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阳,孙建波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先锋,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的科研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研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三项重要职能之一,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已经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1]。科学研究能力强的高校,综合办学实力也强。而这一切都要靠人,即高校教师逐步实现,教师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
高校教师与其他行业参与科研的人员相比较,具有身份不唯一、科研要求高、科研范围广、科研任务重的特点,对组织机构目标的实现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高校教师在学科科研活动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主体地位、客体地位、平等地位三方面,作用可以表现为主导作用、推动作用和改进作用。
1. 主体地位
首先,高校教师是科研活动开展的主力军。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科研工作的主体。高校的教育过程要依靠教师的劳动来实现,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从选择科研方向、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工作、到科研成果的总结和.鉴定,都是教师的个体行为或团队行为。
其次,高校教师是学校科研规章的制定者、践行者和执行者。教师是高校的主体,也是学校的主人翁之一。高校科研制度的建设是以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鼓励科研成果的产出,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为目标,势必需要高校全体教师的全程参与,高效率地执行和全方位地监督。
2. 客体地位
高校教师又是科研规章的被测试者与广泛受众。高校在广泛征求了全校意见、充分讨论和酝酿之后,才能制定出一系列的科研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一旦制定,也必将适用于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全体教职工都必须遵照执行。全体教师将是这些制度具体考量、测评的对象。
3. 平等地位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都要遵照统一的科研制度;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均一视同仁,暴露在阳光下;高校教师都是同一科研评价制度的适用者、同一科研奖励制度的受益者、同一科研惩罚制度的受罚者。
1. 主导作用
高校科研活动由高校教师主导规划。由全体教师建言献策,由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整个具体学校的科研工作。这其中也许具体干事的人多做些,关注多些,但无疑整个教师群体掌握着学校科研发展的主导权。
2. 推动作用
高校科研制度由高校教师推动执行。整个高校科研能力的强弱和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和群众层的呼吁程度紧密相关,他们都是学校的建设者,只不过是岗位不同。每位教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推动着学校的发展。无论是部级、厅级、处级、科级、干事级的教师,都在为学校谋发展。
3. 改进作用
高校科研弊端由高校教师自主改进。高校可根据学校发展进程和具体规划对科研的需要,对学校的科研规章制度和规划进行调整、改进。分层次制定针对不同级别科研成果和相应教师的不同奖励。对于特别重大的科研成果要给予重大奖励。对于多年不出成果的教师,给予谨慎处罚,如扣款或调整岗位等。
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这就对新时期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科研活动又具有涉及面广,服务对象多,适用途径宽等特点,据此,从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研究对象、项目来源、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载体来分析其范畴。
第一,研究对象的范畴。① 按照学科分类:按大学科分类,如理学科、文学科、工学科;按小学科分类,如教育学、医学、文学、军事学、艺术学等。② 按照研究成果服务的对象分类,包括教学科研、社会问题研究、企业技术需求等。③按项目类别分类,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
第二,项目来源的范畴。① 按是否从政府部门获得项目分为:政府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和协会课题等。② 按政府组织部门隶属关系分: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等。
第三,研究方法的范畴。如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①调查研究法:采用实地调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设计调查问卷,辅之以现场观察、询问、座谈等。② 比较研究法:根据特定维度,考察异同,探求规律。③ 案例研究法:分别选取案例,分析现状,发现问题。④ 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章、论著、文件、档案、图片、表格、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形成理论观点的过程。
第四,研究内容的范畴。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块来分类。宏观: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从大的方面关注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以及有关国家发展和前进方向的重大议题和科技攻关项目。中观:办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办学规律、教学法、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微观:专业知识、学科知识等有关每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五,研究载体的范畴。① 学术论文。根据论文登载期刊的不同,可分为 SCI、EI、SSCI、A&HCI、CSSCI检索等检索类期刊论文,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省级期刊论文等。② 研究报告。用于政府的决策咨询、专项调查等。③ 专著、译著、编著和教材等。根据合作范围的大小和科研能力的强弱,可将科研成果以书的形式出版。④ 专利等专项研究。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项重要职能决定了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满足教师个人知识更新、教师素养的提高需要,同时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学生培养的要求,服务于学校目标的实现[2]。进而,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特点可以从学校宏观层面、教师个体层面与消极层面来概括。
1. 面向全体教师
随着科教兴国政策的不断落实,科研被提到高校办学的一个新高度,出现了全民搞科研的现象,极具普及性。高校科研之风兴盛,每名教师都要力争会做科研,能做课题,写好文章,显示水平。
2. 科研教学相长
科研是促进知识更新、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科研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材的编写、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教材的知识内容往往与最新的科技进步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那些不断从事科研的教师,才能敏锐地把握当今科技进步的前沿,从而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探讨,相互启发,不断创新,从而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通过参加科研工作,优化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术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体化教学思想得以深入贯彻。
3. 保障条件优秀
① 图书资料丰富。高校具有便利的研究条件,教师类书籍、期刊种类繁多,同时依托中国期刊网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地满足科研活动的开展。② 单位支持。高校出台相关科研政策给予配套经费和设备保证。③ 研究条件充分。“人”,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和组建的团队;“地方”,有专门的实验室;“钱”,有专门形成制度的经费保障。④ 科研平台搭建。高校的一些优势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后,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惯性,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家和带头人,组建了科研团队,为一些项目的审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 学术交流畅通。高校是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赖以生存的平台,没有学校整体的存在也就没有教师个体的凸显。
4. 团队合作加强
很多高校推广团队建设,批准建设的科研团队,在经费和人力资源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科研人员组成合力才能做出大的研究成果。开动众人的智慧才能结出成熟的果实。很多大的科技攻关项目,决不是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有时甚至需要很多团队的精诚合作。
5. 组织管理到位
每所高校基本都设有科研处、科技处等专门负责科研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中期考核、结题审查等环节的部门,有精通业务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科研工作,为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免费咨询和贴心服务。学校给政策、给经费,保证实现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成功。
1. 成长周期不定
一名教师从刚入职成长为所在学科的专业人员是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努力的。天资聪颖而且后天也很努力的教师,几年时间便可成长为所在学科的专家,而一些学习不得法的教师也许很多年都默默无闻。所谓十年磨一剑,有人能磨成一把名剑,有人却仍然停滞在普通剑模阶段。
2. 科研水平存在差异
① 科研水平层次不齐。高校教师中,科研水平有比较高的,也有水平很低的,总体上与其职称高低有一定正相关性。正高的科研水平是公认的,因为评选正高时,是经历了层层选拔才当选的。② 个体差异明显。有些后来居上者,如很年轻的博士,科研水平已是鹤立鸡群。有些教师的研究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的问题无创新、观点不新颖,科技成果转化少。
1. 脉冲现象
高校由于职称评定时必须要具备相应要求的科研成果,便随之出现了脉冲现象。评职称之前一两年成果突然增多,职称评上之后一两年、两三年又没有成果。毕竟职称是和工资、绩效相挂钩的。
2. 浮躁之风蔓延
教师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或者是繁琐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又要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工作量或者为了职称而“做科研”“出成果”,浮躁、敷衍、不认真等态度也就出现了。
3. 唯科研是从
学校评价一名教师时,过多关注了科研,以致于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如教学被看轻了,管理被忽视了,科研被摆到了无比崇高的位置,学术地位决定了一名教师的行政地位,出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倾向,这对于大部分科研做的不好的教师来说,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3]。
[1]王弘颖,顾晓燕.Z理论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型教师管理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8):39-41.
[2]张蓬.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前沿,2012(1):156-157.
[3]赵波,张志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生涯发展对策[J].江苏高教,2012(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