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刍议

2014-03-20 07:24唐新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课堂教学

唐新凤

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构建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模式。所谓探究性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学术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其根本着眼点在于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而立足点却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一、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探究性教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搜集、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地理资料,解读、判断和运用地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4.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和科学的态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对地理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地理意识;把握不同时期的地理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地理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乐于探求、善于质疑、勇于求知的心理倾向。

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应该具备下列特征。

1.问题性。探究性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内容,教师还要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或需要探究的地理问题;指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解读地理资料,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2.综合性。提供的背景材料和设计的问题力求涉及多学科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有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

3.开放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学内容本身提供的地理资料或问题条件不充分或结论不确定、不唯一;二是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方法的运用,作业和结果的表达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度。

4.现实性。围绕现实热点问题多向辐射,增强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意识和社会责任,真正领会社会热点问题的实质,如西部大开发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问题、环境与资源及人口发展问题、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等等。

5.实践性。即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

三、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和策略

1.设计好的问题情境。提供待发现的概念和规律的例证,设计出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不足以解决的问题,使之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平衡。问题或例证除了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这样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2.检索已有的各科知识,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应如何查找相关的知识,为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

3.学生经过对例证材料进行本质和非本质特征的辨别,提出假设。探究性教学中的假设,是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对未知内容作出假定性解释。假设时应注意以下环节:①考察例证的各个方面,并进一步区分本质与非本质、主流与支流现象;②通过类比,提出假设;③推演假设;④把推演结论再与例证进行比较;⑤最后确定假设。假设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正和补充。

4.合作发现,检验假设,使问题得到解决。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思想方法和过程,促进相互作用。检验假设时,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一方面,外部的表述也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另一方面,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从而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5.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将已发现的知识纳入相应的认知结构中,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使之转化为能力。这样,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及主动学习、主动发现的探索精神。

6.评价体验。评价时,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思维方法和结论的评价,也有小组间互评或组际互评。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思考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进行评价,使学生产生探究性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领悟到地理思维方法对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设置问题情境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关键。教师的提问应紧紧围绕着学生思维这一中心,如果教师问题设置得好,提问的艺术性、技巧性强,将大大增强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过程中的迁移能力、联想类比能力及具体问题抽象化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人,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并通过课堂的提问教学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启动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例

下面以中国地理第九章《中国的交通》第一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的“如何选择运输方式”为例,分析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教学目标:由学生探究并形成结论,即必须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和使用交通运输方式。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环节一:设计问题情境,展示例证,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方法:教师以CAI课件逐一展示6个例证,要求学生理解例证材料。

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例证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到乌鲁木齐,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

例证2:2吨活鱼从广州运到深圳,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

例证3:50吨钢材从包头运到兰州,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

例证4:1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到温州,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

例证5:50吨原油从大庆油田运到大连,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

例证6: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

环节二:激活已知,辨别例证,提出假设。

方法:学生通过联系已知的地理等学科知识,逐一分析各个例证,提出假设。

假设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到乌鲁木齐,采用空运的方式。

假设2:2吨活鱼从广州运到深圳,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

假设3:50吨钢材从包头运到兰州,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

假设4:1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到温州,采用海运的方式。

假设5:50吨原油从大庆油田运到大连,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

假设6: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采用河运的方式。

环节三:合作发现,对假设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

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将正确假设综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充足的知识储备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得出结论。运量小而急需的物品,宜采用空运的方式;运量小而速度快的短途运输宜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长距离运输运量大而笨重的货物,宜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或者河运、海运;运量大而且是运液态、气态物质,宜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

环节四: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通过以上学习可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货时通常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总之,人们对运输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多、快、好、省,即运量大、运速快、安全性好、运价低。

环节五: 评价体验。

方法: 通过小组间互评、组际互评和教师评价,领悟地理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致力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应时时处处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上,优化教学环境,拓展教学思维,善于思考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必亚.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3).

[3]冯新瑞.地理学科探究式学习的适宜性[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6).

[4]黄京鸿.略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特色与创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2).

[5]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课堂教学
设问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