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述评——“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与性质”分会场侧记

2014-03-21 23:51张琦伟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日本

张琦伟,沈 岑

(1.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大连大学 人文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2 )

为纪念甲午战争120 周年,2014年8月9日,中华日本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等3个学会与大连大学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共同主办了“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暨东北亚研究院具体承办,外交学院东亚研究所协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 200 余人出席会议;另有来自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记者、学术期刊编辑等数十人莅会。8月9日上午9 时举行了开幕式暨全体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大连市副市长朱程清、大连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武寅(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作了致辞。随后,在辽宁大学副校长徐平教授主持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刘江永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汤重南研究员、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等作了基调报告。下午的分科会议在六个分会场进行,与会学者分别围绕“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与性质”、“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日本和东亚的影响”、“甲午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东亚合作中的中日经济关系”、“消费税率提高后的日本经济”以及“转型中的日本能源战略”等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第一分科会场以 “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与性质”为研讨主题,共有代表35 人参加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崔世广研究员和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张晓刚教授共同主持。首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宋成有教授作了题为《世界史视角下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基调报告。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把甲午战争列入近代世界战争史是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从甲午战争起,中日关系就开始受到多种国际因素的制约,渐渐的变为了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甲午战争还引起了东亚政治版图的变化,是东亚近代史划时代的事情。宋教授认为甲午战争是一场准帝国主义战争,在世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它的发生顺从了世界大势,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显示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王琰先生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指出,制度的落后并不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清廷对国家战略层面的错误指导,具体而言即甲申马尾海战以后清廷决定今后海军建设方针由“造船育才为主,买船引进人才为辅”改为“以购买西方铁甲船为主”,“先从北洋精练水师一枝,以为之倡”。还有国家安全战略由“联俄防日保韩”改为“联日拒俄保韩”,国防建设方针由“塞防海防并重”改为“塞防独重”;二是北洋实力派制定的指导战争的军事战略是完全错误的战略。同时他认为方伯谦“临阵脱逃”牵乱船伍、撞沉“扬威”导致海战失败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是在让方伯谦作为替罪羊为毫无海洋、海权意识的清廷错误地改变国家海军建设发展方针,错误地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建设方针导致海军建设完全停顿、甲午战争彻底失败的罪责顶罪。天津理工大学中日关系研究所的刘少东教授则与王琰先生观点略有相悖,他认为甲午战争乃清国腐败制度之败。他的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代政治诉求,目的在于了解日本在后期对中国进行政治对抗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近代军事对抗,面对西力东渐,中日两国的思想意识及其政策应对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中国愈加贫弱,而日本却由弱变强;第三部分是战非“器”不如人,他认为军事实力对比,中日双方虽互有长短,但总体差别不大;第四部分为势乃“气”不如人,固步自封的清政府与咄咄逼人、充满进攻意识的日本明治政府形成了鲜明对照;第五部分为源于内制腐败,中国的封闭腐朽的专制制度,国民和军人低下的素质,处于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愚昧状态使甲午战争最终战败。王琰先生和刘少东教授关于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探讨,既有不同点,也有相似之处,可谓见仁见智。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安成日教授主要从东亚宗藩朝贡关系解体的角度讨论了甲午战争,他认为在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东亚国际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甲午战争起了关键作用。甲午战争前,东亚国际体系虽然开始瓦解,但在东亚总体上依然还保留着封建性质的宗藩朝贡体系,中国作为传统的宗主国,在宗藩朝贡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使“宗藩朝贡体系”为核心的传统东亚国家关系彻底崩溃,东亚国际体系的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张晓刚教授认为此次研讨会正值甲午战争120 周年之际召开,意义重大,而举办地大连市在东北亚地区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谈及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时,他指出,“甲午战争”是中日朝俄等国间的矛盾表面化。东北亚诸国,围绕朝鲜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争夺则由来已久,日本以维护朝鲜独立之名,自日朝间“文书问题”起,就不断挑战中朝传统的宗藩关系;俄国自1860年攫取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之后,在觊觎中国东北之余,其侵略眼光也瞄准了朝鲜半岛,并与日本在“桦太”(库页岛)等地直接展开争夺。日本担心在扩张之路上落后于人,遂加紧攫取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也因此更加激化了日清矛盾。中日朝俄彼此矛盾的演化,与“甲午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徐静波教授考察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舆论对中日两国和战争的认识,他认为虽然挑起与中国战争的是日本的内阁,但事实上,民间的舆论对于政府的最后决策具有相当的影响。其中三位思想家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德富苏峰代表了一般社会舆论的主旋律,从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舆论的发生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强调,我们在谴责日本发动战争的同时也要深刻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田雪梅教授分析了从征兵制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段在媒体视野下近代日本民众国家意识的变迁。她认为近代日本民众对国家认同经历了较长的变迁过程,征兵制作为铸造国民的重要措施,在1873年颁布后,日本民众意识中弥漫着恐慌与不安,抵制甚至逃离征兵,显示出此时期民众国家意识尚未达成,统一日本的国家形象尚很生疏。明治中期发生的甲申事变,以“抵御”和“雪耻”来自中国的所谓“外辱”为契机,在政府的引导、知识分子的鼓吹以及媒体的渲染下,民众逐步达成了与国家的一体化意识。而1894年的甲午战争,由于日本首次对外战争与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交互,日本民众对“日本人”的认知完全确立,民族特质完全形成。但这已经脱离了近代国民形成的原初轨道,国民成为了国家臣民。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张博副教授以《时事新报》和《日本》为中心,分析了日本近代大众传媒捏造的甲午战争的“大义名分”。她认为甲午战争的战场并非限于中国与朝鲜,在日本国内以报纸为主的近代大众媒体也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宣传战”。日本近代大众媒体,本应该担负起传播民主思想,促进议会制度完善的任务,但从甲午战争的“宣传战”开始,它们就成为了侵略战争机器的一环,鼓吹“圣战”的“大义名分”,争取后方民众对战争的支持,日本国民毫无反抗地跟随军部走上对外侵略扩张,对内法西斯专制的自我毁灭之路,其最大原因就是大众媒体的新闻伦理丧失。上述3 位学者均从传媒、报人对战争的关注、宣传及影响等方面分析甲午战争,视角独特,可圈可点。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陈秀武教授着重分析了甲午战争与日本编撰的战时法问题,他认为1894年8月1日天皇发布的对清宣战诏书,已明示要在“国际法许可范围内”,采用一切可用之手段进行战争,这说明天皇已经拥有一定的国际法知识和国际关系常识,并利用国际法宣战。之后,日本又编撰了一系列的战时法用以在战争中发挥作用。陈秀武教授认为是甲午战争促进了国际法在日本的发展,并使其走上了为甲午战争进行装点的道路。此外,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后,国际法认识在日本社会也发生了变化,已不再单单是一个工具了,而且还添加了实力就是法律的认知,即谁强势谁就是国际法的代言人。所以在海洋领土争端复杂多变的时下,如何强化国际法约束力,抵制霸权主义,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也是国际社会肩负的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陈伟副研究员对甲午战前中日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军事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社会生活方面,他认为中日两国的国内形势不同,主动学习意识和国民的国家意识反差也较大;在思想文化方面日本已经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且有向军国主义发展的趋势,所以主张脱亚入欧,而清朝还处于前近代国家阶段,政府因循守旧,未能抓住时机,开展变法维新,推动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最后在军事方面日本的全民征兵与国民平等的观念相联系,加上当兵与国家相联系,因此相比于清朝的雇佣兵制,日本士兵在战场上的积极性比较高,给战争的最终结局带来了影响。曾在甲午战争100 周年时主持过旅顺万忠墓原墓穴清理工作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俊勇教授在发言时指出,旅顺万忠墓就是1894年日本侵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见证。1994年重修万忠墓清理出土的遗骨、骨灰和各种遗物更是证明了1894年日本侵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中,连妇女、儿童也未能幸免。通过万忠墓原墓穴的清理,我们可以证明旅顺大屠杀的真实和残忍,也可以认清日本侵略者极力掩盖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日本侵略者的任何狡辩都是徒劳的。

洛阳师范学院陈巍副教授论述了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军备过程,明治政府建立之初,陆海军力量都十分弱小,但这并不能阻止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随着日本染指琉球、台湾和朝鲜,它与清朝摩擦渐深。以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为转折点,日本开始对清备战,并着重发展海军军备。甲午战争前,日本制定了两次海军扩张计划,第一次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二次持续到甲午战争以后。日本扩充的军舰以向英、法订制为主,以在外国工程师的帮助下,在国内生产为辅,这些军舰都反映了当时先进的造舰水平,并且装备了当时尖端的武器,这是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取胜的物质基础。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徐磊先生着重阐述了甲午战前清政府对日情报收集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从1885年中日两国《天津条约》签订,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间,清政府对日情报收集是很失败的,究其原因,首先是清政府的制度不健全,其次驻外使团缺乏合理的人员配置,难以从各种迹象中发现战争的征候,最后是缺少军方派遣的驻外情报收集人员,通过军事交流收集情报成果有限。

总之,有关甲午战争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史料,从分析作为一场军事较量的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扩展到研究这场战争背后国家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在延伸到深入战争爆发时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局势。一方面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理解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研究分析历史事件从而联系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来自于国内与国际上的问题与挑战,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启示或者参考。最后,大会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高洪先生主持。首先由六个分科会派代表汇报发言,代表们分别陈述了各分科会发言讨论的过程;然后李培林副院长作了总结讲话;最后由大连大学校长潘成胜先生致闭幕辞,至此,本次“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此次学术研讨会是三个国家级学会的首次联合年会,代表参会踊跃,成果丰硕,盛况空前。同时,大连大学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人文学部作为承办单位之一,从校领导到各相关部门领导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参与会务的普通教师和学生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付出辛苦的劳动,在会议筹划、会前准备、服务接待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保证了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受到各界好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及辽宁省、大连市有关媒体均作了采访、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