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醋”漏“油”趣读古文——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2014-03-12 05:44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宁雪红
语文知识 2014年9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空明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 宁雪红

“口而诵,心而惟。”朗读古文,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训练语感的一次再创作活动。初中生阅读古文,往往觉得句子佶屈聱牙,内容晦涩难懂。许多语文教师对此也感到无从着手,望而却步。笔者有幸观摩了“相城区——常熟市”初中语文同题异构教学交流活动。《记承天寺夜游》的两位执教者添“醋”漏“油”,趣读古文的方法,博得了听课教师们的高度赞赏。下面,笔者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添读、漏读、配读三方面来谈妙趣横生读古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添读

添读,是在古文适当处,添加一些能充分表露作者内心情感的叹词、语气词等,使其含蓄蕴藉的心境得以酣畅表达。常熟新庄中学殷春兰老师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中,通过添读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领悟一种达观人生。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文末段,自由添加一些叹词,来切身感受苏轼的旷达心境。有的学生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前,加一个“呵呵”,读出了苏轼的闲情逸致,惬意自得。有的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前,添了个“哈哈”,读出了苏轼的闲适豁达,自豪满足。也有的学生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前,加了一个“哎”,品出了苏轼的落寞感伤。

台下的学生凝神细听,沉浸在添读的趣味朗诵中,有些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求自己也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当年苏轼的达观生活态度。

再看,相城实验中学的陈雁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也别有味道。陈老师要求学生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中,添加一个叹词,读出了苏轼庭中赏月的心情。有的学生在“庭下如积水空明”前加一个叹词“咦”,读出了一种惊喜、愉悦、悠闲;有的在“盖竹柏影也”前加一个叹词“哦”,读出了恍然大悟的感受。这声情并茂的朗诵,博得了同学们如雷的掌声。

两位老师添读的方法,可谓别具匠心,异曲同工,均能注重学生的个性朗读与自主表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注重个性化阅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饶有兴致地添读、揣摩、感悟中,轻松自在地漫游到了作者闲适豁达的心灵深处。

二、漏读

漏读,是读者故意删减一些值得含英咀华的关键词进行朗诵,以此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关注与思索。笔者执教《记承天寺夜游》,范读课文中,故意漏读了一个“闲”字。读毕,一双双手高高举起。

一个孩子脸上露出窃喜的表情,说道:“宁老师,您刚刚漏读了一个‘闲’字哦!”我说:“你听得很仔细,谢谢你大胆地指出老师读错的地方。”然后,我将“闲”字用特大号字体,书写在黑板中央,以此为文脉,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感受苏轼遭遇贬谪后的闲情、闲适。

再看,某教师在赏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时,先要求学生去掉“盖” 字读,再加上“盖”字,把“盖”字读得夸张一些。该生故意将“盖”字读音拉长,似有余音缭绕的感觉,台下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课堂气氛融洽且活跃。

师问: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答:去掉后没有朦胧美,加上“盖”字,苏轼有恍然大悟之感,似如梦初醒。

明代王守仁认为诵读时要“口诵心惟,要反复推敲,虚心体会”。这位教师先后运用了漏读法与添读法,让学生在朗诵比较中,体会文本精髓,走进作者心灵深处。可见,漏读,运用得当,也是一把开启古文教学之门的神奇钥匙。

三、配读

配读,是根据古文内容所描绘的具体情境画面,配上音乐、动作、表情等辅助形式,来趣读古文。

古文,是一种朗诵起来抑扬顿挫,犹如珠玉落盘的文体。适合配以古筝、扬琴等乐器演奏的舒缓典雅乐曲,营造情境,愉悦身心,达到一种雅致的美感。张志公先生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

笔者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配以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古筝曲《水月空禅心》,请同学们配上适当的动作、表情朗读。随后,请一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在轻柔舒缓的配乐中,似沐浴着清朗的月光,学生左手执卷,摇头晃脑,嘴角微翘,表情惬意,当朗诵到“盖竹柏影也”,他将持有书的左手绕至后腰,右手捋下巴,俯视地面,眉头舒展,露出豁然开朗的神情,俨然当年的才子苏轼闲庭赏月的情景。原本生涩无味的古文,在这位同学深情并茂的演绎下,立刻鲜活生动了起来。他妙趣横生的配读赢得了听课老师与同学们的啧啧称赞。

课上,一位平时善于发言、性格活泼的孩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想为这位同学出色的朗诵点个赞。他的朗诵富有创意,表情丰富,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非常有感染力,就像一个优秀的演员。”

别开生面、凸显学生个性的配读有利于学生慢慢进入角色,与文中景、文中情、文中人沟通,达到文意、文情、文境相和谐的境界,亦可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到古典文学不可抵挡的魅力。如此古文吟于口,其乐不必言。当然,配读也要适度,不可过于花哨,喧宾夺主。有时可根据文本内容与描绘的意境,辅以一至两种配读手段即可。

朱熹在《学规类编》中指出:“读书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吟咏,为有功耳。”吟咏古文,不免乏味枯燥,如能添“醋”漏“油”,沿波讨源,趣读古文,则虽幽必显,让我们的古文课堂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空明
江岚诗词二首
佛 祖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记承天寺夜游》拓展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