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岚
户思社的《翻译学教程》一书以开阔的视野和跨学科的视角对翻译学科框架体系内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多个维度对“什么是翻译学”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反映了翻译学科最新进展。全书共分八章,现择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翻译学教程》前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中西翻译传统研究以及外国文学在中国和中国文学在国外的译介。作者在分析的视角、内容的编排、译例的选用和译史的铺陈等方面推陈出新,体现了作者研究的新思路。
第一章简介了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和20世纪以前的西方译论,“以历史时期为暗线,以翻译理论研究为明线”(户思社 2011:3),分析了20世纪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历经语言学、文化学和社会学视角转换发展的过程。第二章回顾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现代转型;对比了中国翻译研究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举例说明其对西方翻译理论的接受并评价了引进的过程;详细介绍了中国现代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哲学模式及多元模式的并存状况;最后在回顾中国翻译学建设过程的基础上对中国翻译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是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中国文学在国外的译介。作者在这两章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前者是历时研究,后者是共时研究基础上的历时研究。第三章从中国翻译文学的开端佛经文学讲起,回顾了外国文学在我国近代以前、近代和现当代的交流、影响和接受的历史。既有以作品为视角的论述,如对莎士比亚作品、林译小说、国外侦探小说和雨果小说的译介,也有以翻译家为视角的论述,如鲁迅、胡适、朱生豪等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第四章介绍了中国三种古典文学形式(诗歌、小说和戏剧)和现当代文学在国外的译介与影响。
教程后四章是其他翻译教材较少涉及的内容,以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双语语料库翻译和翻译教学的问题,跳出了一般翻译教材的藩篱,赋予教材新的内容。
第五章是双语语料库视角下的翻译研究。首先回顾了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的建立过程和历史意义,概述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内容:对翻译共性、译者文体、翻译过程和翻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后两节详细论述了语料库翻译研究在翻译共性研究和译者文体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反思。
第六章介绍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论述。理论介绍由表及里:从文化的概念、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概念、中西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翻译的沟通功能、译者的身份、传播的伦理观一直论及译者的责任意识;实践举例简明扼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人名、地名、俗语、小说和戏剧翻译各举数例。最后解读了文化负迁移现象并分析了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局限性。
全球化视角下的网络翻译研究是第七章的内容。作者总结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翻译行业的根本性变化:翻译过程民主化、客体全球化、模式合作化和行业产业化,并就每一个变化进行详细论述、举例分析。世界文学语境下的网络翻译不仅催生了通俗文学,更在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产生影响。作者也对网络翻译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英语成为“新巴别主义”的硬伤、译介学的研究意义被消解、电脑屏幕成为译者唯一的地平线等。
第八章聚焦教育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作者探讨了翻译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教学观、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列举翻译教学观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到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观的发展历程,主张“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观;介绍翻译人才培养的自然观、要素观、最简观和认知观,揭示翻译的本质属性及主要内涵;以教学模式的建构为取向,从理论基础、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效果评价五个维度阐释项目型翻译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特征以及构型。
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教材,内容的新颖程度都是其生命线,因为读者总是从更新的材料中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在论述西方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时,列举了20世纪末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学者借鉴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在尝试构建“翻译社会学”连贯理论框架及其概念化上做出的贡献,介绍详尽,体现了学科视角转换的最新进展。
其次,该书注重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视角。翻译研究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本书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研究者充分运用译介学理论研究翻译作品在文化中的相互译介的实例。在第四章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国外的译介时,作者提出“除译文质量这一决定性因素之外,接受环境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254),并以中国“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在美国的接受为例进行论证。第五章即是语料库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虽然语料库翻译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但由于“该范式将译学研究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和文化研究范式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了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变革,既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译学研究的内涵”(胡开宝 2012:59)。教育学也是作者跨学科翻译研究的视角之一。如第八章作者回顾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观时,结合建构主义认知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核心原则等观点进行说明,是二语习得理论与翻译教学研究有机结合的范例。除此之外,作者还以跨文化交际、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作为观测点,论及翻译学的新发展。
最后,该书恪守教材介绍和启发的本色,介绍国内外相关流派及其代表学者的观点和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交锋过程,启发读者的思考。该书在叙述翻译流派和观点争鸣时,态度不偏不倚。例如介绍中国翻译文学的开端时,作者列举了两种观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翻译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因佛典所具有的明显文学性质,所以,佛典翻译可视为中国翻译文学之始”(135);也有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始于近代,因为翻译佛经中虽有文学因素,但佛经本身并不是文学”(135)。作者在介绍这两种观点后评价道,“无论如何,佛经翻译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学吸纳外来文化的开端,其对中国翻译文学的发展的确产生过明显的影响”(135)。至于哪种观点更为可取,作者没有多作评论,将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
作为译学研究的后学,笔者想对该教材的内容和细节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教材对现当代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相互译介的介绍稍显不足。在第三章,作者列举五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的得奖情况,并总结了当代外国文学翻译的特点和问题。依笔者浅见,该奖项确实影响甚大,但我国近年来在外译文学上的成就并非这五届奖项(第五届空缺,获奖实为四届)所能概括。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国当代文学(主要是小说)在国外的翻译概况,并简论接受环境对翻译文学传播的影响。作者如能以其中一位作家(如莫言、韩少功等)及其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为例进行详解,整个章节的内容会更显丰满和完备。
其次,应用翻译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本书中关注稍少。纵观本书的内容,除翻译史、语料库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外,作者关注的重点还是文学翻译:文学作品的译介、跨文学交际翻译和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等。应用翻译研究因其紧扣时代、贴近现实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能更多地收入应用翻译研究与教学相关内容,本教材将更为完善。
最后,书中提到的人名和书名的翻译不够统一。由于该书每个章节的负责人不同,对一些人名及其作品名称的翻译也不尽相同。如André Lefevere的同一部著作在书中有两个译名:《翻译、改写与文学名声的操控》(66)和《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309);而Lefevere本人在书中的译名则多达四个:勒弗菲尔(55)、列夫维尔(112)、勒菲维尔(134页)和勒费弗尔(309)。为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教材对人名和书名的翻译实应统一。
户思社,2011,《翻译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开宝,2012,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J],《外国语》(5):59—70。
(蓝 岚: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