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014-03-20 16:23李远林谭小兰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贫困生岗位素质

李远林,谭小兰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勤工助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李远林1,谭小兰2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从政策、社会、高校、家庭、自身因素等5个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在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存在的障碍,并在分析勤工助学对培养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功能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一个平台,注重两个结合,开拓三个渠道,强化四个体系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体系,全面推动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

勤工助学;高校贫困生;培养;综合素质

经济帮扶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然而,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高校贫困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劣势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其个人发展。经过实践证明,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困难,而且对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勤工助学为视角,探讨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一、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发展障碍分析

(一)政策体系的缺失,不利于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自国务院2007年5月出台 《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强调构建 “奖贷助免补”资助体系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并根据物价变化的实际情况,相应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和地方奖助学金的补助和发放标准,为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稳定有效的保障。但各地出台的政策不配套、不完善,从经济上帮助的措施比较多,通过政策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措施比较少,有关部门具体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更少。如,通过政府牵头、组织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管理、教育行政、信息产业、科技、旅游管理、金融投资、司法行政、文化卫生等部门提供开展贫困生素质能力拓展的项目、资金、教师、技术、场所、信息支持的活动较少,这个问题在县、乡 (镇)一级政府部门较为突出。

(二)社会帮扶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拓展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社会舆论、社会爱心人士、社会各单位在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卓有成效。但社会上一些媒体宣扬的 “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给贫困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社会爱心人士给贫困生提供的经济帮扶多,在心理和技能训练帮扶上,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中事务性的岗位多,有利于贫困生专业和综合技能培养和提升的岗位比较少。如,近年来,梧州市用人单位给梧州学院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年都在1000个以上,但70%以上岗位是饮食服务、产品广告发送、塑料制品包装等方面的岗位,技术要求低,重复性操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资助体系的缺失,不利于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一些学校对人才培养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不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有效利用社会和校内各方面的资源,系统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些贫困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计算机操作和外语表达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家庭经济困难导致高校贫困生难以融入大环境

高校贫困生基本来自贫困地区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家庭经济不稳定甚至入不敷出,加上进入大学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方面都难以与家庭经济宽裕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久而久之,贫困生内心产生强烈的低人一等的感觉,渐渐失去与身边同学交往的热情,内心抵触参加集体活动,长期封闭自我导致他们更难融入班级和学校大环境,阻碍自身能力的提升。

(五)贫困生自身心理能力的缺失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成熟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然而心理障碍问题在高校贫困生中屡见不鲜,由于长期饱受家庭经济拮据之苦,加上自身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内心极其脆弱敏感,表现出压抑、自卑、自闭、嫉妒、虚荣、偏激、争强好胜等消极心理,如果长期积压容易引起心理疾病,进而阻碍自身心理健康的成熟。

(六)贫困生自身综合技能的欠缺使高校贫困生难以真正 “独立”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高校贫困生学习非常认真刻苦,他们学习的目标基本为 “获得奖学金,减轻家庭负担”, “毕业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在这种学习目标定位下,贫困生大学期间往往急功近利,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忽视英语实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参加社团活动,沟通、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没有真正把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放在第一位,造成综合技能普遍不尽人意,因此,贫困大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即使进入职场,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职业发展缓慢。可见,综合技能的缺失使贫困生难以真正 “独立”。

二、勤工助学对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功能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在大学期间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勤工助学是一种有偿资助,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高校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自身适应社会,正确认识自我,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一)勤工助学有助于砥砺高校贫困生品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些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家庭经济的贫困,一味埋怨父母让自己抬不起头,全然不顾父母辛劳的付出,同时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没有丝毫的感恩,甚至当自己没有获得资助时,对学校和老师心生怨恨。而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取报酬,因此更有利于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敢于面对困难、承担责任的勇气。在勤工助学工作中,贫困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进而理解父母的辛苦,心怀感恩,避免养成 “等、靠、要”的思想,减少依赖意识[1],使贫困生在经济困难面前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不坐享其成,贪图安逸,养成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同时,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贫困生可逐步增强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品德素质一旦形成,将是其一生的财富,一生受用不尽。

(二)勤工助学有助于提升高校贫困生智能素质

大学生的时间基本局限在校园,而贫困生普遍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团和班级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勤工助学则可以使得贫困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不仅可以丰富社会经验,还可以不断地发现并弥补缺点和不足,拓展知识面,提高社会交际、组织、领导等多方面能力。

1.完善知识结构

勤工助学的内容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要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贫困生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知识,在参加勤工助学时,贫困生会结合实际工作,有意识地补充相关知识,这样无形中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而课本的知识更新速度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贫困生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时,可以更快地接触到这些新知识,极大地拓展知识面,并通过与课堂知识相融合,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2.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勤工助学为广大高校贫困生获得实践能力提供了原动力和实践平台。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实践,高校贫困生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强化其实践运用能力,也可以运用实践来检验自己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发现自己与社会的差距,找到自己的特长和适合从事的工作,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学习,获得相关工作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通过产品促销类的勤工助学活动,能使他们在走出单一校园环境的同时,接触社会各类群体,锻炼其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2], 让他们变得热情、 开朗、 自信、 举止优雅、落落大方。

同时,对贫困生来说,勤工助学的工作环境大都是一个不同于学校的陌生环境,当贫困生真正独立工作时精神,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往往一个人难以解决,这就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这时,不仅需要大家一起交流,还需要有人进行组织和领导。贫困生通过多次这样的勤工助学实践,无形中自己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便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获得创业生长点

随着参加勤工助学次数的增加,贫困生在接触社会过程中,视野将不断开阔,能敏锐地发现社会需求,找到创业的机会[3],目前,不少贫困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更大商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已经创办勤工助学微型企业,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如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仁民公设广告工作室设计的 “神冠杯”第二届广西高校教职工羽毛球锦标赛标识被广西区教育厅确定为广西高校教职工羽毛球锦标赛永久性标识。

(三)勤工助学与高校贫困生身心素质

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身在经济上的困难,可以让他们体会 “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的成就感,当这种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感不断增强后,他们将逐步打开封闭的内心,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压力。

在勤工助学工作过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偶尔遭遇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不可避免。当经历了一番挫折磨练后,贫困生的承受能力将慢慢得到加强,也会以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以后生活中的困难。另外,勤工助学岗位一般很难满足所有贫困生的要求,贫困生要获得这个机会,往往也需要通过比较激烈的竞争,为此,贫困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所以,勤工助学有助于增强贫困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勤工助学有助于培养贫困生的自信,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受挫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他们踏入社会后后,面对挫折,能沉着应对,而不至于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三、完善勤工助学管理体系,全面推动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

(一)基础:构建一个平台

为广大贫困生构建专门的勤工助学平台,以梧州学院为例,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并出台了 《梧州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建立集内部管理、信息发布、勤工助学指导、制度规定、论坛反馈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将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受助情况、参加勤工助学的情况纳入动态管理,并在此平台上发布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的招聘信息[4],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二)难点:注重两个结合

在工作实践中,注重两个结合引导贫困生正确选择勤工助学岗位。一是勤工助学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即勤工助学岗位的选择与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生有意识地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二是校内勤工助学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学校将勤工助学与三支一扶、社会服务、社区志愿者以及公益性活动等感恩主题活动相结合,引导贫困生反哺,尽自己力所能及回报社会。

(三)重点:开拓三个市场

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并规范岗位,加强和宿舍管理科、图书馆、综合管理处、食堂等部门的联系,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相对稳定、薪酬合理、安全便利的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在经营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渠道,积极联系梧州市企事业单位,如酒店服务行业、超市、教育培训机构等,扩宽勤工助学工作岗位范围,最大限度地为贫困生争取到锻炼机会。除此之外,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贫困生通过自主创业提升综合素质,投入大量资金,成立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贫困生自主创业提供业务指导和资金、场地支持,该中心规模日益壮大,不仅为贫困生提供上千个岗位,更为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关键点:强化四个体系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勤工助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大部分贫困生都十分珍惜,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但是还是有少数贫困生内向自卑,对勤工助学存在 “心结”——总认为参加勤工助学低人一等,周围的同学会瞧不起自己。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耐心教育,正面引导,使他们消除顾虑,端正心态,充分认识到勤工助学的意义所在——不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困难问题,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走向社会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从而以一颗阳光的心来参加勤工助学。

2.强化法律援助体系

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的权益总难免受到侵害,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学生往往没有维权意识,忍气吞声,即使有的学生想到维权,但因为成本过高,而不得不放弃,这样不仅使他们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还影响到其对学校和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专门成立法律援助中心,最大限度地为贫困生提供咨询和指导,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3.强化业务培训体系

(1)岗前培训。为了使贫困生快速了解勤工助学,胜任勤工助学工作,对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生进行岗前培训,系统地讲解法律常识、职场礼仪、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电脑基本操作等[5],提高他们初入职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操作能力,以基本适应高校内外各工作环境,更好、更快地投入工作。

(2)定期培训。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是一项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活动,但是如果在实践中一味蛮干,不注意总结经验,也很难提升综合素质,所以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需要组织在岗的学生定期参加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学生现身说法,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培训,开拓思维,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深化理论水平。

4.强化工作督查体系

当一些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了较大的收益,有的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常常占用上课时间去参加勤工助学,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甚至有些人因此多门课不及格而无法顺利毕业。有的在勤工助学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缺乏责任心,甚至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视若无睹,破坏了勤工助学的秩序和信誉。对于这类情况,学校要建立工作督查体系,强化工作督查,学业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各二级学院、各辅导员等要经常对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他们各方面的状态,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严格杜绝违规违纪的行为。

总之,勤工助学是高校培养贫困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贫困生进行帮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真正达到励志强能的效果,使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的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1]田军鹏.以勤工助学为视角完善高校贫困生发展援助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2(7):91-93.

[2]范则周,肖芳.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作用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158.

[3]莫云仙.西部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表现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3(12):140-141.

[4]郝菲菲.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及功能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3):12-14.

The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Financially Difficult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kstudy Programme

Li Yuanlin1,Tan Xiaolan2
(1.2.W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2,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inancially difficult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such five factors as policy,society,college,family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workstydy programme to the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financially difficult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proposes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work-study programme by establishing one platform,focusing on two kinds of combination,opening up three channels and strengthening four systems so as to ful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inancially difficult college students.

Work-study programme;Financially difficult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Comprehensive quality

G645

A

1673-8535(2014)04-0079-05

李远林(1961-),男,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谭小兰(1986-),女,湖南茶陵人,梧州学院职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 高 坚)

2014-05-06

广西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2011年度广西高校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 2011ZZ019)

猜你喜欢
贫困生岗位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