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糊性的经验现实主义阐释

2014-03-22 02:01
关键词:模糊性认识论范畴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自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模糊性,这一点已为很多现、当代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承认。一般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言的语义和语法所表现出的一种不确定性,即界限不甚分明的亦此亦彼的性质。具有模糊性质的语法范畴或词句的意义是一个具有不同隶属程度的元素的集合,虽具有较为明确的内涵,但其外延是不确定的。

近现代以来,一大批英美分析哲学家和语言学 家,如 Frege、Carnap、Tarski、Davidson、Montague以及Chomsky等长时间致力于使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构思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化公式,以求能精确地表达出自然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他们认为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无法精确地表达哲学和科学概念),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日常语言学派)致力于将日常的自然语言作为自己的研究 方 向, 他 们 (Lakoff1973;Ross1973;Kempson1977; McCawley1981; Taylor1989;Channell1994;邓聚龙1986;何自然1988;伍铁平1999;索玉柱1998)明确地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领域,最近几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以数理逻辑为工具的形式化的研究方法,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真值条件语义学、蒙塔古语义学或是转换生成语义学,都是以客观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西方认识论始终贯穿着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Lakoff、Johnson等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家将上述两种主要观点统称为客观主义认识论,与之相对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为非客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在近现代主要表现为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主义”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应该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为典范,应该充分表现出“可验证性”的特点,并且认为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客观地解决一切人文、政治和道德上的问题。

本文认为就人文学科的语言研究而言,语言中存在着诸多模糊性的现象,依靠严格的“科学主义”的方法对语言问题作出解释和验证在方法论上是行不通的。自然语言的语义以及语法范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模糊的,其不可能忠实地、镜像般地反映客观世界,其间必然会涉及认识主、客体的各种因素。与客观主义哲学相比,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的体验哲学似乎能为其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一、世界的连续体性

就认识的客体—客观世界而言,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范畴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客观世界中的范畴、关系是先验的、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可根据客观特征来描写,无需考虑认识的主体性因素[1]。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Experiential realistic epistemology)否认范畴和关系的先验性、客观性和独立性。为了强调与客观主义哲学的区别,经验现实主义哲学选择使用“现实世界”(real world)或“外部世界”(external world)这样的术语来代替客观主义哲学“客观世界(Objective world)”的术语。

无论是科学研究成果还是常识都告诉我们现实世界并不具有先验的范畴,而是具有模糊性。例如,物理学研究表明在光谱中各种临近颜色之间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界限的[2]。人们是没有办法确切地标出红色与橙色以及橙色与黄色的分界线的。世界各语言只能根据认知的规律和交际的需要用词语对光谱中的各个颜色区间进行“强行”划分。

除科学研究外,日常的经验也足可以表明现实世界是以连续体的方式存在的,具有很强的“边界模糊性”。例如现实世界中的时空关系就是一个边界十分模糊的连续体,就空间关系而言,人们日常只是习惯性地划分出几种主要的水平方向: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就时间关系而言,每天24小时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个模糊的连续体,出于交际的需要,人们通常只需大致区分出一天当中几个主要的时段:

凌晨—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夜晚—子夜—下半夜

以上事实说明现实世界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模糊性是外部世界最基本的属性之一,现实世界所具有的模糊的、连续体的性质是范畴边界模糊性和语言模糊性的主要动因,这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基本吻合[3]。

二、认知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家Jackendoff[4]曾经指出:人类认知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类属划分的能力。不同的民族会基于自身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产生出不同的认知途径和划分范畴的方法,例如世界各民族对于颜色、亲属关系以及某些自然现象的认知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认知语言学家Berlin &Kay曾提出关于基本颜色词的假说(Hypothesis of Berlin and Kay)。基于大量的实证调查,他们宣称语言中普遍存在着11个基本颜色范畴,它们是:白(white)、黑 (black)、红 (red)、绿 (green)、黄(yellow)、蓝(blue)、棕(brown)、紫(purple)、粉(pink)、橙(orange)、灰(gray)。基于同样的色谱世界,每一种语言都从中选取一部分或全部构成自己的基本颜色范畴来满足自己实际交流的需要[5]。有的民族选用11个或更多,如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的颜色范畴囊括以上全部11个基本颜色,有的囊括7个,有的甚至只囊括两个基本颜色,如霍皮语(Hopi)的基本颜色词只分黑色和白色。很显然,与英语和汉语这样的语言相比,霍皮语的颜色范畴和颜色词显得更为模糊。廖正刚曾经指出:颜色范畴本身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颜色范畴是人认知的产物,是群体共识,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对世界的体验密切相关[6]。

除自然现象外,人类对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体验和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例如,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对亲属关系范畴的划分是不尽相同的,英语中 uncle,aunt,brother,sister等亲属范畴所指称的外延范围与汉语截然不同,其外延范围显然比汉语大得多。由此可见,英语中表达亲属关系的词汇其语义较之汉语具有更大的模糊性。以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充分说明了人类的认知具有一定程度的体验性[7]。

三、认知的经济性

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认为现实、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反过来讲,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现实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无限的,与现实世界相比,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6]。在这样一个总的原则和矛盾之下,人类在认知世界,进行范畴划分时,必须遵循经济原则,包括认知经济原则和语言经济原则,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准则。

谈到人类认知的经济性,就不能不谈到隐喻。从某种程度上说,隐喻是认知经济性的重要基础和手段。经验现实主义隐喻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和思考事物时,总是习惯于将熟悉的、已知的概念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陌生的事物上去,以取得认知经济性的效果。人类的隐喻认知方式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会将客观事物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8]。经验现实主义隐喻理论还认为隐喻无处不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整体上来讲是个隐喻性的认知符号系统。人类所形成的隐喻性概念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隐喻概念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认知、行为和语言,隐喻是人类认知、概念、语言和行为的本质特征。

客观主义的科学主义极力排斥隐喻在哲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为隐喻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是哲学和科学研究的障碍[9]。客观主义哲学家们极力去建构一套人工的逻辑语言,以期达到语言精确性的目的,以符合哲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与之相反,经验现实主义的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所有哲学的特征,没有大量的概念性隐喻,哲学将不复存在。Lakoff、Johnson在《体验哲学》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传统哲学理论中所运用的种种隐喻,对五个基本哲学问题(时间、事件与因果、心智、自我、道德)进行了隐喻分析,认为它们都具有隐喻的性质[10]。实际上《体验哲学》这本书本身也是基于隐喻理论对哲学作出的分析。

目前,Lakoff等人正在用经验现实主义的隐喻理论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宗教学等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他指出,人类整个的知识系统,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语言本身,都是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之上的[11]。因此,语言具有很大程度的模糊性,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也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思维、语言和知识存在的基本方式。

四、语言的模糊性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建立在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语言的模糊性问题似乎能够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解释。

认知语义学认为,“原型”是指在某一词语所指称的一类事物当中,人们所公认的代表性样本,“原型”具有突显性、稳定性等特征。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对于语词外延的模糊性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例如,英语中有bachelor(单身汉)一词,该词的外延就呈现出较为模糊的特征。从原型的角度来讲,bachelor一词所指的原型样本应该具备以下语义特征:异性结婚、到某一年龄就要结婚、一夫一妻、婚姻关系、养家糊口、男性该婚而未婚等,满足以上语义要素者可视为典型的bachelor,即bachelor的原型样本。可凭经验我们就能知道bachelor一词的外延似乎是远远大于原型样本,其外延具有很大模糊性。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将未婚同居的男子、同性恋男子、出家男子、天主教的神父、离婚或丧偶的男子都归入bachelor的范畴。

不光是语词的意义具有模糊性,话语的意义也同样具有模糊性,同样可以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12]。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很多人都曾经对这句独白进行过各种各样的翻译和解释,其中朱生豪的翻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可视为该话语意义外延的原型样本。除朱生豪外,其他很多学者也对该话语进行过翻译和注释,如张庆路、卞之琳、梁实秋以及Martin Stephen等,但他们的翻译和注释在接受性和认可度上较之朱生豪都要差。可见话语语义的外延很多情况下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的集合。

除语义外,语言的语音和语法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形成了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集合。例如,国际音标中的/j/和/w/,很多语音学家将它们视为元音,而有些语音学家则将它们视为辅音,这一分歧说明这类音素具有类属上的不确定性,它们既可以作为元音范畴的边缘成员,也可以作为辅音范畴的边缘成员。由此可见,无论是元音范畴还是辅音范畴,它们也都是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集合。

就语法层面的模糊性来说,原型范畴理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例如,英语中的助动词范畴就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一般来说,像can,must,need,may,dare等词可被视为是比较典型的助动词,而像have to,be about to,be going to等则可以被视为是助动词范畴的边缘成员;再如英语中的up一词应该是介词或副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可有些时候人们偏偏可以说出“Inflation has upped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from food to industrial products.”这样的话语。可见,up不仅可以作为介词或副词的原型成员,它还可以作为动词范畴的边缘成员而出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以原型成员为核心,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可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既可包括原型成员,也可包括一些模棱两可的、似是而非的边缘成员。在这样的范畴中,原型成员起到了凝聚和统领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类的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储存在大脑当中的,这符合认知经济性的原则。

五、结 语

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客观主义认识论极力否认人的感知体验以及心智运作等在认识客观世界时的作用,认为人类心智和思维中的概念范畴仅是对外部世界中先验存在的范畴和关系的机械的、镜像般的反映。据此,客观主义者认为要想精确地描摹客观世界,首先要设计出一套精确的、逻辑的语言符号,自然语言中的隐喻等模糊性的东西必须要加以剔除。

针对客观主义认识论,以Lakoff以及Johnson等人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提出了截然相反的、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范畴、概念、推理等心智活动并不是对客观世界客观的、镜像的反应,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和互动而形成的。

以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为基础,通过对客观外部世界、人的认知和思维机制以及语言范畴的存在形式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是不可避免的,是有理据性的,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语言的模糊性问题理应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未来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

[1]Black,Max.Language and Philosophy[M].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49:94-96

[2]翁向华.语言模糊性的哲学再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4-136.

[3]绪可望,杨忠.客观主义、经验现实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并语言观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12(1):11-14.

[4]Jackendoff,Ray.Semantics and Cognition[M].Cambridge MA:MIT Press,1983:33.

[5]绪可望,徐文秀.再论语言、认知和现实世界[J].外语学刊,2013(3):19-23.

[6]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7]朱曼华.模糊性思维管窥[J].现代外语,1989(3):15-18.

[8]张小华.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义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1-103.

[9]Rosch,E,B.Lloyd.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M].New York:Lawrence Erlbaum,1978:28.

[10]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127.

[11]莱考夫.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7.

[12]绪可望.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3-97.

猜你喜欢
模糊性认识论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