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庾信,由南入北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战乱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倪璠《注释庾集题辞》)的文学成果。他的文学成就,彰显着南北文化融合的大好前景。本文从庾信的生平经历入手,探究他的文学创作及创新,着重考察庾信对北魏文化大融合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庾信 文学创作 文化融合
一、庾信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他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又是唐代新诗的奠基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的作用。庾信生于政权频繁更迭的大时代,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他在南朝度过的前期生活,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他的《哀江南赋》中描述为“五十年中,江表无事”。然而他怀着亡国之痛,乡关之思,隐逸之念,在北朝走完了他羞愧、痛苦的半生。庾信在这样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下不自觉地充当了南北朝文化交融的使者。
二、庾信的文学创作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诗歌和辞赋。庾信的创作以42岁作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期。早期宫体诗成就最高,与徐陵并称为“徐庾体”,其思想内容轻浅单薄,并没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庾信在格律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乌夜啼》七言八句,声调铿锵,基本符合律诗的平仄,为后世格律诗的产生作铺垫。明杨慎指出“庾信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升庵诗话》卷三)。
(一)庾信诗赋创作成就
庾信早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是宫体诗,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他在梁时的作品,特别是19至36岁在东宫任职期间的诗赋,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基本上跳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比较有名的是《和咏舞》《奉和山池》《七夕》等。
在庾信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其实是其后期的赋作。前期的赋作不免多了些靡靡之音,而后期的赋作更是多了对人生的思考。后期的赋现存八篇,其中以《枯树赋》《哀江南赋》最为有名。《枯树赋》虽托言咏物,但实际上则是以物喻志,借咏物以抒其家国之思。另外,《哀江南赋》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赋,作者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惋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二)创作风格的转变
庾信的文风在南朝以绮靡为主,但已显露北方苍凉之气。进入北朝之后形成刚健苍凉的风格,但仍带有南方绮艳的痕迹。庾信将南方的形式、自我的情感、北方的粗犷风格相融合,形成写实性与抒情性交融的“庾信体”。且南北两朝都有清新自然之色,这两种文风交融在一起,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庾信在南朝的诗赋大都带有宫廷的绮靡之气,如《奉和山池》《和咏舞》《春赋》等。风格绮艳,内容轻薄,反映了南朝贵族文人精神的空虚和醉生梦死的腐败生活。后庾信出使东魏,沿途留下《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入彭城馆》等一系列诗作,已显示典正之美,苍凉之气。庾信后期的创作多抒发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愁、思乡之愁,具有清新之色。他入北之后视野从宫廷生活转向现实人生,对梁王朝的盛衰兴亡有了清醒的认识与思考;他的情感从空虚苍白变为忧愤抑郁,充满亡国之痛,仕北之痛;他的创作从南方宫廷转向北方土地。变迁的时代和痛苦的遭遇,造就了南北朝文学的顶峰人物庾信。如《拟咏怀》《伤心赋》《哀江南赋》等皆是庾信抒发悲情之作。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也就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
(三)作品融入北方意象
《文学理论教程》[1]中曾解释“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笔者认为庾信将一系列北方特有意象融入到诗赋作品中正是特殊的文学形象的创造。如庾信入北之后的创作题材大都有关羁旅、乡关、边塞、隐逸、田园等,意象多以孤鸟、枯树为主,而“秋”这个意象成为庾信创作的一大特色。庾信“秋”的意象正是庾信创作中的感性形象表达。庾信的秋景作品,有的体现在诗的标题上,有的虽不明言写秋,但处处表现秋:“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拟咏怀》其十一),“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拟咏怀》二十六)。庾信通过秋这个意象,既展示自己入北的经历心态又表现动荡不安的外在背景。这是庾信对世界独特的观察力、感悟力、审美力的综合表现。
飞鸟意象如雁、鹤、鸳鸯等。雁具有思归群居、来往南北等特点。庾信借这些孤雁来表现自己独处北国的寂寞、荒凉。庾信笔下的雁多失群,孤独,如“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秋夜望单飞燕》)。庾信也着力描写黄鹤和鸳鸯,“青田松上一黄鹤,相思树下两鸳鸯”(《代人伤往》)。作者将黄鹤的孤独与鸳鸯的成双形成对比,表现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这些意象都是庾信处于北方时创作出来的,不同于南方事物的清新,往往蕴含作者深刻的情感,更体现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北方意象的加入使得庾信的作品更富有韵味,使人回味无穷,读来不觉泪湿满襟。
三、庾信对北魏文化融合的作用
(一)由南入北的使者身份促进北魏文化融合
《北史·文苑传》概括地指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这是南北文风差异的基本情况。不过,在南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等途径,导致人才交流与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融——南朝文学的“贵于清绮”和北朝文学的“重乎气质”的特质融合形成“文质彬彬”。南北使臣的外交活动,在南北文学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庾信为代表的入北之南朝士人所倡导、传播的南朝先进的汉族文明,使北方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于语言上都日益与汉族合而为一,与汉族特别是南朝汉族的关系已由原来的激烈对抗逐渐转向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已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庾信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臣曾先后出使东魏和西魏。公元545年,33岁的庾信出任通直散骑常侍,东魏派使来梁,梁朝便遣庾信等人回访东魏。庾信在出使东魏的途中留下许多诗文:《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入彭城馆》等。这次东魏之行,对庾信来说是意义非凡。首先,他作为南朝杰出文员被派出访北朝,表明他在南朝的政治地位。其次,他这次入北,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开拓了视野。最后,在交流中庾信结识了一些东魏名人和使者,扩大了政治、文化的影响,直接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融。公元554年,庾信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被西魏所灭,江陵沦陷,庾信被迫羁留长安,《周书·庾信传》作“遂留长安”。后庾信出仕西魏、北周,在北朝历经两朝五帝,终生没有回过南朝。在南北交融中作用最大的就是迁入北方的文士。宇文氏政权注重任用南人,不惜强留。庾信、王褒这类人物被强留北方,终身未归,这是分裂时代才有的特殊人生。
(二)教化政策促进北魏文化融合
庾信不仅在文学领域为鲜卑族汉化,为南北民族文化融合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其他途径发挥了他的教化作用,不失时机地向北周君臣百姓大力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尽其教育胡族而汉化之历史使命。例如:庾信借为北周朝廷撰写郊庙歌辞和诗文,极力主张加强教化,倡导仁义忠信,“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仁义之财不匾,忠信之礼无繁”(《燕射歌辞·羽调曲》),逐步实现儒家社会政治理想——尧舜之治。庾信身为文坛的巨匠,他用自己高超的创作水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文学家所具备的才能;他身体力行,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为北朝文士树立典范。
另外他重视典籍整理,珍爱国家文化遗产,立志于提高民族整体文化水平。为此,庾信极力劝告北周的统治者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纵观史实,庾信的苦心并没有白费。在他的带领下“刊校经史,叙为《世谱》”,创造出一番文化复兴的迹象。北周统治者宇文氏授予庾信司宗一职,无疑是对庾信为北朝所做贡献的肯定。实质上,北魏在庾信等一些使者的推动下,汉化进程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
(三)文化交往促进北魏文化融合
庾信入北后南北文风有了初步的融合,但皇帝的赏识,贵族公卿的交往使得庾信文学才能在北方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同时也共同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融。
“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北史·庾信传》)在这句话中提及了两个人:赵王和滕王。从文学创作看,庾信和赵王的关系更为密切,反映他和赵王交往的诗作有很多,如《奉和赵王诗》《奉和赵王喜雨诗》等。从诗歌的内容看与早期的宫廷诗有相似的地方,可以看出庾信将南方绮丽的文风注入北方的诗歌创作之中。庾信写给滕王的诗无法考证,但他写给滕王的文章现存有四篇:《谢滕王赍巾启》《谢滕王赍马启》《谢滕王赍猪启》《谢滕王集序启》。从这些文章看,庾信与赵王、腾王的交往既频繁又密切,不仅是文化上的交流还有生活上的交流。
庾信和他们的交往在文化活动中自觉地担当起了推进文化交融的历史任务。他们以文人和贵族的身份消除了南北文化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在彼此的交往中他们不断吸收对方文化的特点,改变自己的固有思想,从客观上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为开启隋唐文学新时代做表率。他们的交往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学背景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南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起推进作用。
四、结语
本文研究从庾信的生平经历入手,探究他的文学创作及创新,着重考察庾信对北魏文化大融合的积极作用。从文学创作这一角度探究庾信对北魏时期文化大融合的作用,有利于全方位、立体化了解北魏这个时期以及庾信这个生动的人物。将庾信置于北魏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我们可以目睹庾信作为一个作家所作出的贡献,更钦佩他在汉族文化和北方民族文化交融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指导老师:司马周)
注释: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第223页。
参考文献:
[1][唐]李延寿.北史·庾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刘思刚,刘长春.庾信:南北民族文化融合中的“文化特使”[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3]姜必任.庾信对北朝文化环境的接受[J].文学遗产,2001,(5).
[4]吉定.庾信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赵琳琳.跨踰南北 清新老成——地域文化视野中的庾信诗[D].华侨大学,2008.
[5]张喜贵.地域文化与庾信刨作之关系[J].船山学刊,2010,(1).
[6]郭鹏.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与策动[J].民俗文学研究,2010,(4).
[7]胡政.论庾信入北后创作中的意象[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27).
(何莘茹 江苏常州 江苏理工学院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