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强
【摘 要】面对越来越多同类型节目的竞争,《第一时间》栏目压力巨大,寻求新的报道突破点迫在眉睫。而评论性内容的增加,成为近年来《第一时间》的创新尝试。去年年初,《第一时间》陆续抽调资深记者,以主编牵头,启动了新闻评论节目的单条制作,探索评论类节目的采访统筹、表现样式、制作流程等。这是《第一时间》栏目丰富节目形态、拓展报道视角和广度、加大报道深度、锻炼和培养记者型主持人的尝试。
【关键词】《第一时间》 民生新闻 新闻评论
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是全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代表之一。到2013年,它已经运行十周年了。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灵活的叙事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且迅速成为所在经视频道的收视增长点,多年来取得了傲人的收视成绩。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严重同质化的媒介竞争时代,面对越来越多同类型节目的竞争,《第一时间》压力巨大,寻求新的报道突破点迫在眉睫。而评论性内容的增加,成为近年来《第一时间》的创新尝试。
一、新闻评论节目尝试的必要性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深度解读,对报道中具有延展性的内容加以展开,对报道中没有得到及时阐释的地方加以丰富,联系时代、生活背景加以分析,树立新的观点,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事件、行为的本质或者意义所在。
长期以来,《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大多仅是报道事件本身,但是观众需要对报道所展示的信息加以分析和解读,希望听到观点,希望听到更深层次的对事件的概括和定性,希望听到栏目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因此对新闻加以点评,这也是民生新闻栏目不断发展之后,在报道领域和体裁拓展方面的需要。针对新闻事实而生发出来的评论,在民生新闻节目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背景下,越发成为民生新闻报道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第一时间》中新闻评论的沿革
《第一时间》栏目从开创之初,就明确了播报方式的定位,是主持人说新闻。在报道大量短平快的消息类民生新闻基础上,以主持人即兴的小点评为主。这种 “短小、灵活、轻松、幽默”的点评,以夹叙夹议为特点,点评与新闻水乳交融,表明媒体的态度,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抓住某个新闻点,做发散思考和点评,看似随意和即兴,但是只要点中要害,联想得当,会让观众会心一笑或者点头称是,得到观众内心的认同和共鸣。就某一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求说得深刻透彻,而是快言快语、短小精悍。在平民视角下,尽力展示主播的个性化评论风格。这样主持人在讲新闻、评新闻中也形成了亲切、幽默、犀利、调侃等个性十足的本色风格。当然,这种评论,是建立在主播对稿件内容的熟悉和直播现场灵活反应的基础上的。
随着《第一时间》栏目的发展,报道内容、体裁也不断升级,调查类的舆论监督、深入分析、主题策划类的长篇报道增加,对于这类重头稿件,栏目要求审稿主编必须撰写专门的编后,也就是配发新闻评论,以切中时弊为基本要求,评论不避锋芒。这时候的评论,是配合报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而往往此类调查报道,时长较长份量重,报道内容较为严肃,这就要求评论不仅“论事”还要“说理”,以报道为背景和由头,举事论理,通过简要的论述,表达一个观点,体现栏目的倾向和在事件中的立场,义正词严,直言不讳,大胆指摘。透过现象说本质,在深入分析上做文章,把观众从“事例”引入“事理”层面,把对事件的观察判断,引入更高的水平。这就要求主编要熟稔文稿内容,对报道所涉及到的现象有理性认识,对报道中所提及的内容有更高高度的把握,从而以编后式评论的形式,弥补报道中的不足,指出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提出观点和意见。
三、新的评论节目的尝试
去年年初,《第一时间》陆续抽调资深记者,以主编牵头,启动了新闻评论节目的单条制作,探索评论类节目的采访统筹、表现样式、制作流程等。启动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单条试制,这是《第一时间》栏目丰富节目形态、拓展报道视角和广度、加大报道深度、锻炼和培养记者型主持人的尝试。
首先,随着报道内容的完善和调整丰富,作为安徽最大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报道题材领域和以往相比,近年来大大拓宽,不仅是和安徽有关的事情,对于国内的舆情热点、社会热点,《第一时间》也不断涉足,以满足观众对信息资讯的需求。而大量的丰富的资讯和热点信息动态,需要得到解读和分析,需要评论的跟进;第二,随着栏目的成熟,专题类报道、调查类报道日渐增多,深度分析问题之后,需要得到及时的响应、呼吁,把报道引向深入,把对事件的看法引导到正确的舆论方向;第三,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和栏目的互动需要新的平台,观众的表达欲望需要及时释放,这些都为《第一时间》推出评论节目的尝试提供了机会和理由。
从去年2月底到4月底,《第一时间》评论节目试制小组制作22条报道,报道的形式是记者型主持人的出像加专家访谈与对话,全部双机位拍摄,以单条的面目在《第一时间》栏目中播出。《第一时间》对已播出的21条评论节目,进行了收视数据统计和简单的对比。
有5条报道,收视率低于当天《第一时间》平均收视率,分别是《解读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城镇化或将推动我省大发展》、《改革应有基本共识〈关于高校去行政化〉》、《如何看“第一夫人”的“着装秀”》、《蒙冤十年的背后》、《徽派建筑,是否就该留在徽州?》;有9条报道,收视份额低于当天《第一时间》平均收视份额,分别是《出租车多了能缓解出行难吗?》、《种下一千万亩树林 造福六千万安徽人》、《城管执法 不能无法无天》、《解读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行大道 民为本 利天下》、《解读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城镇化或将推动我省大发展》、《改革 应有基本共识(关于高校去行政化)》、《如何看“第一夫人”的“著装秀”》、《徽派建筑,是否就该留在徽州?》、《关注芦山地震:我们该如何增强抗震减灾意识》。
从报道的标题,也就是选题内容来看,收视表现不佳的单条报道具有共性,即题材静态,时效性不强,访谈评论内容偏专业化,切口选取得比较生硬和学术化,有点偏离了社会的一般关注度。当然,这些收视低于当日《第一时间》平均值的评论性试制报道,收视不佳或许还有其它原因,比如具体制作上的欠生动,形式上的沉闷,画面上的单调等。
从收视看,配合《第一时间》当天或近期报道的评论,对国内社会热点事件的及时评论,收视表现都不错。而对静态的,纯话题类的题材,评论访谈做起来有硬凑的感觉,呆板单调,语言生硬,不能激起观众的反应、共鸣、会意。如果归纳的话,今后对评论性试制报道题材的选择,有几个关键词可以初步提炼出来,那就是“社会”、“热点”、“及時”。
当然,社会热点的发生,很多是不可预见的,对此评论报道小组如果没有把控能力,有时会显得被动,但从这项工作的长远可持续性角度来说,评论报道小组应有节目选题的储备。作为一档日播节目,选题就更得有规划,团队也应制定应急机制、具备应急能力。
四、《第一时间》评论内容发展设想
新闻评论,既是民生新闻报道有益和必须的补充,又可以与民生新闻报道保持相对的独立与完整,并且将在今后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细致分工。即新闻评论的多种形态都将出现在民生新闻栏目当中,按照不同的报道风格、题材,有合适的评论类型与之搭配。对于一般性的投诉、动态类消息,评论依然要以轻松、短小、诙谐为主,发挥主持人的个性表达特色;对于深度报道、舆论监督报道,评论要以厚重风格的述评为主,彰显立场、明确是非;对于广泛的舆情、社会热点或者事件,评论要以专门的一个或者多个评论员、专家分析为主,通过对话解读事件表象,深入剖析根本,揭示内在本质,而这一类型报道的前景就是专门的新闻评论节目。
因此,在做好民生新闻评论的过程中,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新闻评论用语模糊和程式化。在对时效性的要求下,很容易发生评论的程式化思维,如动不动就批评政府部门,把各类问题归结于制度层面,以至于不同评论,角度、方式雷同相似。而在用语方面,民生新闻评论的力度,在于言辞犀利直白,忌讳语焉不详。比较典型评论用语就是“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如何如何”。相关部门是哪个部门,在评论中要尽量避免这类表述,点评必须切中肯綮,亮明观点,涉及到的人、部门不能遮遮掩掩,要明确指出。
二是克服新闻评论中的急躁情绪。和新闻报道一样,评论也需要冷静、客观、周详。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评论风格的基本要求。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前主持人孟非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提到新闻评论,他认为评论不必求快,尤其是对一些社会热点。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刚一传播,很多信息不明,甚至是不实的,需要评论者更认真广泛仔细地搜集相关的报道和信息,甚至是自己亲自求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而“等一等再评”,一方面是那时候热点事件的面目越来越清晰,材料更加充分,事实更加准确,同时也会有相关的评论言论已经出来了,这既为评论者提供了多种言论、立场、观察角度的参考,也是对创新评论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重视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渠道运用和内容运用。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近年来高速发展,用户量惊人,其中很多内容是和新闻评论有关的,而这些海量的网络评论都是普通受众发出的,其中既有金玉良言,也有牢骚怪话,需要评论节目精心选择、巧妙运用,并在节目中加以展示,使其成为评论内容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可以增加节目与观众,尤其是与年轻一代观众的互动,强化亲和力和影响力,增加节目的评论范围和广度,拓展评论的角度。
同时,如何利用好来自普通观众的评论,使观众能够适时地发出声音,也成为今后评论节目需要考虑的课题。比如浙江台《新闻深一度》节目,就有专门的“公众评论员”点评环节,栏目选定和联络好的一位或多位观众通过网络视频在线的方式,使其适时地参与到节目的讨论或者评论当中,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丰富了言论的来源,及时反映民意和民声。
四是要培养和塑造有观点的评论员和记者型主持人。评论节目的主播、主持人,必须是优秀的评论员和评论引导者,这就需要他对新闻事实有判断,有观点,有感受。引进或整合各地、各媒体平台的优秀评论员,固然是评论节目发展的一个步骤,但是评论节目的核心,还是得有自己的评论员、观察家。他首先是资深的记者编辑,熟知新闻采编流程和业务,不仅熟悉社会了解事实,还同步提供观点,是对社会事件观察的先锋,是引导受众、专家表达的发问者,也是必要情况下独立完成评论的支撑者。
近年来,《第一时间》注意培养和发现记者型主持人,给予其充分的机会进行锻炼,策划多种样态和不同内容的特别直播,通过评论节目的试制形成常态化,考察记者的主持素质,锤炼他们的主持、对话技能,这就为下一步以记者型主持人担当新闻评论节目主播打下了基础,也是富有前瞻性的一步好棋。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