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彰新,杨超有
(1、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玉林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广西 玉林 537000)
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七章中指出,要把农村教师作为重点,提升中小学师资的整体素质;不断创新农村教师的补充方式,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当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实行每五年一轮回的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而玉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桂东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广西泛北泛湾经济发展特别是为拥有近一千万人口的玉林和贵港二市的社会发展以及近八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服务的重任。因此,探讨如何结合本地区需要,促进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顶岗实习就是一种有益尝试。
所谓顶岗实习,就是指师范院校高年级师范生在实习前,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岗前培训,在学校的组织和带领下,用三个月至半年左右的时间,顶替农村中小学校某个教师岗位,承担相关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全部工作的活动。其具体形式大致有三种:
如原三明师专就采用了这种把顶岗实习与就业前试用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这有利于实习师范生将来就业,也就是说,在师范生完成顶岗实习后,经学校考核选拔,对优秀者予以录用。
如河北师范大学就采用这种把顶岗实习与师资匮乏的农村边远学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这主要有利于实习师范生凭借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技术优势来加强农村师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如云南师范大学就采用了这种把顶岗实习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共赢形式。即师范院校将师范生分配到顶岗实习学校任教,同时又承担该学校被顶岗教师的职后培训。这既有利于提高实习生对教育教学业务的适应性和熟悉度,也有利于教师直接享有高水平的对口培训。当然这三种实习形式也可能是重叠的。
顶岗实习是师范院校在反思传统集中实习方式,积极探讨适应新时期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新方式。较早实施顶岗实习的可算是原吉林四平师范学院,该校于1975年就派遣数学系的师生一同前往农村中学进行顶岗实习;云南师范大学于1988年又开展了“顶岗置换”的实践教学改革。此后,很多师范学院也开始尝试顶岗实习的做法,如当时的信阳师范学院、晋中师专、忻州师范学院等。2000年,原西南师范大学张诗亚教授向教育部提交了《高师教育实习“改制”与农村师资“更新”一体化工程建设方案》,至此,以实施“小松树”计划为开端的西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在教育部的大力帮助下获得稳步推进。此后,河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一批院校对顶岗实习又做了进一步有益探索,成效显著。2007年7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出台,对有关实习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这标志着顶岗实习在全国范围获得推广。目前,顶岗实习不但成了2007年以来我国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招收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主要方式,也成了众多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玉林师范学院也于2008年首次实行了顶岗实习方式。即派遣69名高年级师范生在广西贵港、玉林两市及天等县的农村中学进行2个月左右的顶岗实习。经过这五年的发展,我校的顶岗实习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顶岗实习何以能成为众多师范院校采用的新实习方式?其依据何在?笔者主要结合以下三种理论来予以分析。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认为,实践是人的最根本存在方式,是人得以存在的最终依据。人类应该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关照和认识人与世界,揭示人与世界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的革命实践,使现实的世界革命化;通过在实践中塑造和展现人的本质,完成人类的终极理想。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列宁也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2];毛泽东还强调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3]。总之,社会发展史无非就是人类本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变而已。将复杂、生成性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是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本要求。
而顶岗实习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种方式能保证实习师范生在较长的时间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并针对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返校后通过进一步学习加以解决。这种循环反复的认知过程完全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知行统一观。
后现代主义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如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美国哲学家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和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另外,还有以美国哲学家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尽管后现代主义有不同的派别,但总体上凸显了以下四个主题[4]:1、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化、总体化、普遍化的方案,强调多样性、差异性、局域性、独特性和复杂性。2、后现代主义反对封闭的结构、固定的意义和僵化的秩序,强调偶然性、非确定性、游戏和混沌等。3、后现代主义反对天真的反映论和无中介的客观性和真理,坚持反本质主义、视角主义、相对主义和新解释学。4、后现代主义强调打破不同学科内部与学科间的界限,注重知识的融通。后现代主义为我们开创了一种新的理论空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视角。
顶岗实习是以质问和怀疑传统集中实习的弊端而被提出来的。顶岗实习能让实习师范生在不同的地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主教学,都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打破了传统所谓的“教有法”的普遍规律观、中心观而追求“教无定法”的个性化教学;打破了教学过程模式化、僵持化而强调教学的动态性、丰富性;打破了课程知识的逻辑性、既定性而强调课程知识的实践性、开放性、理解性;打破了传统学科独断的、分离的态势而追求多学科知识的整体化、综合化等等。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师教育一体化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并获得全世界的普遍认可和推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不懈地探讨,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实施了师范院校与培训院校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以终身教育思想、师资培训阶段论以及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职前、入职和在职培训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建立起各阶段相互衔接和贯通,又各有侧重和特点的教师教育体系。其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原来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各自为政的分离情形,实现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它构建了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师范生教育实习一体化;它架起了基础教育各阶段相互连接的桥梁,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教育一体化。因此,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和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诉求。
而顶岗实习特别是置换顶岗实习就是构建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纽带和突破口,如果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每五年一轮回教师全员培训来实施,这必将为未来师范院校进行顶岗实习提供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009年,玉林师范学院院长谢尚果曾在“推进质量工程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四次教学工作暨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学院目前还主要坚持以集中实习为主,并继续认真探索顶岗实习等经验,根据就业的趋向,多安排学生到初中、小学学校进行实习,打造学院“培养义务教育优质师资”的品牌。可见,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新的实习方式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对顶岗实习的研究、探索和实施时间还很短,因此,分析顶岗实习所面临的路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为学院实现实践教学改革新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查访谈,笔者认为,目前学院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如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欠合理;教学技能基本功欠扎实;顶岗实习经费投入欠充足;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组织建设欠完善;指导教师与实习师范生对话与交流欠充分等。那么,如何解决呢?
常言道,“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师范生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习的成效和自身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学院依据“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师资,面向基层、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从2008年至2011年,每年都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随着教师教育进一步改革以及顶岗实习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改革还是显得力度不够。即师范专业依然没有打破以学科知识教学为中心的状况,各类课程比例有待进一步调整,教育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实习时间有待进一步延长等。以我校二级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该方案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修满173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6.5学分(如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体育、军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资格课13学分(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通识课15学分(如计算机、艺术、科普、大学生健康教育等)、专业课98.5学分(如小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汉语、高等数学等)、实践教学学分16.5学分(如实习、见习、社会调查等)。很明显,公共必修课占总学分26.88%;教师资格课占总学分7.51%、通识课占总学分8.67%、专业课程占总学分56.94%、实践教学占总学分15.4%。我校其他各二级学院本科师范专业总体情况与之相差不大。那么如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呢?笔者认为:1、继续压缩专业课比例,使其占总学时40%左右,其中学科专业必修课时占80%左右,选修课时占20%左右。2、进一步提升通识课比例,使其占总学时20%左右。其中必修课占85%左右,选修课占15%左右;3、加大教育学科课比例,使其占总学时20%左右,其中必修课占60%左右,技能选修课占40%左右。4、再度延长教育实践课时间,使其占总学时20%左右。[5]特别是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使之与顶岗实习时间大致相配。
常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充足的经费是顺利开展顶岗实习工作的根本保证。如从2008年至2010年,教育科学学院在“国培计划”“自治区师资培训专项顶岗实习项目”“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顶岗实习项目”三个项目的经费支持下,在其他各部门大力协助下,较好地完成了顶岗实习任务。那么,未来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顶岗实习工作,又当如何筹集充足的经费予以保障呢?笔者认为,学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以“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顶岗实习项目)、“区培项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玉林市21世纪园丁工程”(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为依托和经费来源,设法把这些项目与顶岗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国培计划”而言,玉林师范学院学院是广西仅有的三所能实施“国培计划”的单位之一。而“国培计划”的实施又有一定的经费配套。因此,这能较好地解决师范生顶岗实习以及聘请区内外专家为被顶岗教师进行培训的经费问题,但无法解决被顶岗教师自身的培训开支;2、充分利用广西教育未来五至十年发展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2011年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如:《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都不同程度地强调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等。因此,学院应做好相应的部署,做好先前铺垫,争取获得更多项目和经费支持。3、与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实习基地进一步加强沟通和联系,以便统一认识和行动,筹集专项经费,为顶岗实习提供长期地、全方位地支持。因为要想让被顶岗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长时间的培训,没有各种保障特别是经费保障是无法做到的。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实践教学管理有章可循,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院以教务处牵头,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玉林师范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玉林师范学院实习教学实施办法》《玉林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玉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实施办法》《关于实习经费开支标准的规定》等等。可见,学院制定的有关实践教学规章制度非常完善。但是,我们发现,虽然学院近二年也积累了很多有关顶岗实习的经验,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任何专门针对顶岗实习的文本。毕竟,教育实习与顶岗实习无论是在时间安排上、服务范围上、承担任务上还是在管理体制上、组织形式上都有很大差别,应给予区别对待。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和落实《顶岗实习师范生选拔和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经费保障和使用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质量保障措施》《顶岗实习效果评定标准》等等规章制度,使顶岗实习做到“有法可依”。另外,建议向河北师范大学学习,除了学院已组建的以学校领导为负责人的“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外,还应该组建专门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和机构。[6]以便形成学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顶岗实习学校四方联动的管理制度,这样更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顶岗实习各项工作顺利、协调实施。
在传统的教育实习特别是集中实习条件下,学院已形成了师范生集中实习,教师带队指导、管理,学院领导巡视检查的一贯做法,颇得了社会广泛肯定。但是,集中实习的学校相对集中,而且所实习的学校大多是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基本满意,这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师范生进行集中管理和指导,也便于领导进行检查和监督。但是由于顶岗实习基本上是面向农村中小学的,实习也相对分散。这就导致由于学院指导教师配额不足而无法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指导和帮助,而顶岗实习学校教师又限于自身的理论水平感觉指导实习学生力不从心。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二种途径来加以解决:1、实行“三导师制”。即学院派有理论优势的实习教师对师范生进行理论指导,派二级学院辅导员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生活等指导;顶岗实习所在学校派有经验的教师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指导。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目前学院所配备的实习理论指导教师多数是年轻教师,他们虽然有激情、有精力,但经验欠佳,而且配备数量也不够,甚至还存在实习指导流于形式的情形。因此,建议实行有经验的教师甚至高职称的教师就近多所学校轮回包干指导。当然,这一定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以便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2、建立顶岗实习指导、学习和交流的专门网站及平台。也就是说,像玉林师范学院建立红叶网专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来建设顶岗实习专门网站。其理由是: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懂得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而且“十一五”期间,广西农村乡镇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基本实现了互联网接入。建立这样的网站和交流平台意义在于:(1)学院可以把历届师范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微格教学录像等资料挂在网上,供实习师范生随时学习与交流。(2)可以化解实习指导教师人手不够的现状,能达成实习指导教师与师范生之间、师范生与师范生之间就顶岗实习所遇到的问题展开多向度的即时对话与交流。(3)学院也可以随时发布与实习相关的文件、通知等信息来加强对实习生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1]余源培,吴晓明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1.
[2]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75.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273.
[4]郑乐平. 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
[5]参见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14-316.
[6]张爱华、宋萍、刘兆丰.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河北师范大学“3.5+0.5”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