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琼
(玉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地位的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学习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东方文明。汉语热开始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世界各国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在海外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为了满足世界各地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已经在全球设立了110多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通过不同渠道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突破了4000万人。以前无论我们走到哪个国家,都只能用英语跟外国人打招呼,现在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个地方,则是常常听到有外国人主动用汉语向我们问好。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外国人兴趣,越来越激发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
就国内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世界各国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对外汉语教育早已打破了原来由名牌高校一统天下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有500多所高校具备接受来华留学生资格。面对这种源源不断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将留学生教育视作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如何在留学生中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是每一所高校必须要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在某一教学环境下,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学习[1],从而形成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2]。我校留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五个部分构成。
1.综合性
留学生实践教学要融理论性知识、情境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于一体,使其质量评价的内涵有别于理论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更专业、更细致。
2.广泛性
留学生实践教学质量不但与教师和学生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教学条件(基地的设备、指导教师、学生参与程度、管理水平等)以及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程度有关。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除了国际教育学院监管外,与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各教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财务处等部门均有密切的关系。
3. 连贯性
留学生实践教学要体现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从集中到分散,贯穿于学生四年(五年)学习的全学程,体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功能;实践教学体系既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也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进行强化、提高[3]。
4. 连续性
留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把留学生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连接起来,各个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保证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4]。构建留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四种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要提高留学生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完善留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要针对各阶段的实践环节,确定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详尽的指导书,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材;学校要定期组织人员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及时和实习基地沟通,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留学生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建立校内与校外结合、境内与境外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假期与学时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达到提高留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利用假期把冬、夏令营及各种汉语短训班请进来,安排在校学习的留学生全程参与从教学到组织管理乃至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获得必要的经验与技能。其次,实施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专业知识到人格培养以至生活能力,通过各种形式使他们互相之间建立密切的交流关系,各取所需,互相帮助提高,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师资队伍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最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建立一支思想稳定、知识丰富、能力强、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1.教师培训要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以校内培训为主。校内培训应该遵循“三结合”的模式进修,即高层教育理念的培训,基础教育经验交流,个人消化、吸收与实施三种方式结合。
校外培训,可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国内外相关研讨会等。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专业技能考评资格证或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等。
2.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在学院内选定师德水准、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指导教师根据青年教师的专长和特点,制定教师提高计划;学校要明确指导教师和被培训教师的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3.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做到“引聘结合”。兼职教师队伍对于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实践教师奇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培养本校的实践教师外,学校可实行聘用兼职教师制度,聘用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解决实践教师不足的难题。
4、制定激励机制。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向实践教师倾斜,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同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激励,并为教师自我激励创造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文件,规定“高师院校要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5]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师院校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严重失调,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留学生课程设计要以此文件为参考,根据留学生课程特点与能力培养的需要,合理地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与学分,加大留学生实践课程比重,让留学生像重视理论课程一样重视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调动教师积极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第一,借鉴理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实践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第二,建立由领导、教师、学生、留学生实践基地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小组,四方合作,互通信息,齐抓共管。第三,严格监控实践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订和实施、教材建设、硬件设备、实践教学组织、师资水平等。第四,定期召开指导教师、留学生、实践基地等多方参与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和收集他们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或采用推门听课、推门检查等形式,实地检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保证各环节处于良性运行状态[6]。第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教师主动申请指导实践课,将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方面向实践教学教师倾斜,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留学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锻炼。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原则,建立各类校内实践基地,为校内实习、见习教学开展提供稳定的场所;同时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原则,主动出击,多方联系,建立一批适合留学生实践活动需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弥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在设备、条件上的缺陷和不足。
留学生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非常有益的活动,教师只有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外学子来我国学习、交流。
[1][2]张洪斌,林应耀.地方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10-28.
[3]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1996-11-13.
[4]赵 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03-11-30.
[5]教育部.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J].2007-05.
[6]闵顺琴,刘重斌,许冬武,杜友爱.地方医学本科留学生教学体系构建的几点做法与实践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
[7]王冰,于海英,王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8]胡琼.我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 201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