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态视域下解读《小王子》的艺术价值

2014-03-22 02:01:39
关键词:佩里埃克小王子

《小王子》是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一部传记体童话故事。事实上,这是作者意在借助孩子的眼光献给大人们的一部童话,以此来揭示成人世界的空虚、盲目和愚妄。同时,圣·埃克苏佩里以生动的笔触深刻揭示出现代世界正处在一场精神生态危机中。《小王子》让读者徜徉在丰富想象的同时,也让他们在凝练、质朴的叙述和精辟、深刻的哲理之间彻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因此,本文将试图通过精神生态维度再次解读圣·埃克苏佩里笔下《小王子》蕴涵的巨大艺术价值。

一、精神生态及其内涵

生态学在1869年由恩斯特·海克尔提出时,只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进入20世纪后,生态学却突然风生水起,成为一门涵盖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美学、文艺学等的综合交叉显学。生态学似乎已经衍化为一种观点,一种统揽自然、社会、生命、环境、物质、文化、精神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精神生态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一书中对精神生态学定义如下:“这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1]人的精神性存在是人特有的根本性存在,它是一种心灵的意向和一种自我意识。精神是一切生命的本原和真义。

然而,地球的精神圈里存在着种种的破碎、扭曲和裂隙。迅速发展的经济生产力在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类精神生态危机:人的物化、道德感的丧失、精神的堕落、情感的冷漠和人性的沦丧。马克思说,“享乐主义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2]今天的我们由于过度关注和痴迷于物质增长,从而丢掉了人性固有的深度。莱德菲尔德《塞莱斯廷预言》和《第十种洞察力》中强调:“人们缺乏精神超越维度而处于现实欲望难平的浮躁焦虑中,这一系列现代文明病症导致了人类的整体精神失衡。”[3]精神生态的健康需要人类在不断优化的物质世界里,要同时达到高尚的生态境界。精神生态就是以一种生态智慧来解构和反思精神世界的错位现象,进而重构扭曲的生命价值体系和精神秩序。

二、精神生态失衡中的芸芸众生

童话世界里想象可以天马行空,“这种特定模式不受时间限制,它可以说明现在、过去和未来,可谓事近而喻远”[4]。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来自一个比他自己大不多的B-612星球,他先后拜访了邻近的6个星球,第一个星球上是要统治一切的国王,他是个权力幻想狂。第二个行星上住着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每天都沉迷于无聊的自我陶醉。第三个星球住着一个酒鬼。他为了忘却他的羞愧而喝酒,而他羞愧是因为他喝酒成性。这是一个深陷混沌迷惘中不能自拔的酒鬼。第四个行星上是一个实业家,他要证明他存在的价值就是占有更多的星星。第五颗行星刚好能容得下一盏路灯和一个点灯人,他盲目忠于职守,却不知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第六颗行星上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地理学家,不过他是个自命不凡、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者。在六个星球的游历之后,怅然若失的小王子来到了地球,形形色色的人和经历让小王子不禁感叹世俗世界中的荒诞和虚无。

值得关注的是,经济飞速增长的代价是人不仅缺乏真实的自我感,而且出现了精神真空化和生存疏离化。在作品中,小王子说,假使一个小孩告诉大人们他结识了一个新朋友,他们绝不会问:“他喜爱什么样的游戏?他是否收集蝴蝶标本?”相反,他们却问:“他父亲挣多少钱?”如果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房子有多好。而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一定会惊叹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5]25可见,“现代人用以对付世界,用以调整其内在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精神功能大部分可称作为算计功能。这些功能的认知理念是把世界设想成一个巨大的算术题,把发生的事件和事物质的规定性当成是一个数字系统。”[6]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与生俱来的直觉透视力和对生命本真的感知力,都慢慢弥盖起来。生活越来越像迷宫,行走于其中越来越容易迷失自我。

三、精神生态困境的救赎和自我追问

童话中这些性格迥异的人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自己精神世界的透视和自省。《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心灵的自画像。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也是一个有着敏感内心的人,长大的代价就是童年的憨直和诚恳已经荡然无存。他的这幅心灵图画,也唤醒了我们每一个业已长大的成人们心灵深处的童年,使我们在返观童年的时候反省已成惯性的世俗生活。小王子的世界充满着纯真与温馨,那是未曾受到现代文明污染的一方净土。而成人的世界里,唯利是图、肆意掠夺和随心所欲却都成为了文明法则侵略过的印迹。“我们每个人类个体,生命中都同样曾经拥有过一个依照本真性情生活的童年时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的联络似乎越来越容易,而心灵的沟通却越来越难;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情义却越来越淡漠了”[7]。面对生存的悲凉与错位,圣·埃克苏佩里以来自异域的小王子为视角,用象征的手法放大了成人世界的滑稽和荒唐。看似简单的言语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提醒着忙碌、奔波的大人们要珍惜原本就在我们身边的一切美好。

莱德菲尔德在《塞莱斯廷预言》中警策我们:“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的精神上的实际状况如何,这类问题慢慢地被搁置起来,最终完全被消解掉。现在该是从这种偏执中觉醒,反省我们的根本问题的时候了。”[8]人们在物质中迷失了心的意向,丢弃了自己出发时的故乡家园,也已经渐渐迷失了自己曾经神往的崇高理想。小王子信守诺言,忠于情谊和坚持善良,他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新自然的风,在他柔弱微末的外表下我们看到他强大震撼的内心力量。《小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多世象要用心去看才能体会到真实;小王子劝诫我们,在拥有友谊和爱时,要懂得珍惜其中的喜悦。我们在小王子身上感受到了爱与责任的伟大。只有在懂得了爱与责任的意义后,我们才不会计较生命以往的得失。也许只有真正理清了生命存在的目标和意义后,人类才能逐渐摆脱物质主义对生命的束缚,曾经的喧嚣与躁动才能得以平复,我们才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社会的种种变化,让心灵真正地回归平和与宁静,继而达到精神生态的稳定与和谐[9]。

四、结 语

在淡淡的哀愁和焦虑中,圣·埃克苏佩里感叹生命就像在瓦砾间的青苔,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文明也像落日余晖般的脆弱。他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迷失与无助,同时也表达出对金钱利益关系的批判以及对真、善、美的颂扬。人类文明一路走来,路边的风景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却也让我们迷失了自己,丢弃了自己出发时的故乡家园,曾经神往的崇高理想也被物欲淹没沉寂。但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告诫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来时路。只有了解我们是从何处来,才会彻悟我们将去往何处。

[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8.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36.

[3]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6.

[4]胡玉龙.小王子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8(1):27.

[5][法]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李淑真,译.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9.

[6][德]G·西美尔.货币哲学[M].许泽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58.

[7]鲁枢元.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8][美]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塞莱斯廷预言[M].李永平,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29-31.

[9]蔡健.生态危机透析的视角转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9.

猜你喜欢
佩里埃克小王子
美核管会接收佩里核电厂延寿申请
国外核新闻(2023年9期)2023-12-16 08:01:13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商业评论(2022年4期)2022-05-05 23:01:30
小王子
小王子的圣诞节
童话世界(2019年35期)2020-01-04 03:01:32
玛格丽特·佩里
3KI深圳市埃克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键开启智能影音室 埃克思WMS-C3
呆萌小王子
《小王子》:唤醒内心深处的柔软
电影故事(2015年29期)2015-02-27 09:02:56
破茧成蝶的毛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