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
——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下篇)

2014-03-21 01:35赵良庆朱立军吴文革
关键词:大别山安徽办学

赵良庆,朱立军,吴文革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
——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下篇)

赵良庆,朱立军,吴文革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大别山道路”的开辟与形成,是安农人对“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断探索的实践成果。“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富民兴农、育人兴校、科技创新、培养崇高和塑造灵魂之路。坚持“大别山道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大学+科技园+龙头企业+地方政府”的协同办学模式。“大别山道路”为地方农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和范例,孕育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

历史总是在螺旋式发展,事业在创业者的探索中不断前行。刚刚回迁合肥办学不久的安农,就迎来了她的第三次开门办学。

一、开辟——具有安农特色的“大别山道路”

1984年9月,刚刚回迁合肥办学不久的安徽农学院,主动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号召”,积极投身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宏伟事业,拉开了“大别山道路”的序幕。

1985年,我校与金寨县联合创办“金寨大专班”,首开为贫困地区“量身培养人才”之路。1986年,国家科委对大别山区开展科技扶贫。学校及时成立安徽农学院扶贫办公室,举全校之力,积极投身这场声势浩大的科技扶贫工作。1991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把我校“立足山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智力开发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帮助大别山区的人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开放、开发式的扶贫道路”概括为“大别山道路”[1]1。

1995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安徽农业大学的调查》为题,充分肯定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和显著成效[2]1。进入21世纪后,学校在认真总结大别山道路经验的基础上,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及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获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制定了《关于坚持“大别山道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抽调全校专家、教授成立了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成立了皖南(黄山区)、皖江(南陵县)、皖中(庐江县)、皖北(埇桥区)、皖西大别山区(金寨县)5个综合试验站,完成了“安徽农业大学新型农业推广模式信息化远程服务系统”建设,与金寨县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综合试验站、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服务格局。学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一路向前。

有人认为,第一次开门办学——“安徽农学院下迁农村开门办学”是政治革了文化(大学)的命;第二次开门办学——“打开围墙开门办学”是经济(商业)对文化的入侵[3]。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两次开门办学,也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办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的一种探索,这为学校成功走出“大别山道路”,开启第三次开门办学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大别山道路”的开辟,源于安农人对“办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历史使命的探索,源于安农人“教育救国”“科技扶贫”的政治责任与担当。当教育、科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后所迸发出的巨大生命力、创造力,又为安农人探索“办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富民兴农之路

“大别山道路”始于国家“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而贯穿这条道路始终的是安农人“富民兴农”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围绕实现这一责任与使命,安农紧紧抓住“人才和科技”这两个根本,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人才与科技的双翼,谱写了科技与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诗篇。

1985年6月1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函字[1985]62号文批准,安农与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安徽农学院金寨农业专科班”,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从校内拓展到校外。1986年,金寨农业专科班增设畜牧兽医和特用经济林2个专业。1987年7月6日,金寨农业专科班举行首届76名毕业生毕业典礼,安徽省人大常委副主任魏心一等省、地、县的有关领导出席典礼。“金寨大专班”一办就是13年,培养了565名毕业生,相当于10年分配到金寨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4]1。

“金寨大专班”开班不久,学校于1985年9月又与阜阳农机校联合举办“安徽农学院农副产品加工专科班”。1993年5月18日,安农与桐城县政府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在桐城县设立安农教学点,开始招收汽车拖拉机修理2年制专科生60名。1993年6月8日,安农与寿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在寿县三觉镇建立教学点、开办蚕桑专科班,学制2年。8月25日,安农与中国扬子集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自1994年10月开始为扬子集团培养三年制大专层次汽车制造专业学生140名。随后,学校在安徽全省40多个县市设立教学点。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合作办学途径,1985年2月10日,安农与南京军区后勤部签订协议,为该部举办经济管理大专班,学制3年,大专学历,9月该班开学。1985年9月28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委托,安农为该区招收的蚕桑专科班举行开学典礼,该班学制2年,大专学历,30名学员毕业后回新疆分配工作。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学校在长丰县开展了单独招生培养乡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试点工作。2004年11月向安徽省教育厅提交尽快实施“大学生人才兴村工程”的报告。2007年6月,学校与泾县合作,揭开了“一村一名大学生” 工程的序幕。随后,学校先后在安庆、芜湖、马鞍山、合肥等9市31个县区培养“乡村大学生”5 500人[2]1。学校主动协助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多渠道、多方式为农村培养人才。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安徽省农科教指导与服务中心、全国农科教结合南方培训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安徽省干部培训高校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省级基地、合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合肥市农民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等。

在积极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让科技知识走向农村、让科学技术扎根产业”,开展了一系列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服务工作,推动了安徽现代农业的发展,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在科技开发大别山期间,安农人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积极投身扶贫开发工作,先后有300多名教师深入革命老区,用科技和知识托起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宛志沪教授引进并亲手扶持的西洋参成为了金寨高寒山区农民科技致富的一大特色产业。住在海拔千米高山的千坪村农民,1985年以前年收入不足百元,到1995年,人均收入已达1 000元,全村180户中有120户通过种植西洋参脱了贫,其中80%户达到了小康水平。致力于板栗丰产技术的任立中教授,成功解决了“板栗空蓬”之谜,使板栗产业迅速成为了大别山区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到1993年,板栗丰产技术在大别山区推广面积达30余万亩,累计增产2 500万斤,新增产值1.8亿元,全区至少有1万余户贫困农民因此走上了小康之路。此外,茶叶、中药材、毛竹、食用菌、蔬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成为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在科技扶贫大别山期间,我校共培训村民100多万人,支撑大别山区脱贫致富的八大支柱产业有六大产业是我校直接参与开发的[1]1。

在科技开发大别山期间,学校主要是以“专家教授直接帮扶农户”为主要形式,开展科技扶贫。进入九十年代后,在大别山区的各类项目以及帮扶任务虽已告一段落,但安农人科技扶贫、科技服务“三农”还在继续。学校在系统总结大别山道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五个对接”,即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与省直部门对接、与企业对接、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接、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对接,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的转变、从单个产品到整个产业的转变、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提升了学校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5]。

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2000年5月30日,学校与霍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县合作协议,拉开了与地方政府对接的帷幕。此后,学校先后与舒城县、宁国市、濉溪县、淮北市、亳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宿州市等市县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2009年3月23日,学校被省教育厅、省经济委员会、省科技厅授予“产、学、研合作优秀奖”。

学校与省直部门对接。先后与省直部门建立了会商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主动为省直部门实施农业科技计划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撑。倡导并参与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计划”“茶叶振兴行动”等重大农业行动计划,协助实施了“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家禽家畜重大疫病防控”等重大科技计划以及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农业专家大院”“千名专家服务千村百镇活动”等。

学校与企业对接。坚持以农业企业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方式,大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绝大多数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占全省90%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600家(占全省85%)以上。

学校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接。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的实际及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学校主动作为,积极联系,先后与6 000多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指导关系,占全省各类专业合作社的28%以上。

学校与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关系。截止到2011年底,学校已与13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占总数的90%。此外,还与210多家市、县两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规划设计、主导产业选择、技术转移、项目合作、技术培训等多种措施,使得示范园区的科技水平、转化能力、示范效应大为增强。如与芜湖南陵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等科技园区的合作,均是从申报到实施的全程合作,并产生了一批科技成果,合作成效显著。

“大别山道路”生动记录了安农人致力科技兴农、科教兴皖的成功实践,支撑了我省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希望,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二)“大别山道路”是一条育人兴校之路

“大别山道路”是安农人不断探索“地方农业院校”办学规律的实践成果。在长期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实现了从响应中央省委号召向自觉为“三农”服务的转变、从科技扶贫的理念向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的转变,从“象牙塔”式的教育理念到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理念的转变[6],构筑了为“三农”服务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促进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如果说,源于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最初的动力来源于安农人的政治责任感和朴素的情怀。那么,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大别山道路”的深入,随着学校与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联度的不断增加,学校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科技扶贫不仅是农民的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工作,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育人理念,深深印在了安农人心间。

在这一基本认识的指导下,在九十年代学校对“办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分别从两个层面做了实践探索。一是学校在结束大别山的扶贫项目之后,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一大批教师仍旧坚守在科技服务“三农”的一线。二是随着“全民经商”浪潮的到来,学校也推倒围墙——以公司、企业等形式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从实践的结果来看,由于公司、企业等形式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未能很好地把学校科技优势融入其中,加之各种主客观条件,以2010年1月11日学校决定解散合肥市森光彩印厂为标志,这种形式的探索落下了帷幕。

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种形式的探索,在九十年代虽然没有第二种形式那么轰轰烈烈,但一直未间断。然而,这种探索,在21世纪初,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一考验的核心问题就是:更名与去农化的办学思潮?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加之“考大学就是要跳农门”等“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等客观因素,使得一些涉农高校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农科大学出现了招生难。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规模的骤然扩张,引发了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与充分就业需求的矛盾。“进口”——招生难,“出口”——就业难,这双重压力,导致人们将问题的症结指向“农业大学”的“农”字上。

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全国部分农业高校形成一股“去农化”“综合化”之风。安农党委、行政“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认真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后,鲜明地提出“农业院校不是夕阳院校”“不跟风,走自己的路”“立足安徽是发展定位”“固守‘农’的特色是命脉”。学校及时开展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开展大讨论,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认真总结、反复比较、深刻反思中,安农人认识到:去“农”字不是破解学校发展困境的有效之策,更不是根本所在。“大别山道路”的实践鲜明地昭示,在服务“三农”上下功夫,在坚守“农”的办学特色上做文章,是农业院校的根本所在。

在这次考验中,安农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对“农”的坚守。办学思路、理念进一步明确,形成了“立足安徽,服务‘三农’,服务科教兴皖,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的“安农理念”。至此,“大别山道路”也从一条科技扶贫之路,上升为学校办学育人之路。

安农人秉承“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让知识走出校门、让人才留在农村”的理念,开启对“办什么样的安农“认识的新境界,开拓了探索 “大别山道路”的新篇章。

学校主动适应安徽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专业调整和改造,形成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相衔接的专业结构体系。学校以“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机制,实施了“卓越农艺师”“卓越工程师”“新型农场主”等培养计划,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大力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着力培养“农趣”激励“农志”提高“农技”,努力为农村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每年有近60%的毕业生,活跃在乡镇以下的基层,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7]。

“大别山道路”生动展现了安农人不断探索“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成功实践,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农村相结合的具有农大特色的办学模式,展现了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大别山道路”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

作为一个地方农业院校,应如何开展科学研究,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大别山道路”的开辟与实践,给出了一份“安农答卷”。从科技扶贫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始终以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把科学研究与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以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之路。

学校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组织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我省的粮食安全、适应性农业以及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胡承霖教授提议并与马传喜教授等组成团队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通过小麦高产技术的攻关、集成与示范,实现了我省小麦5年增产79.7亿斤,累积增加产值65亿元[8],干部群众称胡承霖为“丰收使者”。“茶叶安全生产及高效加工利用关键技术团队”针对制约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2011年先后取得13项科技创新成果,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9]。“玉米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围绕新品种培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等,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了制约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推广了一批新的生产技术和成果,累计实现经济效益9.2亿元。“地方动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围绕我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等开展深入研究,实现养殖增收约15亿元,有力支撑了我省畜禽业的发展。马友华教授的测土配方技术团队,建立了我省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各种数据库,研发了网上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并在20多个县投入使用,为农民“明明白白种好田”提供了科技支撑。

学校以特色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的培育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支撑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结合每个县、市、区的产业状况,深入开展县域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和示范,累计培育了茶叶、毛竹、中药材、油茶、竹木加工、果蔬、食用菌、特种水产等40多个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朱世东教授等支持指导岳西县利用高山冷浸田等生产反季节蔬菜,形成了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08年全县种植茭白4.3万多亩,产值达1.5亿元。学校选育的“安隆4号”玉米新品种和“抗旱复合肥及其应用研究”技术分别成功转让给德隆种业有限公司和四方集团,促进了企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其中“抗旱复合肥及其应用研究”,降低肥料生产成本15%;还有作物良种、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彩色豆腐等一大批新产品在企业投产。

从揭开“板栗空蓬”之谜,到茶叶清洁化加工线、测土配方施肥的信息系统以及小麦高产攻关的集成技术等,一项项农民所盼、农业所需的新技术,托起了农民致富的希望,支撑了安徽新农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 500多项,有100多项成果已发展成为省内的主导产业,使数十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4]1。把论文写在江淮大地、把成果转化在田野山林,一批批安农人始终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形成了一大批服务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为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从“科技扶贫”到“科技支撑”,我校“大别山道路”正向着“科技引领”奋力迈进。

“大别山道路”生动展示了安农人“为什么做科研、怎样做科研”“为什么创新、怎样创新”的成功实践,体现了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强大动力,探索了一条地方院校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的道路。

(四)“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培养崇高、塑造灵魂之路

“大别山道路”是一代又一代农大人用青春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开辟的。从“退而不休”的胡成霖、宛志沪、任立中、张良富、徐云昌鸟、丁超尘、江光辉、竺开华、黄义德,到宛晓春、程备久、马传喜、李增智、朱世东、章孝荣、耿照玉、祖国掌、王志耕、余林生、束庆龙、李尚庆、姜含春、林英任,再到置身农村创业的安农学子时全、刘坤、孔小藤、王效龙……安农这支“科技大军”,从大别山区到江淮大地,播科技兴农之火,创农村发展之业,把丰收的喜悦印在农民的脸上,把党的关怀刻在农民的心坎上;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点燃了农民勤劳致富的希望,把青春无悔地献给了“三农”事业,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先进事迹。

“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这是在皖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1985年,宛教授带着学生在大别山区马鬃岭林场开展实习调查。面对革命老区的贫困面貌,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成为她的“心结”。在反复实地考察、论证之后的,宛教授和同事们决定引种西洋参,把种粮食改为种经济作物,以此来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经过4年的艰辛努力,1991年大别山西洋参第一次收获的时候,鲜参卖到了每公斤200元,成了山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山区人民放着鞭炮、送着匾来学校感谢她。此后20多年里,大别山区成了宛教授每年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她年近古稀时,蒋跃林教授接过了这个重担,继续着“西洋参的事业”。 2007年,两位教授针对金寨县山林面积大、耕种面积小的实际,又开始研究林下野山参种植,免费向农户提供种子和苗,并提供技术指导。

“我的生命属于社会,我的技术属于栗农。”一生致力于“板栗丰产技术”的任立中教授在解开板栗空蓬之谜、独创板栗丰产技术后,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扶贫点上,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别山的板栗产业……

2005年4月,退休后的胡承霖教授针对安徽粮食单产多年徘徊不前的现状,怀着一个老农业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责任和使命,给安徽省有关领导写信,提出了以“四大关键技术”实现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是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一场小麦高产攻关的战役在淮北平原打响了。作为“小麦高产攻关计划”专家组负责人,已经快80岁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小麦高产攻关计划之中。2010年9月12日,安徽省政府在总结历时5年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时,下发了《关于授予胡承霖教授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的通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胡承霖教授的奉献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茶叶机械专家李尚庆教授,常年奔波在我省产茶区,针对茶农“劳动强度大、加工能力弱、清洁度差、易受气候影响,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的原始制茶方式,2006年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并在休宁县荣山茶厂投入使用。农业部专家对这条生产线的评价是:对提高我国茶叶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加工技术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随后,李尚庆教授又设计制造了“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降低了茶叶加工的成本、劳动强度,极大提升茶叶加工的水平和质量。目前,该生产线已在全国生产中广为使用。

养禽专家耿照玉教授,在业界享有点石成金的美誉。他长期活跃在我省养殖业,用科技之手扶植一个又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宁国市五星集团从靠养几十只鸡的个体户发展到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的就是他的科技团队。多年来,他一直担任该公司黄鸡育种、肉鸡标准化养殖的顾问,培育出“五星黄”三黄鸡品种,顺利通过省级审定,使公司规模位于华东地区前列。还有太阳禽业,耿教授为公司引入了无公害、有机食品等理念;联合开展了“肉鸭无公害生产模式研究及其应用”“肉鸭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研究,促使该企业成为皖东地区的“鸭王”[10]。

时全,2006年安农园艺专业毕业生,在凤阳县大王府村带领村民种植大棚蔬菜,从村民不信任的眼光到2007年5月,全村有69户村民都参与其中,新增蔬菜面积216.5亩,产品统一销往南京、合肥、蚌埠等地。每亩大棚年产值超过万元,比往年增收近8 000元。2007年11月,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了,时全被菜农一致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为了树立好“大王府”这个品牌,他又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栽培管理制度,把81户蔬菜种植户渐渐拉拢在一起。如今,“大王府”蔬菜已经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王效龙,2008年安农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面对石台县龙山村的现状,萌生了“自己先创业积累经验,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想法。2009年4月,成立了龙山土鸡生态养殖场。2010年,牵头成立了龙山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养鸡提供从鸡苗到销售的全方位服务。2011年合作社养殖土鸡15万只,产蛋1 500万枚,共有24户养殖户加入其中,“龙山土鸡”成为了该村的主导产业。

一批又一批安农人高扬“大别山道路”的旗帜,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别山道路”不仅仅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就了一个个安农人的精彩人生。“大别山道路”凝聚的“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崇高精神,已经积淀为学校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安农人立足安徽、扎根基层,为“三农”服务。“大别山道路”不仅仅是兴农兴校之路,更是一条培养崇高、塑造灵魂之路。

二、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

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地方农业高校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梳理86年来学校在不同的阶段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不难看出,学校始终在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具有安农特质的特色发展之路。

1935年安徽大学农学院的首任院长李顺卿拟就的《草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实施农业教育,以“造就人才”;研究农林科学,以“改良农业”;实行农业推广与农村调查,以“救济农村”。

1955年独立建院一周年,学校确定的发展目标:建设真正新型的高等农业学校,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优秀农林干部。

1986年至2000年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合理的专业机构,高质量的管理水平,优化的教师队伍,多科性的农业大学。

2000年6月,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未来10年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成为我省培养农业人才和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在安徽省创新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办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前列。

2003年,学校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确定的发展目标:以农林学科为优势,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把安农建成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4年6月,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全面建设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9年7月,校第五次党代会进一步确定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把学校建设成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努力把安农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院校有较大影响、若干优势学科有重要地位、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

围绕“农”字做文章、出特色,始终是学校八十多年来的不懈追求。“大别山道路”的开辟、形成,正是安农人这种不懈探索的实践成果。从科技扶贫之路到社会服务之路,再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大别山道路”生动诠释了安农人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创造性的回答了“一个地方农业院校的发展之路”。这条道路的鲜明特征,就是把办学育人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支撑和引领农业产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办学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面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如何开拓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是要高举“大别山道路”的旗帜,坚持一条道路,构建两个体系,完善一个模式,不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农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坚持走“大别山道路”,彰显办学特色

系统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从学校办学育人层面来思考这条道路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认识:

办学方向:坚持为“三农”服务。办学理念: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价值取向: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与办学育人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的统一。办学定位:把学校建设成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学科专业定位:构建适应、支撑和引领安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定位:让人才植根江淮大地。科学研究定位:让论文写在田野山林。

这样的基本认识,构成了安农特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内涵,形成了新形势下学校如何实现特色发展的基本共识——沿着“大别山道路”,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构建面向未来和适应美好安徽建设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体现,是大学特色发展的灵魂。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学校坚持“大别山道路”,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学校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学校四项职能,进一步转变观念,构建体制灵活、模式多元、专业结构合理、资源高效协同、支持保障有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学校大力推进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积极完善“资源共建、过程共管、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育人机制。加大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其他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一体化改革,把学科、科研和社会服务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实现学生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一体化培养。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建立专业标准,实行专业进退有序的动态管理。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创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推动招生与培养有效衔接、兴趣爱好与专业相对一致、素质教育与未来职业相适应,形成适应美好安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构建立足安徽和面向现代农业的知识技术创新体系

知识技术创新是高校的永恒课题,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引领,是学校坚持“大别山道路”,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

学校明确提出: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着力点更加突出地放在解决安徽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上,让论文写在田野山林。学校坚持需求导向,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平台、基地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以及推广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构建新型大学推广模式,形成覆盖全省、全产业链的农业科技示范网络。探索建立以综合试验站、产学研联盟、推广服务中心为载体的“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推广服务平台。推进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成果转化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学校大力实施“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学科建设工程”, 形成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知识技术创新体系。

(四)完善以UPEG办学形式为核心的“安农模式”

学校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不断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办学实践,完善和凝练出了一套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安农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大学+科技园+龙头企业+地方政府”的协同办学模式。其中U是大学英文的首字母、P是园区英文的首字母、E企业英文的首字母、G政府英文的首字母。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安农模式”就是在社会系统中高校子系统与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地方政府三个子系统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实现深度合作与协作,促进各个系统的充分释放彼此间各种资源要素活力,实现各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大学系统输出的是人才和技术,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地方政府系统输出的是政策、资本等资源,链接系统之间的是有效的智力和技术需求。这种有效的需求,既搭建了学校与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园区、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明确了方向。简而言之,安农办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开放办学、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坚持一条道路,构建两个体系,完善一个模式,是新时期安农人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的现实回答,是新时期安农人沿着“大别山道路”奋勇前进的生动写照,是新时期安农人高扬“大别山道路”旗帜、走特色发展之路的不二选择!

回顾86年的办学历史,梳理 29年走“大别山道路”的历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大别山道路”已成为安农一个文化品牌和一面精神旗帜。这个品牌和旗帜的标志,就是孕育了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安农精神”。这一精神实质是:“服务社会、献身‘三农’”的执着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这一精神传统,正是安农经受86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其二,“大别山道路”的成功实践,明确了学校定位,形成了“安农理念”。1935年,李顺卿拟就的《草案》就鲜明地拟定了学校的发展定位——“造就人才”“改良农业”“救济农村”。在安农86年的历史中,时代的主题虽在不断转换,但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理念始终薪火相传。

其三,怎样实现“安农理念”呢? 86年来,安农人不教条、不迷信、不僵化、不固步自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具有安农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大别山道路”为核心的“安农模式”。

其四,86年的文化积淀,29年“大别山道路”的实践,成就了“安农经验”: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学校事业和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安农精神”“安农理念”“安农模式”“安农经验”是安农文化的最基本元素。从这四大基本元素,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安徽农业大学的文化精神历程。

[1]夏树,李海涛,张丛.充满阳光的坚定探索——安徽农业大学坚持26年走“大别山道路”纪实:上[N].农民日报,2010-10-15.

[2]李秀明.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二十年纪[EB/OL].[2008-10-17]http://edu.anhuinews.com/system/2008/10/17/002137966.shtml.

[3]曹立新.中国人20年来的精神历程[J].教师博览,2005(1):11-12.

[4]陈婉婉. 山歌嘹亮——安徽农大25年坚持走“大别山道路”纪实[N].安徽日报 2009-06-15.

[5]俞路石.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N]. 中国教育报, 2009-07-17.

[6]夏树,李海涛,张丛.农业院校的“最高理想”——安徽农业大学坚持26年走“大别山道路”纪实:下[N].农民日报,2010-10-16.

[7]俞路石,戴照力. 创新教学提高“农技”参与生产培养“农趣”设立基金激励“农志”——安徽农大毕业生农村忙创业[N].中国教育报,2008-07-18.

[8]陈群.现代农业的“播种机”——安徽农业大学坚持走“大别山道路”纪实[N].安徽日报, 2012-06-13.

[9]安徽农业大学.聚焦安徽农业大学系列报道之三:开启服务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EB/OL].[2012-07-23]http://www.ahedu.gov.cn/28/view/207104.

[10]魏俊杰.耿照玉:养殖业界的“明星教授”[EB/OL].[2009-06-16]http://edu.anhuinews.com/system/2009/06/16/002275669.shtml.

TheOriginoftheCulturalSpiritofDabieMountainsRoad(PartII): A Historical Exploration into the Issue of “How to Ru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AO Liang-qing, ZHU Li-jun, WU Wen-g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The opening and developing of “Dabie Mountains Road” is a practical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ly search for the answers of “what kind of university to build” and “how to build a university successfully”. “Dabie Mountains Road” has proved to be a path of enriching people and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 path of nourishing people and developing the university, and a path of nourishing the nobility of the spirit. We shall keep up “Dabie Mountains Road” and build the system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system of encourag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We shall also develop the model of running the university with the joint efforts from all the following respects, namely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zones,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Dabie Mountains Road” has provided a successful example for developing local universities with their own features and has bred a special culture for the universities.

Dabie Mountains Road; cultural spirit; origin

2014-07-28

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3ZD03:《大别山道路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赵良庆(1956-),男,安徽肥西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朱立军(1967-),男,安徽太湖人,安徽农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硕士。 吴文革(1965-),男,安徽太湖人,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员。

G64

:A

:1009-2463 (2014)05-0110-09

猜你喜欢
大别山安徽办学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又见大别山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再见了,大别山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