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俊
(梧州学院社科部,广西梧州 543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策略探析
张文俊
(梧州学院社科部,广西梧州 543002)
主体性教学策略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具体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为基本要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策略;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尊重、发挥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为价值导向,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热点之一,本文拟从主体性教学策略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主体。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对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缺乏一种自觉意识,很难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笔者尝试用一种开放式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放式教学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教师只有首先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让学生乐学、好学,还能活学、活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要着重培养学生认清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式、讨论式教学就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授受式教学的弊端,让学生主动地对教材的疑点,难点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操作程序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设,制定研讨策略,验证结论。如在讲授“爱国主义”这一章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根据大家比较关心的钓鱼岛问题,事先让同学们查找有关钓鱼岛问题和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资料,有意设计了两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钓鱼岛问题应当武力解决”和“钓鱼岛问题应当和平解决”,并根据这两个问题将同学们分成两个大组,同学们根据各自问题设计的主要观点和进行材料论证,最后推选出代表在讲台上双方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辩,由于是热点问题,同学们准备充分,所以论辩十分激烈,而座位上的同学也适时为讲台上的本方同学提供补充论证,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通过辩论同学们认识到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决策。课后,笔者又趁同学们高涨的热情布置一篇小论文,题目是“结合钓鱼岛和南海问题,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理性爱国?”要求同学们将争论的主要观点写成小论文,从写成的小论文看,大学生很关心国家大事,有他们独特的思维视角,也有很多观点鲜明的见解,教师通过合理引导是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因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多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或质疑、或讨论、或辨别,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也可以“引而不发”,让学生去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体能力是创新能力的表现,是学生能动地利用外部条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忽视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专业课老师的事情。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由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及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问题构成,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直接关涉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内在需要。其中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应的认知体验,通过信息反馈学生会自觉调整学习计划、思维方式、学习策略等,实施认知监控,丰富体验,锻炼意志,使能力获得发展。在诸多创新能力中,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知识包括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策略性知识回答“如何学习”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知识应当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高效的求索和建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策略很多,如课堂互动策略、变式学习策略、原型内化策略等,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如笔者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时,有目的地教会学生“比较学习”的策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异同,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我国当前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从而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判断的能力。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激趣,能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鼓励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技能。加强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概念、原理分析回答社会问题的训练。如经常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写小论文,或就某一社会现象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得出正确结论,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作用。如在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等知识点的讲授中,笔者有意识地贯穿科学发展观,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回答中国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什么是理论创新,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
要把培养学生自信与乐观的品质,增强心理耐挫能力放在首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就业难、事业出现低谷、恋爱与婚姻不顺、人际关系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适应,伴随而来的是焦虑、迷惘、忧郁、自卑、孤独、沮丧等情绪,对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健康发展。大学生身心处于发育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心理耐挫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在学习、恋爱以及社会交往中经常遭遇挫折,又缺乏必要的心理调适,则容易对个性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极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甚至违法犯罪。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耐挫能力差出现了很多极端行为,如马加爵事件,主要原因就是长期心理自卑压抑。还有因为恋爱失败跳楼自杀或杀害对方等极端行为等。虽然各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但很多问题并不能仅靠几次咨询就能解决。而教师能够在思想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渗透健康人格的教育,则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使学生人格发展渐趋成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之一。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就业与竞争等学习与生活的矛盾,缓解焦虑不安,抑郁自卑等心理压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例如,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让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正确评价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认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以增强战胜挫折,追求成功的自信心和勇气。
自信乐观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重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学生战胜不正确的道德动机和排除内外障碍,以顽强毅力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道德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道德疑难情境,帮助学生培养抵御各种诱惑以及与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的意志力,使正确的道德动机和行动不断地得到巩固,错误行为不断地被克服。笔者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道德问题,如“小悦悦事件”“彭宇案事件”等,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
独立与合作的品质,也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当前大学生中90后独生子女居多,由于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很多生活事情几乎不用自己处理,依赖性强,独立性相对较差,有的高校甚至出现父母租房陪读的现象。同时也有一些孤傲不合群,缺乏合作能力的情况。这样的学生连自己的问题都处理不好又怎能担当社会责任?如何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独立与合作的品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根据学生个体特点,提出难度相当的社会问题,让学生独立地查资料,调查研究,最后形成小论文,这样的小论文必须是学生以个人的名义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创造的品质。同时又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策略是在发挥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区别于相关领域实效性的最突出特征。”[3]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策略是在发挥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同时,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优良的品质,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
[1]陈平,严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构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7-110.
[2]蒋红,陈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2):60-64. [3]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初探[J].思想
理论教育导刊,2013(2):88-91.
G642.4
A
1673-8535(2014)02-0079-03
(责任编辑:高坚)
20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