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良”、“劣”互通以构建有效教学

2014-03-17 03:58徐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徐伟

摘要:众所周知,良构问题常出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中、课后的习题中,而劣构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具有目标不明确、结果不唯一等特点。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能用信息技术工具来支持其他学科学习、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学生,因此探究良构与劣构问题在当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有意义的。本文从厘清概念入手,就如何展开“良”、“劣”结合,实现从良构到劣构的情境导向几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对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能将基本知识和技能层层分解的良构领域上,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完成对工具技能常规使用方法的建构,却忽视了实践性和探究性劣构领域。从学的角度出发,多数学生也只停留在力图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的低级学习层面上,远远没有获得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将就如何依据现有教材进行劣构问题的设计,教学时该如何将良构领域与劣构领域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的概念界定及关系

一般来说,一个良构问题只有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而劣构问题则相反,往往会有多种解决方案。对于良构问题的解决,运用一系列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概念、规则、方法和原理就可以了,但课堂中学到的这些“模块化”的知识,学生还不清楚怎样将其运用到劣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只有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情境时,解决良构问题的技能才能得到迁移,而解决劣构问题的训练能促进知识技能在新的情境中迁移。

通常,劣构问题的求解往往会包含对若干具体的良构问题的解决,良构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提供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解决劣构问题的启发。

● 良构问题转化为劣构问题是有效的

1.案例

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姓名为例,参考课本内容,制作艺术字标题,随后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讲解操作步骤。接着,教师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一些艺术字,找出这些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当学生根据问题完成对“艺术字工具栏”的自主探究后,教师又提供一些黑板报的模板,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模板,用艺术字将里面的标题设计好。

2.分析

采用情境教学、自主探索、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这一思路很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在设计问题的环节中仅仅从修改调整艺术字这个基本技能的角度出发,却脱离了生活实际,单纯地让学生对看似结构不良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学习,掌握对艺术字的修改,显得苍白而缺乏实用价值。从教学结果看,学生活动有条不紊,反馈的条理也很清晰,学生作品丰富。目标达成了,过程顺利,效果显著。但试问:学生将来对艺术字的应用能力怎样?是否真正掌握了对艺术字的设置?在此,笔者并没有否定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良构问题开展教学,而是更想强调如何将整个设计以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为基点,根据这两种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来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具体的实践,并在实践中经提炼、升华,得以日臻完善。由此,本研究开展了相应的教学试验。列出了良劣互构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环节,以便可以进一步考察信息问题解决学习过程。

● 将元认知问题设计成劣构问题

1.案例

在教学《艺术字标题》一课时,教师先对五年级的27位学生进行测试,以调查学生对艺术字的了解情况。教师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接着,对比出示作品,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或互助的方式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随后,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校标设计的完善方法,其余的同学验证结果,让会操作的学生带动有困难的学生完成任务,鼓励学生进行用艺术字介绍学校的风景或建筑的个性创作。最后,通过网络进行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教学结束后让每个施教对象填写课后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对此课例目标达成度情况。

2.分析

从前测情况来看,施测学生大多不了解艺术字概念,更不用说让他们设置艺术字了,而会使用艺术字设置的学生对具体的艺术字应用也束手无策。教师了解了学情以后便可明确教学目标,这无疑为任务的设计及劣构问题的展开、解决指明了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学校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增强了学生对艺术字设置的理解。学生间的互助合作,为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后的展示环节方便了学生的交流与学习。问卷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同这种教学方法,并且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人水平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有很强的成就感。因此,可以看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 将单元内的综合性问题改造成劣构问题

1.案例

本案例选自浙江省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综合问题是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可以将本单元的劣构问题定义为:制作一个有意义、有创意的演示文稿。其中,创意的标准是自创的、主题明确的、值得纪念的(有意义)、页面布局合适的,单元内所有内容的课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教师首先播放精美的演示文稿以创设情境,确定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做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需要哪些素材?会用到哪些知识和技能?如何设计?接着分析问题,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演示文稿的页面色彩、图文的排版方式、动画效果的设置以及多媒体对象的插入。根据教师的问题,思考初步形成制作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需要哪些步骤,并分析制作的关键要素。组织小组讨论、分工。然后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整理加工信息,小组交流讨论并提出疑惑,确定问题解决方案。最后,学生完成作品,展示成果并互相评价。

2.分析

这样的单元设计有几个特点:①活动来源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②单元中每一课内容都是在为研究制作“回忆录”作品而展开,每个子任务的目的都是为了最终获得(劣构问题求解的)最佳设计方案。③诸多关于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概念及操作技能非常自然地穿插其中,学生是以自身发展为出发点(良构问题作为知识基础或支架),而不是仅为完成任务被动地获取这些知识本身,他们能感受到知识的价值。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 有关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的思考

良构问题的解决为劣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前提条件,劣构问题则是良构问题的综合体现。不管是良构问题还是劣构问题的问题解决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会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彼此没有谁优谁劣的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向东.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及其转化策略[J].科学课,2013(6).

[2]DAVID H. JONASSEN.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上)[J].钟志贤,谢榕琴,译.电化教育研究,2003(10):33-39.

[3]王颖,周于威.基于劣构问题情境的探究式学习过程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