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平
鲁迅先生作为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1949 年至今,中学语文教育界将不少鲁迅作品选入教材,不同版本(包括选修)有50 余篇,其中频率较高的篇目有《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灯下漫笔》、《记念刘和珍君》、《祝福》、《药》、《阿Q 正传》,体裁有散文、小说、杂文等。60 多年来,中学生大致就是通过这些作品来认识和解读鲁迅的,鲁迅先生在几代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塑造起来的。
然而近十年来,鲁迅作品在语文教学界遭到了质疑,不少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篇目甚至拒绝鲁迅作品入选。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认为“新时期鲁迅作品教师不好教,学生难以学”,而时下中学校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正是这种状况的写照。看来鲁迅作品不好学不好教,几乎已经成为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分析鲁迅作品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年6 月第11 次印刷)共十个单元,第一单元和第十单元分别为“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和“研究与言说鲁迅”,除去这两个单元外的八个单元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共44 篇,其中打“*”的文章22篇。不久前笔者布置高二年级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自由阅读《鲁迅作品选读》,然后精选高二年级文理科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共300 余人进行了阅读调查。其结果如下表:
鲁迅先生的作品特别是杂文和小说中所蕴涵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切的忧患意识、强烈的文化批判精神、浓厚的历史使命感使其作品大量入选语文教材。但是鲁迅先生独特的时代境遇和所处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也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和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给人一种鲁迅作品“与世隔绝”的感觉,造成了当代人阅读上的障碍。
首先,作为白话文运动倡导者和践行者的鲁迅先生,创作这些作品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换的特殊时期,作品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文白夹杂的现象,如《五猖会》中“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中的“颈子”,现在一般说“脖子”,如此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用词是普遍现象,这是其作品客观存在的时代印迹,有别于我们现在语言的使用,使得其作品难于理解。
其次,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包含了许多外国文学语法和文体,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词习惯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特别是大量的外语直译词语给阅读和理解带来了很大困难。
再次,鲁迅处于白色恐怖时代,其作品被当局者严查甚至“封杀”,为了作品能发表,鲁迅先生在不断更换笔名的同时在作品中采用暗喻、暗讽等手法来表达思想,这造成其作品晦涩难懂。如《过客》中的“过客”象征一个面对荒诞和虚无,感受到人生没有意义和目标的理想追求者、跋涉者、人生道路和生命意义的探索者、社会黑暗的反抗者,这些师生就不容易理解。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界与鲁迅研究界缺乏密切的联系,鲁迅研究界不能将鲁迅及其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向中学语文教育界通报,中学语文教育界也不能及时和鲁迅研究界沟通汲取鲁迅研究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现象导致鲁迅作品研和教的严重脱节,使得鲁迅作品教学陷入困境。
毛泽东对鲁迅先生一直很推崇,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很高。如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这样评价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著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样的评价很显然是从政治的高度作出的,这也影响了鲁迅研究界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以政治模式解读。
“文革”结束之后,鲁迅研究界也逐渐扭转研究的极左倾向,力图从文学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角度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中学语文教育界多年与鲁迅研究界隔绝,使得“文革”结束后至今近40 年的时间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解读,基本仍然沿袭“文革”前的鲁迅作品解读思路——进行抽象的政治观念说教。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主题就是“我们现在怎样做人”,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用了大量笔墨谈“伦常”、“父权”等,好像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就是父子斗争的蓝本。这就使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对鲁迅持一种抵触情绪,也直接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近几年来,这一状况虽有所改变,但中学语文教育界与鲁迅研究界的沟通与合作仍很不够,研究成果没有能够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上来。
虽然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年了,但是多年来中学教学界纯粹为考试而考试的语文教学理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使得对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异化了:浅层解读、过度解读和功利解读。
例如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有的教师对文中长妈妈诸多言行中夹杂的迷信色彩痛加批判,而不去挖掘长妈妈言行背后对作者的深深关爱,而且作者在这里不是主张迷信而是在强调真实,这就是对文本的浅层解读。讲解《示众》时提取胖孩子、秃头的老头子、红鼻子胖大汉等人,把他们定义为帮凶甚至罪魁祸首,这就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忽视了小说的人情基础和社会根源。讲解《我的第一个师父》时简单要求学生筛选信息,梳理龙师父一家情事,而不去挖掘其中对封建思想秩序的无情嘲笑,如此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教学没有深度解读文本,只是对文本的功利解读而已。
的确,进入新世纪以来,鲁迅先生的作品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没有太多涉及,因此不少语文教师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并没有认真研读文本,深入思考作品内涵,在以考定教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对鲁迅作品的异化解读,导致了学生觉得鲁迅先生的作品学不学无所谓,反正考不到。虽然说改变不为考试的教学方式是任何教师都做不到的,但我们教师也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我们也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出一些努力。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想走出困境,教和学双方的能力和主体地位需要得到保证。从教学中“教”的主体来看,中学语文教师要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中最优秀的东西,并引导学生深度阅读鲁迅作品进而领会其内涵。可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文化积淀不够、业务修养不足,对鲁迅了解肤浅,教学中无法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脱离教学参考书等配套资料几乎就无法解读文本。
如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因对与“五四”有关的“启蒙思想”、“民主革命”、“科学”等那个时代的特殊关键词的内涵了解不够,只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也有些教师对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特定历史真相与细节无法进行真实还原,也就无法将鲁迅先生的作品融入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鲁迅先生、深度阅读鲁迅作品也就成了空话。
从教学中“学”的主体来看,浮躁的社会,高考的压力使学生无法仔仔细细阅读鲁迅作品,在“浅阅读”理念指引下,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感到畏惧也是正常的。学生知识的缺乏也导致无法理解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很多词语,给阅读带来了困难,如学生不知道“国民精神”是什么含义,想要弄清在《论睁了眼看》中鲁迅先生讨论中国的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学和这样的国民性的关系就几乎不可能了。
虽然目前中学语文教育界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鲁迅作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鲁迅作品教好,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这是语文教师能力的体现,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