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机制探析

2014-03-20 14:54辛姣珍陈云芳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校区公寓

辛姣珍,陈云芳

(1.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 545006)

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机制探析

辛姣珍1,陈云芳2

(1.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 545006)

学生宿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辅导员进公寓”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尤其在高校新校区如雨后春笋般掘地而起的大环境下,新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障碍,必须提高认识,健全制度不断完善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机制。

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工作机制

随着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辅导员进公寓”成为贯彻落实这一举措的重要途径。目前,新校区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场所,客观条件导致新校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乐观。近年来,“90”后的大学新生逐渐增多,再加上毕业生问题、贫困生问题、独生子女问题以及高职学生素质问题等,使得高等院校校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1]。如何调节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已成为广大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此外,新校区学生公寓由于监管不到位,偷盗、火灾、打架、自杀、他杀等公寓安全事故频发,新校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迫在眉睫。

一、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时代选择

(一)高校新校区的客观条件不容乐观是“辅导员进公寓”的客观使然

高校建设新校区可以缓解扩招以来学校各方的压力,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因为新校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氛围淡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等,所以产生了许多问题。目前,在全国范围来看,在建和已建的大学城或者新校区超过50个。每个新校区少则3~5个校区,多则7~8个;每个新校区的占地面积少则上千亩,多则3000~5000亩;建设面积少则数十万平方米,多则一百多万平方米。另外出于土地成本和地域空间的考虑,高校的新校区一般集中在城郊、开发区,甚至是不同于本部所在地的其他城市。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淡薄、地广人稀的地方,使得新校区安全和学生思想教育难以保障,因此辅导员入住新校区学生公寓加强管理是世情和校情的现实需要。

(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主观必然

首先,从居住人群的角度来看,高校新校区通常以低年级本科生为主要居住群,通常由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居住,大学四年级和研究生住在老校区。新生初来乍到,对新的环境可能会不适应,需要辅导员给予帮助。其次,从安全稳定的角度来看,新校区突发状况防不胜防,需要辅导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及时指导;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容易被社会不法分子诱导,近年来高校新校区已经成为一些传销组织、传教组织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瞄准的新目标,这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再次,从学生的情感需要角度来看,偏远的新校区需要辅导员的入住,使学生产生归属感,避免某些学生因孤独而产生被抛弃感。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脊梁,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高校辅导员理应入住新校区学生公寓,成为学生身边的贴心人。

二、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是学生的守护者

秉着对职业和学生的热爱,新校区辅导员服从学校安排,远离市区,镇守新校区,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由抽象宣传落实到学生公寓的具体工作中,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彰显密切联系群众的教育职责。具体表现在:第一,辅导员坚持晚值班制度,方便学生寻求帮助;第二,由于日间学业繁重,很多学生活动都在晚间进行,有了辅导员的参与,让学生备感重视,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师生感情,促进学校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辅导员走访学生公寓、覆盖全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每个学生宿舍都有自己的宿舍文化,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了解这种文化,有利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新校区以班级、社团为主的小团体活动较多,辅导员的参加,会让学生产生被重视感,活动的组织和效果都会大大提升;辅导员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可以较为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给予科学指导和人文关怀,积极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安排时间”[2],于日常生活细微处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上传下达,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桥梁

第一,高校新校区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辅导员进公寓办公,可以提前对广大学生进行预防教育;第二,在处理上,突发事件往往难以预料,尤其晚上,大部分教职工都返回市区,这时出现突发状况如果无人控制局面,极有可能演变成大面积的群体事件,后果难以设想。如果值班的辅导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若遇重大事件,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可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处理方案,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第三,事件发生后及时对广大学生进行教育,比日常的说教更为有效和深刻。

三、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存在的问题

受新校区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辅导员进公寓”存在诸多问题。

1.新校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年轻辅导员成为值班主力。新校区远离市区,远离辅导员的家庭。为了照顾家庭,年长的辅导员尽量不被安排晚值班,新校区的值班工作就落在了年轻的辅导员身上,长此以往,年轻辅导员必然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工作。

2.新校区文化氛围淡薄,辅导员的再学习和社会互动受到阻碍。新校区地理位置偏远,社会活动不多,文化氛围较为淡薄,长此以往,辅导员接受新信息、新知识的刺激必然弱化,个人知识水平必然陈旧,社交圈子越来越狭窄,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及个人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3.新校区工作任务繁重,辅导员待遇不对等。除了日间8小时工作之外,再加上晚间12小时的值班,紧接着迎来第二天的8小时工作,这样连续28小时的工作对辅导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校区的学生事务本来就繁重,这样的工作强度,却没有合理的劳动回报,对任劳任怨的辅导员确实不公平。

(二)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受阻的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1.各项制度体系不健全是导致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只有合理的制度保障,辅导员才能安心留守新校区,安心12小时入住学生公寓,积极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目前对辅导员入住新校区学生公寓,各高校都没有出台明确的值班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监督机制等,导致辅导员不愿意在新校区值班,资格老的推给资格小的,年长的推给年轻的,专职的推给兼职的,到最后也不知道真正是谁在值班,值班工作流于形式,值班效果可想而知。

2.校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对新校区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认识层次不深,重视程度不高,执行力度不够,是“辅导员进公寓”未能大力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多校区办学,校领导班子和一把手在新校区办公的时间短、机会少,对新校区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情况也知之甚少。学校党政领导和相关单位未能清楚地认识到新校区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将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值班归结为平常的值班。认识到重要性的又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出了事情就想到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的重要性,风波平息又不闻不问,大大挫伤了辅导员进公寓工作的积极性。

3.部分辅导员岗位意识薄弱是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一大阻力。绝大部分辅导员都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但其中也不乏意志薄弱者,面对新校区的荒芜、值班制度的不健全、领导的不重视,部分同志变为辅导员队伍的投机者。他们无故缺岗、迟到早退、把自己对值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不仅本职工作干不好,对其他辅导员也产生恶劣的影响。

四、健全高校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工作机制

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学校日常事务的顺利进行,关系着高校的安全稳定,高校各级领导和部门应高度重视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相关事宜,主管部门尽快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逐步走上规范化、有序化的道路。

(一)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思想认识,重视新校区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思想认识是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有效实施的核心。领导的言行对下属起着示范和指引的作用。学校党政领导对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工作的重视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成效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学生公寓本是块“责任田”,但现在却变成了“自留地”[3]。有了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视,就会带动职能部门的重视,促进了辅导员进公寓的成效。学校党政领导应经常走访学生公寓,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新校区的状况确实很需要辅导员进公寓来开展工作,把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提升到本年度学校要点工作,由校领导亲自主持挂帅,在校务会上对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并督促制定相关制度、开展主题活动等。只有从战略高度看待这一问题,才是解决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有效途径。

2.提升职业道德层次是“辅导员进公寓”顺利开展的重心。高校新校区的艰苦条件需要觉悟高、素质强的辅导员队伍。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道德滑坡,给辅导员队伍造成了一定的波动,部分辅导员受到金钱、权势的诱惑,偏离了教育工作应有的公平公正,也有部分辅导员耐不住新校区的孤独,对工作敷衍塞责,无故离岗,推脱责任,使得神圣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被践踏。正人先正己,要教育好学生,辅导员队伍必须要进行“四观”教育。首先,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世界观教育,坚决抑制各种资本主义价值意识的侵蚀;其次,进行蜡炬成灰的人生观教育,坚决抑制一切不良社会风气;再次,进行一切为了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增强廉教意识,自觉抑制谋取私利等不道德行为;最后,进行甘为人梯的价值观教育,自觉抑制各种外来诱惑和浮躁情绪。

(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规范有序

1.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内容。只有明确统一的工作职责,“辅导员进公寓”工作才有方向,才有标准,才能出成效。学校应该根据校情和新校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制定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具体职责。首先,要选择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和一线辅导员草拟意见稿,主管部门和领导开会讨论,最终定稿;第二,工作职责一旦颁发,就照章办事,落实责任,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第三,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必要的完善。

2.颁布考核标准,指明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方向。对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考核应该有统一的标准,要一视同仁;考核标准应提前公示,使辅导员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内容,并作为年终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新校区学生工作情况复杂,也是辅导员发挥潜力、勇于创新的大好平台,因此工作创新性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同时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改完善考核标准,使考核标准科学、全面、公平公正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情况。

3.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新校区“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热情。制定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先进、鼓励后进,是新校区客观实际的内在需要,是促进辅导员进公寓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设立多个奖项,扩大奖励范围,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在学生公寓重大、突发事件中涌现出的先进辅导员,学校应该及时给予“新星奖”;年终考核对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的辅导员颁发“耕牛奖”;对学生反映优秀的辅导员给予“最受学生欢迎奖”等等,以此激发“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热情。

[1]蒋洪.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进公寓”的思考[J].科教导刊, 2011(4).

[2]孙国权.关于高校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4).

[3]汪泉.以四个环节为抓手,强化公寓“责任田”的育人功能—河南职业农业学院辅导员进公寓的探索及实践[J].河南教育,2009(3).

G642

A

1673-8535(2014)02-0109-04

辛姣珍(1987-),女,陕西西安人,广西科技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云芳(1986-),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科技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高坚)

2014-01-26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校区公寓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数字公寓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