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刚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河南漯河,462000)
思政教育在职业学院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和教师思想品行的提升提供了动力。思政教育在职业学院的整个教学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可以说是思想的使者,通过思政教育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具有积极的心态,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是思想政治的施教者。因此,保证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教研目的的科学性和教学框架的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
职业学院思政教育作为学校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整体精神面貌的象征,更是国家民族性质的象征,做好职业学院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做好学生思政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应对困难和挑战,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1]。同时,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加强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抗压心理,增强他们应对困难的决心,使他们形成迎难而上的态度。可以说,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学生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从我国目前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于集中统一、缺乏专业调研,这种传统的、集中统一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于当前思维丰富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适宜,这种不适宜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阻碍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再者,从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的内容来看,也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来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案,缺乏人性化理念的指导。
在我国的职业学院中,思政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思政教育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同时,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知识蕴含丰富的主体,学生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进行相应的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学生更好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2],思政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体系,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在教研目的上体现出改革性和拓展性,带动职业学院思政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结合。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学院思政教育在教研目的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体制来说,教育教学体制需要体现出一种科学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职业学院思政教育必须体现出改革性。一直以来,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应试教育已经占据了教学体制的大部分。随着我国对于教学体制的科学化认知,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但是应试教育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可以说先进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存的。那么,在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研究上,要积极地适应这种显存的教育体制环境,既要从应试教育体制中解放出来,还要不断适应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中吸取精华。从目前我国的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其在教研目标上需要结合教育体制的变更,以教育教学体制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转变,建立完善教研目的研究体系。
从教师教学来说,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尤其是在职业学院思政教育中,教师的引导和辅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的制定来说,教师也是一个重要的操控者,教研目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教师的主导。随着我国职业学院教学的不断发展,加之学生对于职业学院思政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教师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教研目标,并针对这一目标进行有效的拓展。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继承了其原有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入地体现出教学体系的革新和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新需求,这种行为不利于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的拓展和完善[3]。因此,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探索出更为新型的教研目的,以便于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能够顺利完成教研任务。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制定和执行中学生是不容忽视的。从目前我国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其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需求,在教研目的制定上体现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目前我国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良好的作用。
职业学院本身的教学环境相对复杂,学生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加之学生本身过于个性,导致了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难上加难,加强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研究能够帮助学校管理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和价值体系,使学生能够客观地对待学校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相关规定。
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教学框架的支持,以科学的教学框架为基础,以完善的教学体系为支撑,带动教育教学工作合理体现。教学框架需要体现出相应的特点,尤其是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学框架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个性化教育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工作重点和工作难点,也是目前教学改革所涉及到的具体学科的一个客观要求,在进行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其教学框架需要有所针对,要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由于现阶段职业学院的学生思想相对灵活,个性化较强,较为宽泛的思政教育教学框架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也无法适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因此,在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框架设计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个性化,以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为主体,带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科学性是对于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一个基础性要求,任何学科教学框架的设计都是需要科学性的,只有保证了教学框架设计的科学性才能切实地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在职业学院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框架的设计过程中,要秉承科学的原则,在教学框架的设计和构思上要尽可能地引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思想和思路,以便于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得到合理的展现。
完整性指的是整个教学框架的结构和思路的完整性,从整个教学框架来看,其在进行构思的时候要有统一的思路和想法,以一种思路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构建,这样保证整个思政教育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同时,在结构上,教学框架本身就是思政教育具体教学过程所依托的一个大的结构,只有完整的结构才能保证在思政教育教学具体实施的落实。因此,在思政教育教学框架的设计上要体现出完整性,尤其是在职业学院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其教学框架必须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合,在完整的教学框架的支持下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
从目前我国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说,时代性所蕴含的首要特点就是科技性和信息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信息的广泛利用和科学技术的指导性作用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了,在思政教育的教学框架设计上也需要体现出科技性和信息性,在教学框架设计的前期数据分析上、数据的处理上、教学框架的合理设计上、教学框架的实践检验上都需要逐步的体现出时代性,以信息化和科技化为基础指导,保证我国的职业学院思想教育的教学框架设计得到广泛的认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职业学院的思政教育的优化离不开教研目的的科学制定,离不开教学框架的合理设计,对于职业学院来说,职业学院的思政教育环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拓展,在现有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革,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更好进行教学技能上的拓展,保证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体现。
首先,强化理念的创新。在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研究和教学框架设计上,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是需要得到良好的保证的,教学理念的完整性和教学理念的科学化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良好运转。对于思政教师来说,其教学理念需要体现出与时俱进,在大的教学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始终要保持着先进的思想理念,时刻保持着“战斗”的状态,让思想与社会动态和社会先进理念接轨,保证教师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与先进的教研目的和科学的教学框架相适应,带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在职业学院的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秉承着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能精准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定位,良好地操控教学过程,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新的教学方法中获得共同提升、共同进步的机会。再如,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由于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渐成熟,其为教师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座谈的模式进行教学,同样还可以通过常规模式进行教学等等。教师在选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着手点。可以说,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最后,保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在职业院校中,思政教育并不能直接体现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成绩,但是,思政教育却是影响思政教育教学成绩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总之,对于职业学院思政教育工作来说,认真地落实思政教育的教研目的,提升思政工作的教研水平,保证职业学院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和根本性的进步,以便于更好地促进职业学院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教学框架的分析上要从教学模式入手,以教学质量为最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保证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1]张锐,刘建林.以精干高效为目标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86-87.
[2]袁继道.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3):120-122.
[3]常晓天.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教学的实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3(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