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维明
摘 要: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放缓、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人才供需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用人部门和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高校而言,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努力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 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指导与服务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明确了教育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执行有关决定与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人,2013年达到699万人,增幅超过6倍。毕业人数的增加给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预计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700万人,北京地区将达到23万人,比2013年的22.9万人又略有增加。另外,近年来留学归国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有27.29万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数量比上一年增长46.57%。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略有下降,预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有些产业的人才需求将会缩减,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已达2,500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困难。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分析
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社会等教育外部的原因,也包括学校自身和学生个人等教育内部的原因。
1.教育外部原因
经济原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衡现象更加凸显。国际经济及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外贸、出口、投资、就业等,势必也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此外,当前国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从行业情况看,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在调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1]
雇主原因。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认为高学历就是高就业能力,对学历严格要求,造成很多高能力低学历的毕业生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认为经验强于一切,要求员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于刚刚走出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可谓是难乎其难。另外,有些用人单位还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
市场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这些部门之间有些政策衔接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加上各种条件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政策原因。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本地特色的具体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有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2]
2.教育内部原因
从总量看,目前一方面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结构和质量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0年首次发布了长达380页的工程学报告。报告中特别指出了工程学所面临的一些巨大挑战,第一即是工程人才全球性短缺。另一份调查报告中则表明,在岗的工程师中,中国只有10%可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6%,而发达国家为6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不是求职者与企业因“搜索冲突”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而是求职者达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标准。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许多公司人事主管的调查显示,1/3的被调查者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新人,这表明寻找工作者与新职位对所需技能的要求之间存在着鸿沟。
《2011年~2012年度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报告》指出,“调研数据表明,目前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极低。超过80%的软件企业首席技术官(CTO)认为目前高校中软件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该报告预计,按照IT产业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中国需要各类软件人才300万人,而现在每年大约有90万人毕业于高校的IT相关专业,但其中只有不到10%可达到产业的用人标准。因此,产生人力资源市场悖论的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的问题。[3]
在学校方面,教育与实际脱节较大。首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而针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所需的新型专业没有提前作出预测和设置。专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人才的结构性失业。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实践环节薄弱等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调查研究表明,现实中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知识面狭窄,理论与实际脱节,专业技能差,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相距较大。
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却少人问津,而大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也必然就业大众化,一味地追求高薪职位、精英职位,无视普通岗位,大家所追求的地区及岗位需求过少,渴望人才的地区、单位却很少有人问津,势必也会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另外,高校就业指导滞后。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许多高校没有设置职业发展咨询和就业创业指导等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机构。就业指导队伍有待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咨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不够;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学生、雇主(用人单位)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1.高校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第一,高校应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前瞻性研究,根据市场预测,超前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第二,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应加强创业教育,要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街,也可与企业或研究所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第三,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职业指导。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咨询机构和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尽早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个性化咨询与服务。
2.大学生应切实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第一,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将是就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第二,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实现自身价值。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就业或创业”的职业选择观念。第三,要努力实现自主创业。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3.用人部门应纠正用人偏见,加强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企业不能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和高学历,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第二,要加强与学校的交流与协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
4.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
各级政府应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鼓励大学生投身中西部、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就业。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助。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创业补贴,使高校毕业生由被动择业向主动创业转变。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4]
参考文献:
[1]杜玉波.认清形势 狠抓落实 全力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3-04-12(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EB/OL]. http://www.mohrss.gov.cn,2013-05-17/2013-11-28.
[3]查建中.职场怪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职场找不到称职人才[N].中国青年报, 2013-08-23(3).
[4]郑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对策解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2010,(10).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