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慧
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在2011年后恢复了三个阅读语段(即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各一篇)的考查,结果使得学生们答题时文体意识不强的弱点再一次集中暴露出来,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混为一谈,千题一面的答案在中考试卷和平常的考试中绝不少见。而中考作文老毛病“四不像作文”,虽在近几年对记叙文的强化训练下有所减少,但亦未真正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探讨中学生语文文体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对策显然非常必要。
那么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为什么会如此缺乏文体意识呢?原因恐怕有如下几点:
一、内在因素: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12~15岁)正是“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而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可见,文体意识是人们文本艺术思维趋向成熟的标志,是一种高度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的体现。显然,还处在“经验型”思维认知阶段的初中生,受其欣赏和写作的“有限经验”制约,是难以一开始就具备良好文体意识的。
二、诱因:中高考作文的“淡化文体”
“话题作文”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朵“奇花异葩”,于1999年横空出世,到2004年迎来高峰——据查,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共18套,其中话题作文题17道(其中全国1、2、3、4卷,也都是话题作文试题);与此相应,该年中考作文命题,全国采用话题作文的比率亦高达60%。到了2009年,这场一度使语文作文命题呈现出大变革、大动荡之局面的改革终于画上了休止符——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题8道,材料作文题8道,话题作文试题2道。2009年,话题作文试题数为0。
南平市语文中考可能更早就尝到了“话题作文”的苦涩——考场作文中无明确文体指向的作文并不鲜见,有些作文仅流于对文体形式的简单模仿,“套题作文”和“新八股”也实在不少。因此本市在2007年中考之后,就已经走回“命题作文”的道路。
即便这样,在“指挥棒”的强大力量下,“淡化文体”“不作文体限制”这种本意为解开“套子”,培养学生作文“立诚”精神,写出生动活泼、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来的要求,早已被应试路上兢兢业业、亦步亦趋的师生们演绎到“淡化文体意识”的地步了。虽说“话题作文”离开中高考主舞台已有一段时间,但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以写作手法的训练为重点,忽略文体规范,不注重提醒学生把握文体特点的现象却已成形,在这种情形下,中学生写作时文体意识薄弱几成定局。
三、语文教学中“过分淡化文体”的偏差也是重要原因
在阐释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看两个课例。一位青年教师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科普文章时,在引导学生完成字词学习,简单疏通文意后,提出这样一个话题: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于是课堂出现了高潮:孩子们纷纷举手,有孩子说是蓝色的地球,有孩子说是晶莹的地球,有孩子说是破碎的地球……孩子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说了有大半节课,教师的点评也是字字珠玑,可是却让听课者疑惑不已,这还是语文课吗?其实就是教师淡化文体,使本课教与学都少了“说明”味。
一位教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时,花了绝大部分的时间来探讨: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于勒?这样的所作所为真的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吗?因为后一个问题,班级里的同学几乎要吵了起来,一部分同学更因为列举了我国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阴暗面而异常兴奋。这堂课不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上发生巨大偏差,也严重存在淡化文体的现象,学生几乎没有从这堂课中学到小说阅读和写作的任何知识。
这两个课例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教学中都存在“过分淡化文体”的现象。教学不同的课文时,没有把握好这篇文章的设计意图和它所承载的知识要点,一味追求所谓“时尚”的问题,绝不鲜见,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也就难怪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文体意识薄弱了。
明确了中学生语文文体意识薄弱的种种原因后,我们当然要找出应对的方法与策略。
一、注重“由枝到叶,由点到体,逐渐丰满”的过程
针对中学生“经验型”思维认知的特点,我们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学生语文文体意识的养成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要增强他们的文体意识,就应该做到在日复一日的阅读和作文教学中灌输给学生点点滴滴的文体知识,使他们到初中阶段起码能分清五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以及由这五种不同表达方式造就的不同文体各自的学习要点。当然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这些文体知识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识别,更要让其内化形成能力。
试想,如果学生不理解写散文需中心明确,“形散神不散”,写诗歌要讲究意境和韵律,写小说该有完整的情节并能刻画好人物,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以事实说话等基本文体知识,其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又从何说起呢?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有意培养。只有师生共同努力,经历“由枝到叶,由点到体,逐渐丰满”的过程,中学生语文文体意识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教育教学机构的科学引导
素有“指挥棒”之称的高考与中考,出题者应该慎之又慎,想一想怎样的出题方式与题目内容才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南平市中考语文在2011年恢复了三个阅读语段的考查,并在中考作文中采用记叙文与议论文二选一的形式,无疑释放了这样的信息: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为了提高文本读写水准,我们应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
三、教师极强的文体教学意识
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极强的文体教学意识,导致语文课堂“四不像”的结果从前面两个课例可见一斑,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师的文体教学意识呢?我想首先应该学一点文体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文体的基本理论,认识文体特征、本质及一般规律,从而对复杂的文体现象具有深入本质的洞察力。如吴调公《文学分类的基本知识》、钱仓水《文体分类学》,以及《文章体裁辞典》等都颇值一看。如能在头脑中多存储一些文体信息,我们在不同文体的读写教学中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程度。具体到实践中又可以有以下两方面做法:
1.在阅读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了解和掌握文体特点,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新课程“主题”单元阅读教学,对各种“文体”的文本基本都采用“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语言品味—主题探究—拓展延伸”这种统一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应该说,对不同文体文本的阅读,的确存在着类似的规律,然而我们知道,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内在的特性。因此,面对不同文体的文本,我们除了关注那些共性的阅读规律之外,理所当然地应该将视点集中在文体本身的突出特点上。比如,诗歌教学我们首先应该关注“意象”,小说教学我们首先应该关注“人物形象”等等。只有这样把“文体教学”放到应有的恰当的位置,才能避免带着学生在文体意识淡薄的路上愈走愈远。
2.在写作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进行严格的文体基本功训练,规范文体要求。文体是文章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载体,不同的文体在表达上有着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文体形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在动笔之前,首要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体,它牵涉到题目怎么命,立意怎么定,结构怎么安排,材料怎么选择,语言风格怎么确立等问题。它还会影响到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表达方式,能够围绕一个中心,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当然是好事,不过一般还是要有所侧重:记叙文以记叙为主,描写抒情使叙述增色,议论使主题深化,但不能喧宾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简洁的叙述可以引出论点,也可以充当论据,服务于论点,却不能长篇赘述。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严格按各类文体的特定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因“体”而异。在各种文体训练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要重点写好记叙文,它历来是高考、中考的主流文体,也是写好其他文体的基础。
综上所述,不同文体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文体的作文同样也有不同的写法。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强调内容而忽略形式,是不完美的;过分地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同样也是残缺不全的。因此,淡化文体不能丢掉文体意识,有了文体意识,才能清醒地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才能避免学生语文文体意识越来越淡化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