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技能大赛倒逼高职英语教改:从“公共”到“职业”

2014-05-26 01:00刘晰
外语与翻译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课程大赛

刘晰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项重大的制度设计和创新,已然成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抓手”。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早在2004年就已开始,自2011年以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被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列之中,从比赛宗旨、内容和评判机制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教学成果展示、检验和交流的有效平台。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主要考核参赛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素养,要求选手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关心职业领域、社会和经济的热点问题。大赛越来越突出“职场实用口语”的特色,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标”,大赛起到积极的启示与引领作用,与英语教学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在课程改革方面已经逐步深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基础课程的改革却稍显滞后。传统观念认为基础课程是通识性素质培养课程,其时效性、变化性并不是很明显,由此产生了基础课程改革的惰性,造成基础课程孤立于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之外。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以英语课程为例,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素质以外,更应该关注学生英语应用型技能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教学也应该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每个专业与其依托的行业对英语的要求都不一样,如何将英语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使英语课程教学体现专业能力培养特色,真正成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表1 近3年英语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与流程

二、大赛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契合点

从表1可以看出,英语技能大赛是一场复合型竞赛,考察了学生的现场描述能力、对话能力、辩论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大赛中的考核内容也都是与行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主题,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商务谈判和旅游等方面的知识,接近于实践模拟,反映了学生在处理与将来岗位需求相关领域问题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008年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做了新规定: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语言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口头和书面交流[1]。真正体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职业性、实用性与针对性。可见,大赛的赛项设计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指出的教学目标与改革方向相契合。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的日臻成熟,大赛也基本实现了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到大赛的赛项设计、组织与命题中,确保了赛项来源于生产实际,拉近了高职英语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距离,这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落实,也促使高职英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技能的要求,调整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实训内容,使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达到零距离的“契合”。这也符合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高职英语教学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做一体的英语教学体系[2]。

三、大赛倒逼作用下从“公共”到“职业”的转型

(一)从“公共”到“职业”的转型

评价功能和导向功能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两大重要功能。英语技能大赛客观评价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引领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在英语技能大赛的导向性作用下,高职英语教学应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联系岗位实际,注入职业要素与实践要素,实现从公用英语向职业英语(ESP)的转型。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与学科相关联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3]。ESP的教学初衷是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职业素质。公共英语向 ESP转变,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与当前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相吻合,也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倒逼作用下的转型途径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对当前高职教育中高素质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合理评价与选拔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参考价值,也成为高职英语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作为学校应该重视大赛在教学体系中所起的倒逼作用,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1. 以大赛为“抓手”,改革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为了顺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英语教师应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语言知识讲解为中心的基本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难点在于将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衔接,而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包括所有专业,不同专业对应不同的行业和岗位,每个行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节、工作对象各不相同,这需要围绕专业工作过程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造,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英语课程教学。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英语基本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才具有专业层面的意义,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英语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听说领先,重在应用”的教学原则,基于这一原则,高职英语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亲身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中综合运用“模拟实情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并根据能力目标建立学生能力本位教学观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行业活动模拟,以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2. 以大赛为“坐标”,更动原有课程设置

大赛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英语技能大赛的赛项设计是在对相关的用人单位调研后开发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大赛为“坐标”,以大赛的理念为指导,从大赛中寻找企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在保证学习者获得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与行业英语有机结合,与职业所需相结合。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要改革为“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升其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学院还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与特点来选择相应的行业技能,从而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 以大赛为“杠杆”,撬动英语实训方式改革

大赛考察了学生在职场中熟练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实训环节,在教学中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出发点,确定从事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模仿英语技能大赛,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设置不同的实训任务,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这种竞赛式的教学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恰当地安排理论与实训的教学比例,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在工作交流与职场交际中的英语能力。实训要体现出专业差异,教师除了利用英语教材中的职教模块,让学生掌握一般日常交际的交际能力,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会看懂英文财务报表,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熟练运用英语处理会议安排、合同签订等方面事宜,旅游专业学生可以完成用英语导游、接待外宾等等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针对行业、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依据企业流程、典型工作任务和场景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现实工作中的真实选材、行业和职业活动中的真实语料,这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当然,这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授班级的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的就业行业保持关注,不断更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英语教学材料。

4. 以大赛为“平台”,密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短板”,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高职英语教学长期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英语技能大赛在赛题上尽量模拟职场工作任务,也趋向于邀请企业的一线专家做评委。为了让大赛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大赛的主办方经常在赛场旁边搭台设立招聘现场,企业和竞赛选手可以现场签订服务协议。为了践行校企合作的理念,改革高职英语课程教学,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走校企合作之路。首先,学校可以选派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规范,学习行业新理念与新要求,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其次,学院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来校做交流教学,让学生了解前沿的行业知识。再次,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工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设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高度结合。

5. 以大赛为“契机”,建立多元、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痕迹过重,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停留在期末书面测试方面,其考核内容依旧停留在知识性的考核。学生平时的英语学习基本是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禁锢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检验不了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英语技能大赛为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指挥棒和方向标。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 Allright曾经说过:“语言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交际。”[4]为了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步伐,高职英语课程应该以大赛为“契机”,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模式,摒弃过去单一的、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阶段性与日常性相结合及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评价体系,突出听说能力的考察,强化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督和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大赛为“助推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能力教学技能大赛反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它也促进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新技能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正如史文生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一书中指出:“技能竞赛的举办,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进一步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5]高职英语教师通过对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和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捕捉指导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转化为教学项目加以推广,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教学体系。大赛也提供了高职英语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也为专业技能教学丰富了内容,确保了职业技能教学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培养出符合现代化企业要求的优秀语言人才。

四、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的目标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从而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课程建设、改革实训方式、变更评价机制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起到“倒逼”作用,引领着高职英语教改沿着 “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的方向实现从“公共”到“职业”的转身。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2008.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3]Hutchinson T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Allright R.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cation Practice[A]. Brumfit,B.J. and Johnson K.(eds),1998.

[5]史文生.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课程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渊源及实现途径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