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山
从二十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自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学习的“两个迫切性问题”和张志公先生提出“两个奇怪的现象”以来,语文界同仁对如何提高语文能力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然而,无论就教者而言,还是就学者而言,总感觉收效甚微。鉴于此,张志公先生曾坦言:“语文教学要有突破性改革:一是在效率上有所突破,二是在致用上有所突破。”(《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录音讲话》)其实,二者讲的都是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
任何能力的形成不外有三个因素:素质是前提,认知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就语文能力而言,个人素质尽管有种种质和量的差异,但只要抓住了认知这个基础,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加以巩固、强化,也便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根本。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文可以说有两个方面:语言和言语。前者指的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语言系统,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而后者则是指说话者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语言是指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方面;言语则是个人的说话;换言之,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语言是代码,而言语则是信息。”(哈特曼·斯托克著《语言与语音学词典》)可见,在两者中,语言是固定的、静态的,言语则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具有灵活性特点,是动态的。我们所指的语文学习,固然也包括语言和言语两部分,但真正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是他的言语水平。
叶圣陶先生也曾把语文学习的内涵界定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语言即言语,又称话语,而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所抓的仅仅是语言或书面语言,忽视或淡化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话语。所以,语文课上我们听惯了、看惯了听、写的模式,却疏忽了培养能力最重要的途径:读和说。因此,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必须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言语(话语)方面,以此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才有可能构筑起语文能力的坚实大厦。
话语的形成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维戈斯基的《思维与语言》将话语的形成分为四个层级:对话言语层;简单语篇层;复杂语篇层;专门语篇层。
话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小学阶段解决话语的书面化、规范化,发展简单语篇的理解能力,而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则重在培养、发展复杂语篇的理解能力。可见,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问题的关键应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复杂语篇能力上。所以,言语的形式(口头、书面)、篇幅的长短,并不影响话语的层级,文体也不决定其层级,决定话语层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思想认识,一是思维水平,其中认识占据主导、支配地位。因此,作为动态语言的话语学习,必须牢牢地把握一点: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训练思维,才能发展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对读十分重视,是把“读”作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一条途径。相反,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虽然也有“读”,但不过限于有限的几篇范文,且受时代限制,要想让学生熟读,以至成诵,谈何容易。“读”的要求不过关,“说”便缺少依据,因为最基本的语感能力还是源于“读”。更何况,我们的语文课上,琅琅的读书声几乎销声匿迹,“说”的训练则被视为隔靴搔痒,于“考”无益。
因而,在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忽视甚至舍弃了自身的重感悟、重直觉、重形象等特点,盲目地仿效理科学习而陷入了简单化的题山题海之中,这是违背学科教学规律的。于是,课堂上仅剩下了“听”和“写”,课下仅剩下了做不完的习题。教师的“教”走向了急功近利的简单化,学生的“学”走向了盲目的、无所适从的简单化。两个“简单化”的简单相加,怎么会激发兴趣,且保持语文学习的长久魅力呢?即便是“写”,也大大偏离了学生的生活,不过是让学生闭门造车而已,因为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不过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结果,教师感慨学生作文缺少生机活力,缺乏思想深度,且有日渐下降之趋势;学生则视作文为“畏途”,不过是“知其不可为”而勉强“为之”。
对照古人写作经验,我们应该汗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乎人人皆知,但是否仔细揣摩过其中蕴含的“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朱熹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实际上讲述的是学问形成的来源,即读、问、思、辨、行。其中的“行”也即“实践”。看来,古人的学习经验我们并未全面领会或并未渗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那种简单的否定,不过是断章取义,甚至有意歪曲罢了。如此一来,“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模式便产生了;相应地,学生作文中“挤牙膏”式的或“鹦鹉学舌”式的八股文也便不足为奇了。因此,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使语文学习建立在一个稳固而坚实的基础之上,且保持自身应有的特点和规律,这便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
所谓认知能力,即学生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确认及深层意义的揭示。它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水平,更包括形成智能、发展创造力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制约着语文水平,而认知发展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即语文学习必须重视和实践的结合。目前的语文教学恰恰忽视或轻视了这一基础,甚至将之排除在语文教学内容之外。
为打破目前的僵化局面,语文教学不应采取小打小闹的修修补补,必须来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思想革命,从教学指导思想入手,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大凡演讲、辩论、读报、办报、社会调查、影评、野炊、垂钓、远足……都可纳入“大语文”的教学计划,且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施。广泛多样化的活动,自然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参与意识,而在参与诸项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自然会得以提高,这无异于为语文学习引来了源头活水。认识的提高,会增强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透过纷繁芜杂的事物表象,挖掘其内在的本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就直接决定了学生复杂语篇层的水平。
总之,依据话语层级划分理论,我们不难看到,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必须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否则,只能是舍本逐末,语文教学只能在徒劳无益的“怪圈”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