技文献、广告语篇等,它在各类文体中有着其他形式的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话语认知中理解透成语

说到话语认知,首先我们要弄清话语的定义。如果用库尔特哈德(M.Coulthard)的看法,话语则是句子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及其交际功能,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语言的语义内容。话语或语句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从意思上讲,句子“能够表示一个完整意思”[2],“是一个独立运用语法结构完整的语义单位”[3]。我们说话、写作或翻译,以句子为单位视为根本,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层次。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要想用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重视每一个词和每一个词组的真实意思。虽然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按一定规则组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语调在话语表达中的作用也是居重驭轻,不同凡庸。故而对话语的认知要抓住要领,寻求精髓,不要局限于词典上释义和句法(syntax)分析的层面上。我们在理解话语时探骊得珠,很有必要同时去追寻话语的句式,语法结构,如果顾此失彼,很难把握住话语者的思想轨迹。为了让译文不对原文有穿凿附会的痕迹,或曲解原文意思,兼顾好这两方面都十分重要。

例1、两年、三年,你的望眼欲穿,两年、三年,我的归心似箭(蒋光慈《写给母亲》)

译文:Year in year out you’ve been looking forward with eager expectation to my home-coming;Year in year out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with great anxiety to returning home.(李定坤译)。

例1的汉语句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后两个分句外形完全相同。“两年、三年”的重复使用,母亲的“望眼欲穿”与儿子的“归心似箭”并行不悖,突显出两句的头尾并重、结构合理、轻重相当、错落有致。

英译文在结构上完整地复制了原文的构建模式,首尾气韵生动,金相玉质。看过此种译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诠释译者对原文的认知。首先译者在译作风格上显得十分平易睿智。译文还原了原文的风格模式。我们将原文句子和译文句子一比对,可以看出,译者和原文作者有着十分雷同的创作风格和心境,采用的文笔十分接近。第二就是译者在译笔上恰到好处。整个译文无一字虚设,将“两年、三年”译成“year in year out”,译出了原文在时间使用上的虚指,这种译法将译者的笔精墨妙、情高格逸彰显得淋漓尽致。最后,我们要特别指出的就是原语中成语的翻译。译者大胆避开老套译法,不将“望眼欲穿”译成“anxiously gaze till one’s eyes are strained”,也没有将“归心似箭”译成“impatienty to get back”,而是分别译成look forward with eager expectation to home-coming 和look forward with great anxiety to returning home.这种译文将原文的含义表达得详尽透彻。原文中的话语含蓄着母子经受骨肉分离之痛,期盼着相逢团圆之悦,译者用了look forward to 分别与with eager expectation和with great anxiety 巧妙搭配(collocation),可以看出,译者不仅笔力扛鼎,更能让译文表露出母子间分离开的痛苦和他们在重逢那一天的喜悦。译文中“eager expectation和great anxiety”组合得天衣无缝,前者中eager用来修饰expectation增加了期待的程度,后者中great与anxiety 连用,从修辞学上讲,这是一种矛盾修饰法(antiphrasis),将great 来修饰anxiety搭配得尤为得体,提升了归心似箭的高度,给译文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综观全部译文,如果我们用“超凡入圣”这一成语来评价译者对原文中两条成语的译法也绝不为过。

(二)四字格翻译看译者对原话语的认知

四字格在汉语作品里屡见不鲜,出现的频率不在成语之下。翻译好四字格也是译者在翻译中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此要渲染这一问题,强调四字格的翻译,就是因为有人感到翻译四字格很棘手。处理好四字格的翻译,会给译文带来很多光泽的。

例2、花园里面是人间的乐园,有的是吃不完的大米白面,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花不完的金银财宝。(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译文:The garden was a paradise on earth,with more food and clothes,than could be consumed and more money than could be spent.

例2句中出现了三个四字格,排比(parallelism)成句,充分展现了原作的文采和气势,阅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英语与汉语不同,无四字格词组。如果把汉语四字格短语生搬硬套地译成英语,很可能让译文变得不伦不类。译者既要让译文忠实于原文,又不让译文变得不尴不尬,就必须认真研究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例2中的三个四字格,分别表示“吃”、“穿”、“用”。译者在考虑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后,舍弃了这三个四字格重叠堆砌的字表意思,单刀直入地用其指称意义译出,即food,clothes和money,还原了原文作者的真实用意。原文里对实物描写及人们对物质的渴望和追求同步进行,使语句显得和谐轻盈。译文里用paradise 与food and clothes than could be consumed and more money than could be spent,将其很有技巧地安排在一起,使语句融合得不露斧痕。这也就批驳了翻译作品中英文很难沟通的诡辩之说。

四字格的应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译文的行文虽简洁明了,但在“more food and clothes,than could be consumed”与“more money than could be spent”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使用排比手法译出时,既补充了原文里“大米白面”,“绫罗绸缎”,“金银财宝”的语气,又将“consumed”和“spent”组成脚韵(rhyme),使得译文几乎和原文作品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阅后让人乐此不疲。

三、认知好话语中词义

话语翻译,中西方翻译家所持观点有异有同。中译论的最大一个特点是模糊性,汉语词性模糊,语言单位不清,语法结构无定形,使其成为意合(parataxis)语言;西译论的明晰性也与英语、法语等具有显性特征很相符。英语词性明晰,语言单位清楚,句子结构也有规则性,使其称之为形合(hypotaxis)语言。就翻译理论来说,中译界具有较大影响的,要算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许渊冲的“三美”。不过,这都是些飘忽不定模糊词语。西译论的核心是等值(equivalence),“将这个原本是数学和逻辑学科专业术语引用到翻译理论中,就标志着它的明晰性”[4]。尤金-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强调功能对等时,奈达指出“译者有理由设法为篇章提供可接受的意思,但原篇章中任何基础性的模糊和歧义都要引起注意,以便让译文读者去认定译文传达的意思是明确的(Eugene A·Nida 126)。”讲到模糊,主要是讲词义模糊。虽然人类在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上已对词的意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在什么是词的意义上仍无一个明确定义。究其原因,可能“词义”二字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模糊性也涉及到词义的其他方面,这就是说,“词义有变量,变量从中心区域向范畴边缘区域迁移,其所代表的范畴属性在不断地降低,模糊性越来越高。[5]”对话语要进行认知,关键要准确地捕捉词义,捏拿准除词典上释义之外的意义,要做到这点,除了考虑到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外,文化因素必须要纳入考虑范畴的重要位置。各个原语篇中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忽略掉文化因素所译出的译文即就可真的成了“驴非驴,马非马”了,因为语言翻译说到底就是文化翻译。

(一)文化的定义

根据《辞海》,“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而发展[6]。《辞海》给了“文化”二字定义是一种概述,其实,文化从地域上分,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等;从时间上分,有秦汉文化和隋唐文化等;从宗教上分,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从结构层次上分,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从生活习惯上分,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从风俗上分,有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7]。既然文化包含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语言也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文化载体。语言同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制度的发展更新,物质的增加变样,心理的健康分析,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样,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心理文化等也就成为语言与日俱变的源头活水。

(二)话语中词义与文化

有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体现在文化转换上。各种文化具有各自个性化,个性化体现在文化差异上。译者要做的就是,架起跨越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两种语言之间鸿沟的桥梁。词语的意义往往是在句子或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确认,需要译者的悟性才能理解透彻,其词义与话语在翻译中才能默然契合[8]。译者经过阅读和分析原话语,感悟到原话语作者的精神境界,思想情操和审美志趣,产生与原话语者类似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然后将其译成目标语,译出该词词义与其所在的话语意义上的连贯,传达了原话语中词语的韵味,这就产生了对译文读者艺术上的感染力。

例3.(宋思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老舍《茶馆》)

译文:We’ve set up a republic for several years.No need to bend the knee.Don’t you know how to bow in a new style?(英若诚译)

译者将“请安”二字译成“bend the knee”,可见译者对封建社会文化理解得入木三分。“请安”是晚辈对长辈每天早上必须例行的礼节,体现出晚辈对长辈尊敬或孝心。译者不用“pay respect to sb”这类词组套译,而是用“bend the knee”译出了当时请安的姿势和请安情景,犹如当时就在请安者身旁。“bend the knee”和原文一样,传神地总结了下对上、晚辈对长辈的封建礼教下的真实心态。译者统观整个话语,译出“bend the knee”不仅颇得原文要旨,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这是一种达到与原作充分沟通的译法。“bend the knee”浸满着译者的独具匠心,是译文的光亮耀眼的一笔,给译文读者带来一种新奇的美感享受。

词义理解受到译者的目标语言水平、母语文化、认知及语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用例3中的“请安”及其译文加以比对,我们可以这么说,翻译就是创作,译文和原文一样,保持了顺利衔接和畅通转换。原文的完整思想,译文也都表达得尽善尽美,毫无二致。“语言交际的实质是人们运用语言词汇交流思想。要实现这个目的,人们必须根据相关的语境,基于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认知结构,把词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9]。话语认知关键在于词义认知或词语意义的认知。对词义认知的定位思考应在原文作者和译者的互动角度上,原文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思想,译者就要像身临其境一样,用译文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从译文里反映出译者与原文作者在思想上发生共鸣,确定双方在互动,原话语情文并茂,译文也要语不离宗。翻译中再现词语意义涉及到挖掘原文之本意义以及在译文中寻找对等意义的两个过程,不只是领悟和理解的单向活动。理想的译文应该是把原文所有层面的意义都要展现得一览无余。

四、结论

词语认知决定着对语句的理解。本文仅从汉语成语,汉语四字格和话语中一两个关键词来探讨如何认知语句中词义。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试图帮助读者或受话者能用一种正确的方法去理解词义,进而更好地吃透原文意义或话语者的话语意义。目前对话语意义的认知研究硕果累累,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发表了,它们也都在争相斗艳。就语句中个别词、字的探讨研究,虽有进展,但显得还是浮华不实。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论证分析,就是希望读者或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抓住几个关键词,从实质上跨过对句意理解的误区。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虽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由于水平有限,也只是管窥之见。对词义的认知,不仅仅局限在类似成语、四字格等上面,甚至一个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语言交际成功与否,与对语句中关键词的认知深浅关系密切。至于哪个词的词义对整个语句传递原作者的意图起着重大作用,那则是由文章读者或话语接受者的认知程度及其知识水平等方面来决定的。本文讨论的重点则是以文化底蕴为背景如何做好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深刻认知,以便充分理解该话语的意思,使语言交际更加成功。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0-11.

[2]M.Coulthard,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Longman,1997:34-35.

[3]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03-105.

[4]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52-53.

[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48-49.

[6]吴义斌.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J].外国语,1998(3):47-53.

[7]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J].外国语,2003(1):30-31.

[8]任庆梅.构式习得认知心理机制诠释研究综述[J].外国语,2007(6 ):39-43.

[9]白立人.词汇联想反应[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8-31.

猜你喜欢
字格词义语句
重点:语句衔接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河北迁安方言四字格俗语研究
字意与词义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多语料库中汉语四字格的切分和识别研究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