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昌梅
[摘 要] 主体性是学生接受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没有主体性的参与,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会缺乏实际意义,且难以利用所学处理生活中的难题.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当秉承新课改所提倡的主体性教学理念,重新厘清师生关系,利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体性;关系;思考;探究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主体性教育,将学生从自然人逐渐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体意识和个性追求的“社会人”,而初中数学是源于人类对生活难题的诉求,又希望借此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课程,如果没有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精神和意识,那初中数学的种种教学行为将失去精神的依托和价值的支撑.
角色重建:厘清主体性关系
主体性的缺失一直是困扰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症结,数学课堂成为教师一次次的演说场所,学生学到的只是没有精神和实际意义的数学经验和文本知识. 在这种教育现象下,学生几乎失去了自身潜在的创造精神和数学个性,主体性意识也慢慢被“奴化”、被侵蚀,成为依赖教师意志的附属物. 所以,初中数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回归,最为核心的任务便是厘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关系,让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得到最为科学和充分的体现.
例如,教学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一)”时,如果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独特个性,忽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能力,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有理数乘法的一般步骤”直截了当地在导入环节抛给学生,之后再以堆积的练习来灌输本课的知识点,期望学生能够有“豁然开朗”的学习体会的话,我们只能说,这只是一种愚蠢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更是一种亵渎人性的教学乱象. 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在备课阶段就应心怀学生,将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放在教学设计的第一位,始终将自己看成“有理数乘法”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如为了帮助学生探索“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案例,让学生在观察、计算、分析和归纳中慢慢接近有理数乘法法则,完全以学生的需要和行动为核心,具体可以如下开展教学.
2×3?摇?摇 -2×3?摇 ?摇 2×(-3)?摇
-2×(-3)?摇 -2×0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五道题,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和知识就在这几道题中,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经过了认真的预习,现在就让老师看看你们能不能正确地算出这几道题.
经过预习的学生基本能够明白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进行正确计算.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能准确地算出来,可见,同学们都有经历认真的预习,如果能够保持这个习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将数学学得更好.
师:现在,老师再请大家观察这些题目,并思考,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或结论.
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并结合预习,很多学生能够说出其中所隐含的关于“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算程序、运算规律以及运算特征,如在计算时要先观察它们的符号,又如,0乘任何有理数都为0等.
反思?摇 整个教学片断丝毫看不到教师“强行教学”的身影,体现出来的都是教师的循循善诱,以及学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显现,对于“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程序以及注意点,学生也能基本了解.
独立思考:创造自由性空间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必须具备充足的自由空间,具备可供学生活动和思考的愉悦环境. 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要致力于各种有利于学生产生数学思考,引发对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情境,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的条件下自主学习,以及思考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内涵.
例如,教学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矩形(一)”时,本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矩形的基本性质,如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并能够利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创设实图观察和探究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交流和归纳,得出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后,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精神,为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设置了一道实际问题,一来是为了训练学生对矩形性质形成过程的认知,二来是为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产生新的认识和火花.
如图1所示,有一个矩形花圃ABCD,已知AC与BD相交于点O,∠COD=60°,OC=10 m,BC=2CD,这个花圃的面积为多少?
分析?摇 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看到题目的很多条件都与矩形的对角线有关,因此,学生便能由“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性质”得到OC=OA=OD=10 m,再加上∠COD=60°,便可得△OCD为等边三角形,从而知道CD以及BC的长度,矩形花圃的面积随即可求.
解答?摇 因为此花圃为矩形,所以对角线AC与BD相等且平分,即AC=BD,OC=OA=OB=OD. 因为∠COD=60°,所以三角形OCD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CD=OC. 又因为OC=10 m,所以CD=10 m. 由BC=2CD可得BC=20 m. 所以矩形花圃ABCD的面积S=BC×CD=20×10=200 m2.
师:我们在这道题中用到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性质,从而知道OA=OC=OB=OD,即AC=2OB=2OD,那请同学们再仔细思考,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生陷入思考,但很多学生由于定式思维的限制,始终没能跳出“矩形”这个方框,因此,教师又给予了一定的提示.
师:在三角形ABC中,结合这些条件,我们能发现什么?
此时,生观察到三角形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结合AC=2OB,OB为三角形ABC斜边的中线,由此学生得出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一半”的结论.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但是是不是每一个矩形都存在这样的性质呢?同学们可以利用刚刚我们学习的矩形,再次进行思考和探索,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这样的规律.
……?摇?摇
反思?摇 这道题是为了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矩形的性质2”进行解题,并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而且能够利用这些基本的矩形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因此,教师在呈现这道例题后,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用什么方法、里面隐藏着什么知识,或者直接将解题思路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解题意志进行机械训练.
主动探究:培育自主性能力
主体性能力的核心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和精神上,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必须依靠学生的探究实践来完成,应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接近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发现基本的数学规律和经验、增强自我的效能意识.
例如,教学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这一知识板块时,为了让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有一个更加直观和亲近的体会,也为了帮助学生制造更多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情境,教师结合实际问题,并渗透学生学过的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设计了一些可供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任务. 如利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拱桥”来设计探究任务,直观形象,富有生活气息,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还能焕发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积极性,具体如下.
有这样一个石拱桥,呈抛物线形状,它的横截面如图2所示,已知当水面AB的长度为8 m时,洞顶与水面的距离刚好为16 m,假设有一点F,它离水面5 m,ED的长度是否会超过4 m呢?
分析?摇 这是一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探究问题,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探索这方面的问题,增强对“二次函数”以及“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理解. 学生通过探究,可将水面距离AB设为抛物线的x轴,将洞顶顶点与水面距离AB中点的连线设为y轴,由此建立直角坐标系,再联合学过的“二次函数”有关知识,探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建立. 由AB=8 m可得点A与点B的坐标,再结合顶点O便可求出解析式. 最后,学生通过问题条件,可自然解答本题.
总之,初中数学虽然只是数学教学领域的一块底色,但对于初中生来讲,初中数学课程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门最为严谨和复杂的科学课程. 而且初中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教师而施行的,更不是为了某一个学生而开展的特殊福利,其是为了帮助全体学生养成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如果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参与,那这种核心价值追求将失去意义,初中数学教学也将失去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