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主、客观因素,人在判断事态时难免带有主观色彩,表现出一定的情态(modality)。最早对情态的研究是亚里士多德,他探讨了可能性与必然性的逻辑关系,不过仅限于对命题真值的探讨。后来,众多语言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展开了对情态的探讨和研究(Radden:Dirven 2007:374)。语言学界认为,情态除了可能、必然等客观意义外,还表达说话人的认识、观点以及态度等主观因素。Palmer 以“力动态”(Force Dynamics)模型诠释了这一语义范畴映射在语言上的现象。他认为事物相对的动与静之分表现在情态上就是义务性情态(或称道义性情态)(deontic modality)和推测性情态(或称认识性情态)(epistemic modality) (Talmy 2000:49-100)。可见,“力动态”可以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情态的意义和形式,因为它不但可以解释语言中的两个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及力的效果,还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和心理方面力的作用(Talmy 2000:409)。从英语语用范畴看,情态意义的表达不外乎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情态助动词表达;二是非情态助动词表达或称词项表达。
“力动态” 又被称之为 “施力-动态”或 “力量-动态”模型、模式或系统,1981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提出。他认为,“力动态”指的是施力实体(施事)和受力实体(受事)之间的相互作用(Talmy 1985:67-85)。束定芳(2008:148)认为,所谓“力动态”就是人们所认识的事物与用力之间的关系,包括力的施加、对力的阻抗、对力的克服、力的阻碍物以及这些阻碍的消除等。受力物体(agonist)(以下称为“主角”)和施力物体(antagonist)(以下称为“反角”)是 “力动态” 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语义概念,它通过描述两者之间力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来说明语言使用的效果。其区分的依据是在语言中担当的角色功能,聚焦的力实体是“主角”,而与之相对应的力实体是“反角”。比如在 “The door can’t open”句子中,门是“主角”,其隐含意阻止门不能打开的力是“反角”。力实体有内在力倾向,要么倾向于运动,要么倾向于静止。除了这两种力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种力的均衡。从“力动态”观点来看,如果两种力强度上等同,这种情形就不会引发语言学研究者的兴趣。因此一种力必须要强于或弱于另一种力。在上面的英文句子中可以看出,某种外来的力阻止门被打开(比如门被卡住),即为“力动态”模型例证。Talmy (2000:415-418) 把“力动态”放在一个更大范围的语义学范畴来考虑。按照他的观点,语言中明显有封闭性和开放性范畴区别存在,这种区别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那就是语言通过使用一定的概念范畴来建构和组织意义,而其他范畴则没有这个功能。“力动态”的很多观点和见解已经纳入Johnson (1987) 和Pinker (1997)Jackendoff (1990) 的理论框架。语言学家(Achard 1996,Vandenberghe 2002)曾经以各种不同语言形式论述情态,其中,“力动态”模型理论担当了重要角色 (Gisborne 2007:44-61)。
情态是一种让说话人对一个命题表示不同程度的许诺或信任的外延性术语(Saeed 1997:125)。对于情态的分类,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者认为,情态分为动态性(dynamic)、义务性(又称道义性)(deontic) 和推测性(又称认识性)(epistemic)。Palmer(2001:7-10) 将情态分为命题性情态和事件性情态,推测性情态属于命题性情态范畴,动态性情态和义务性情态属于事件性情态范畴。由于情态适用于客观事物和社会互动,所以又有 “根意义性情态”(又称根情态)(root modality)之称。根意义性情态包含三种类型:义务性情态(deontic modality)、内部情态(intrinsic modality) 和处置性情态(disposition modality)(李杰、钟永平 2002:9-14)。义务性情态是指对动作执行的直接态度,比如,You must go now 就是带有义务性情态的用法。内部情态是指由事态和情形内部品质引发的潜在可能性。比如 “The meeting can be cancelled” 隐含有可能会议要被取消。处置性情态是指现实的人和事内部潜在性,尤其指人的能力潜在性。比如 “You can play guitar” 意为你有弹吉他的潜在可能性。Radden & Dirven(2007:232-234)认为情态与人们认知的世界有关联。比如 “You must be right” 就与知识和推理的主观与客观世界统一性相关,这种情态称为 “推测性情态”(epistemic modality)。束定芳(2008:148-153)认为,“力动态” 的核心用法在于 “义务用法” (deontic use) 和 “推测用法”(epistemic use)。 义务性情态和推测性情态的主要区别在于义务性情态主要包含“义务”和“许诺”概念;推测性情态主要包含 “必要性” 和 “可能性”概念。静态情状与推测性情态、动态情状与根情态之间在概念结构上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句法上,其表现形式呈自然共现关系,即典型的静态动词与表达推测性情态的情态动词自然共现,而动态动词则与表达义务性情态的动词共现。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或句子与多义情态动词共现时,情状类型对多义情态动词的语义解释会产生有效的影响,情状对多义情态动词的语义具有分化作用(彭利贞 2007:51-58)。“力动态”模型特征的发展和使用范围的延伸有助于对英语推测性情态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
“推测性情态”中的推测(episteme)来源于希腊语,意即“知识”。如上所述,“推测性情态”是指说话人对于他/她话语所表达的命题的确定性或证据性的程度。在英语中,这类情态助动词通常有may、can、should、might、must,例如:The apple could/ may/ must/ should/ needn’t/ be rotten by now(这只苹果现在可能/也许/肯定/应该/不一定坏了)。非情态助动词的形容词通常有:be allowed,be enabled,be needed,be intended,be obligated,be exempted等,例如:The fund is intended for emergency use only (这笔基金专备急用)。非情态助动词的名词通常有:inclination,likelihood,possibility,potentiality,probability等,例如:He has a strong inclination toward study (他渴望学习) (束定芳 2008:148-153)。
根据认知语言学(Sweetser 1990:50)和语法化(Bybee 1994:136,Traugott and Dasher 2002:29)近期研究结果,义务性和推测性情态是认知的历时过程产生的,推测性情态意义源自义务性情态意义。例如,Sweetser(1990:50)曾经解释,这个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见例句1)。
(1)Tom must be at home just now.
一个方面是,Tom 有义务在家(must 的义务性用法);另一个方面是,情形迫使说话人判断Tom在家(must 的推测性用法)。具体来说,推测性用法表明一个特定的动作执行人施加的认知力迫使说话人达成句子中所描述的结论。力动态背景下的义务性和推测性用法存在着平行关系。物理上的力动态产生心理上的力动态,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推测性用法产生于义务性用法,只不过前者的原型特征较之后者显得微弱而已。
“推测性情态”的意义常常以“断言”的情态表达形式来展现。断言是说话人在陈述句表达中对事态现实性的自信。下面来比较说话人在讲述神话故事情形中的断言。两个孩子Hansel和Gretel在森林里迷了路,他们来到一个屋顶用蛋糕做成、窗子用糖做成的屋子。Hansel 看见屋子以后告诉Gretel 他所看到的情形。
(2)a.There is someone living in the house.
屋子里有人住着。 (肯定语气强)
(2)b.There isn’t anyone living in the house.
屋子里没人住着。 (肯定语气强)
(2)c.There must be someone living in the house.
屋子里或许有人住着。 (肯定语气弱)
在句子(2a)中,Hansel或许看到屋子里住着一位老妇。基于这种事实,他做出了较强的、无条件的、肯定的断言,由此取得了实在的现实效果。在句子(2b)中,Hansel没有发现有任何人住在屋子里的现实,因而可以肯定地说屋子里没有人住过。通过说出了一个较强的否定断言句来表达他的确定性。在句子(2c)中,Hansel或许注意到有人住在屋子里的微弱事实,比如脏盘子散落在桌子上,雨衣挂在钩子上,然而他根本没有看到有人住在屋子里,因此他不可能确定。基于“发现”的事实,他认为“情况必定是有人住在屋子里”。他通过做出微弱的情态化了的断言来表达这种判断。情态动词must在句子There must be someone living in the house 奠定了潜在的可能性。句子(2c)所表达的情形是推测性情态,它和说话人的知识以及他们了解的事实推断有关联。实际上,epistemic 这个词严格意义上说是指说话人缺乏充足的知识 (Radden & Dirven,2007:234-237) 。
Fauconnier (1985/1994:3-81) 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 mental space theory) 用来解释传统语法的时态、状语成分、预设的投射等问题,它关注说话人构建的各种心理模态下成分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关系与范围歧义、否定、违实句(counter-factual)和晦暗(opaque)效应等有密切关系(束定芳2008:19)。显然,“断言”是情态意义表现常有的形式,而情态断言则涉及到复杂心理空间的相互作用。情态判断大体上与否定断言唤起的空间相匹配。因此,让我们首先看看词的否定。否定词not 是个空间建构,它敦促我们想象事态的肯定对立面。在理解not anyone living in the house(2b)意思时,我们有必要想象这个屋子有人住过。因此,我们有了概念上混合的心理空间、房子没人住的现实空间和“房子有人住”的非现实空间。推测性判断基于感知和直觉事实,这样使得说话人形成了他的知识和信息的根基。在使用情感表达中,说话人判断情形的可能性因此隐含着他有了对事实判断的依据。因此,人们总是寻求事实去引导做出判断:“What makes you think so ?”相反,在进行证据表达中,比如“look like ”,说话人剖析事实并邀请听话人对情形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推测来自对客观事实的判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缺乏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作某些推测,下面例句表明推测性情态中推测与事实之间的依赖关系。
(3)a.Piggy must be sick.(推测情态)
皮吉一定生病了。
(说话人有说话事实)(蕴意)
(3) b.Piggy looks pale.(事实判断)
皮吉看上去脸色苍白。
(皮吉极大可能生病了)(蕴意)
在此句(3a)的情态表达中,Piggy患病的参考性事实或许是他昨天脸色苍白,今天迹象消除了。在接下来句子(3b)的情态表达中,在有了语境的基础上我们或许从他的外表判断Piggy的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知过程表现往往就是这样。情态表达(比如3a)从侧面反映了判断的可能性,并且作为事实的来源引发事实。而实时性表达(比如3b)从侧面验证事实作为结果引发判断的可能性。因此,推测性事实和事实是导致类似结果的两项策略。然而,很多语言的语法把事实来源区分开来。例如,区分开传闻的事实和看到的事实。但是在英语中,事实信息却是依据词汇上的编码,通过诸如evidently,reportedly,allegedly等副词以及诸如seem,appear,look 等这些系动词的方式来表达。还可以通过诸如 I have been told,as anybody knows,I saw it with my own eyes这样的表达式(Radden & Dirven,2007:234-237)来表达。
由于“推测性情态”表现出明显的相对静态特征,也就是说在“力动态”模型下,“反角”阻止或暂时阻止了“正角”的力作用。因此,此现象在语言上的反映就是衍生了“推测性情态”实际运用的表达式范畴,即情态助动词和非情态助动词。这些范畴还反映在隐喻现象上。例如:
(4)a.Tom is probably tired.
汤姆可能累了。
(4)b.Tom must be tired.
汤姆一定累了。
这两个例句(4a,4b) 其情态意义是由情态副词和情态助动词来表达的,它们相应的隐喻变体如下:(4a) I believe Tom is tired.(4b) It’s likely that Tom is tired.在例(4a)与例(4b)中,小句“I believe”和“It is likely”用来表达情态意义,在语法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它们并不是命题本身。例(4a) 和例(4b)中,被投射句“Tom is tired”在语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不是投射句“I believe”和“It is likely”。关于这一点,可以借助英语的附加疑问句来证实。 I believe Tom is tired,doesn’t he? /don’t I? It is likely that Tom is tired,doesn’t he? / doesn’t it ? 由此可见,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在例(4a)和例(4b)中相当于一个语气状语,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同一情态意义,在语法层上形成一个隐喻结构(朱永生1994:8-13)。
情态隐喻的功能表现,一是其形式包含了“结果的实现”这一意义,例如,
(5)He got well prepared for the exam,and was able to pass it.
句子中“be able to”隐含了他能通过考试这一结果,与前面的“he got well prepared for the exam”形成呼应。二是情态隐喻可将其所表达的意义明晰化,如下例:
(6a)It is certain that he is at work.
(6b) I am sure that he is at work..
三是可用隐喻方式来表达“责任”。如:
(7a) It is important/vital that he goes to school.
(7b) It is (strongly) required that Tom goes to school.
四是情态隐喻可以表达主观情态意义和客观情态意义。例如:
(8a) I think Tom is a good boy.
(8b) In my opinion,Tom is a good boy.
(8c) I am sure we should go there.
以上三个例句明确地表示出评价的来源,即说话人从主观上对命题进行臆测以及说话人的主观态度。然而,多数情况下,情态隐喻所要表达的是客观情态意义,说话者往往隐藏了自己的观点,使话语看起来更为客观和自然,例如:
(9a) You are supposed to complete your own work.
(9b) You are obliged to return before this month.
(9c) There is a probability that Tom will go to school.
(9d) There is a certainty that Tom will go to school on Monday.
在 (9a) 和 (9b) 中使用了动词词组复合体 “be supposed to” 和 “be obliged to” 使受话人感到发话人所施加的压力源自其他途径,并非与说话人有关,由此表现出客观性。在 (9c) 和 (9d) 中,名物化的“probability” 和 “certainty” 明显消解了说话人的“介入性”,使可能性独立于发话人之外,使受话人感觉到发话人是依赖客观事实的可能性而不是发话人自己的主观想象做出的评判(彭兵转 2011:76-80)。
由于情态的分类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力动态”模型对情态表现形式的解释力也并非强大,因而对情态的研究呈多维态势。再由于英语情态表达和汉语情态表达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即在同样的语法条件下,具有相同情态意义的英语和汉语其情态的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因此,英语情态的处理方式极为复杂。借助“力动态” 模型对推测性情态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情态助动词以及非情态助动词的选择性使用,也希冀为译界对情态助动词和非情态助动词的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更希望为认知语义学研究丰富新的内涵。
Achard,Michel,1996.French modals and speaker control[A].In Goldberg,Adele (ed.),ConceptualStructure,DiscourseandLanguage.Stanford[C].CA.: CSL & I.
Bybee,John L.,Revere D.Perkins & William Pagliuca 1994.TheEvolutionofGrammar:Tense,Aspect,andModalityintheWorldIinguistic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auconnier,G.Mental,1985/1994.Space:AspectsofMeaningConstructioninNaturalLanguage[M].Cambridge,MA: MIT Press.
Jackendoff,Ray,1990.SemanticStructures.[M].Cambridge,MA: MIT Press.
Johnson Mark.1987.TheBodyintheMind:TheBodilyBasisofMeaning,Imaginationand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colas Gisborne.2007.Dynamic modality.SKASEJournalofTheoreticalLinguistics[J].Vol.4/2:44-61.
Palmer,F.R.,2001MoodandModality(2nded.).[M].Cambridge:CUP.
Pinker Steven.1997.HowtheMindWorks[M].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Radden Günter & René Dirven.2007.CognitiveEnglishGrammar[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Saeed,John I.1997.Semantics[M].Blackwell Pub.
Sweetser,Eve.1990.FromEtymologytoPragmatics:MetaphoricalandCulturalAspectsofSemanticStructure[M].Cambridge: CUP.
Talmy,Leonard.1985,Force Dynamics as a generalization over causative In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J].CognitiveScience(2): 67-85.
Talmy,Leonard.2000,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ConceptStructuringSystemsVolumeI[M].Cambridge:MIT Press.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 Richard,B. Dasher,2002.RegularityinSemanticChange[M].Cambridge:CUP.
Vandenberghe,Wim,2002InstigativeSetting-Constructions:ForceDynamicResearchon‘New’TypesofAgencyInLeuvenseBijdragen[M].Institut voor Dialectlologie.
李杰、钟永平,2002,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1):9-14。
彭兵转,2011,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J],《外语学刊》(3):76-80。
彭利贞,2007,《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束定芳,2008,《认知语义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朱永生,1994,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J],《外国语》(1):8-13。
(尹 付: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