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存英 李林琳
摘 要 研究从儿童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剪纸课程对孤独症儿童西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实践中探究精细动作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剪纸训练中可以锻炼孩子手部力量、手部灵活度、力量的控制、手眼协调、关注力等,对儿童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动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其动作能力自身的发展,更将有助于大脑机能的发展及机能的修复和补偿,促进心理活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孤独症 精细动作 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孤独症的原因,这给孤独症的康复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治疗孤独症基本上都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而精细动作训练作为孤独症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实际摆弄动作,包括手上的捏的动作、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的动作,还有托、扭、拧、撕、推、抓、刮、拨、压、挖、弹、鼓掌、夹、穿、抹、拍、摇。多个领域研究显示,早期精细运动技能的顺利发育和有效发展可能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进而促进认知系统发展。
儿童在剪纸时进行抓、捏、握、伸、屈等手部肌肉精细动作的练习,可以增强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刺激前庭平衡的发展,起到左右脑同时开发的作用。如何利用剪纸这个孩子感兴趣且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活动来进行有效的训练呢?我们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孤独症儿童西西进行剪纸训练,在实践中探究精细动作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的积极作用。
2 个案研究
2.1 研究对象
西西(化名),男,2004年3月14日出生,被诊断为孤独症。该儿童身体发育正常,体重、身高符合同龄儿童的水平,但是没有主动的口语表达。西西只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可以说出一些句子,发音清晰但声音比较小,有时会自言自语。该儿童双手基本可以协调配合,动作模仿能力较好,但是关注力比较差。根据观察该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只对少数事物如食物、儿歌、模型、赛车等表示关注。
2.2 训练原因
在第一次将剪刀呈现在西西面前时,他对剪刀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拿到剪刀之后,西西只是地把剪刀放在地上滑动,拿起来打开然后继续放在地上滑动,如此反复,并且不愿意老师碰他的剪刀。通过这些现象,我们看出剪刀对西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他又不会正确且灵活地使用剪刀。因此,我们决定将剪纸作为突破口,对其进行精细动作训练。
2.3 训练目的
通过剪纸训练,让西西掌握抓、捏、握、伸、屈等手部基本动作技能并且灵活使用剪刀,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关注能力,进而提高西西的思维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2.4 训练形式
采用一对一个别训练的形式。
2.5 注意事项
(1) 训练儿童剪纸时,避免剪刀意外儿童意外受伤;(2) 训练开始时,用较容易剪动的软纸;(3) 训练难度增加应根据儿童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而定;(4) 在孩子训练有所进步时,要适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5) 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偶尔给儿童一定的辅助,有效地避免由于完成不了操作而对训练失去兴趣。
2.6 训练时间
每周5节个别训练课,每节课20分钟,持续2个半月的时间。
2.7 训练过程
阶段1(约2课时)——正确抓握剪刀并较为灵活地开合。
训练开始时,老师将剪刀直接呈现在西西面前,先让他拿在手里随意把玩,如果出现放到地上滑动的情况就及时干预。几分钟以后,老师要求西西把剪刀递给自己。然后,老师将大拇指放进一个剪刀柄环,食指和中指放进另外的一个柄环。演示完毕之后,老师再次将一把剪刀递给孩子,希望西西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正确使用剪刀。西西开始时并不能准确抓握,老师帮助他抓握几次后,他可以正确完成,并且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独自反复将手指伸入到剪刀的柄环之中,还尝试着开合剪刀。老师辅助用手指以及手掌的力量带动开合剪刀,孩子立刻想要自己尝试,而且一直在关注剪刀开合的运动。
阶段2(约3个课时)——改变孩子对剪刀的认识,从无意识把玩到有意识剪动。
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孩子可以正确的抓握剪刀并且较为灵活的开合,老师开始适当的引导孩子用剪刀来剪纸。
首先老师拿出彩色的软纸(色彩鲜艳的彩纸更能够吸引孩子的眼睛,质地相对薄一些,对于刚刚学习运用剪刀剪纸的孩子来说难度相对比较小),示范用剪刀随意剪动。然后给孩子一把剪刀,让他模仿剪动。训练几次后,西西可以随意剪动软纸张。为了锻炼西西的手部力量,换相对比较厚的卡纸继续进行训练。西西刚开始手部力量不够,剪起来有些吃力,训练几次后西西可以较轻松地剪动卡纸,手部灵活度及手部力量有进步
阶段3(约一周)——剪直线。训练孩子对剪刀的掌握能力还有手眼协调的能力。
通过第二阶段的训练,西西手部灵活度有了一定的进步。在这个阶段,老师辅助在白纸上用彩笔画一条直线,让孩子沿着直线剪动。刚开始时,西西仍然是随意剪动纸张,根本就不理会老师画的直线。老师引导剪这条直线,西西还是不予理会。老师随后辅导西西几个课时之后,西西偶尔可以沿着直线剪,但是剪出来总是歪歪扭扭的,或者直接剪偏了。老师尝试将直线的长度缩短、加粗之后西西完成不错。慢慢的逐渐加长直线,直线宽度变窄,配合运用强化物,西西可以完成这个阶段的内容。
阶段4(约四周)——沿线剪图形。训练孩子手部灵活度以及腕部的灵活度还有双手协调。
西西在以上的训练之后可以熟练地剪直线,且对剪刀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我们决定增加剪纸的难度。我们开始训练西西剪一些简单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老师首先在空白的纸上画好图形,向西西演示如何剪。接下来,递给西西一张画好图形的纸和剪刀,老师引导西西一起剪纸,同时提醒西西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开始训练时,西西很认真地观察老师的操作,但是和老师一起剪时很着急,总是剪不好图形两条线交接的地方。这时,老师让西西停下来,观察自己是怎么剪的,西西还是不能完成,老师辅助完成。辅助几次后,西西能够独立地完成剪纸。
西西通过反复训练后,可以沿着老师画好的线条剪出部分形状。接着,我们进一步增加难度,让西西剪出圆形的图案。圆形难度大,所以剪起来比较费力,也很考验孩子手部及腕部的灵活度,但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西西在经过几次训练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
阶段5(四周)——按指令剪部分图形。训练孩子听指令的能力以及对剪图形的掌握情况。
儿童能否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剪出图形,是对孩子能力一个较高的考察。首先,我们训练西西在没有描线的纸张上剪出一些图形。刚开始时,老师让西西观察一个图形,对照着剪。当西西对这些图形的剪法熟悉后,让西西不观察模型凭借记忆剪纸。西西通过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剪出长方形、正反方性、三角形。
2.8 训练结果
通过五个阶段的训练,西西的精细动作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西西拿到剪刀不再只是放在地上滑动,能有意识地剪出一些图形,其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明显提高,手部力度和控制力有所加强,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沿着线条较为流畅的剪出一些图形。另一方面,西西在对事物的关注力上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课时基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和课堂活动上,并且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以前较为频繁的晃动身体的行为出现频率变低。
2.9 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伴随早期干预理论的日渐成熟,作为早期干预领域之一的精细动作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于孤独症儿童西西的精细动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剪纸训练方法从动作发展顺序、基本训练方法、注意事项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剪纸训练可以锻炼儿童手部力量、灵活度、对力量的控制、手眼协调能力、关注力等,对儿童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早期精细运动技能的顺利发育和有效发展可能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进而促进认知系统发展。另一方面,当孤独症儿童投入到训练中时,其身心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有助于儿童释放内心的压抑或负担。因此,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动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其动作能力自身的发展,更有助于大脑机能的发展及机能的修复和补偿,促进心理活动的全面发展。
本次研究在训练形式上,还是比较单一,如果能与团体课相结合进行设计与训练,就能让孩子高效地学习到更多的技能。由于孤独症儿童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只进行了个案研究,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者及其家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谢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天津教育出版社.
[2] 杨晓玲.解密孤独症.华夏出版社.
[3]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协会.沟通共享.2012(2).
[4] 罗苏群.智力落后儿童精细动作训练.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