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俊华
(玉溪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道德情景剧的德育实践及实效探析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禹俊华
(玉溪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德育;道德内化;情景剧;教学效果
无法被人同化吸收并整合为个人的本质是当前道德教育的一个困境,情景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解决这个困境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它分为课前准备阶段和课堂展示阶段,其中包含了创作、表演和观看。而在这一系列步骤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突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们从中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感受到了道德缺失的危害,意识到道德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规范、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建构生活德育,避免德育与生活的疏离,特别是其中的情境体验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可培育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在合作和探究中发现道德,感受道德的力量。
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三大任务和目的①“基础”课的三大任务和目的是: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之一。为此,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大批的队伍,各高校也不遗余力地开设课程、讲解教授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等一系列的道德理论。但是,德育乏力的状况却依然普遍存在:很多学生没有把课程教授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更没有将其外化为道德行为;回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仍然无法判断什么是道德,无法鉴别一种行为有德还是无德。于是,脱离了生活场景、唤不起学生参与与体验愿望的知性德育在学生眼里往往成为“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假、大、空”、“没用”、“多余”的代名词。德育一旦陷入这样的困境不能自拔,就无法实现德育的功能,“基础”课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无法实现其使命。
面对这样的困境,“怎样超越困境?”、“怎样实现德育的使命?”成为那些把教育作为自己事业的教师必须探究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对此,笔者从使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道德失范的恶果,理解道德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目的出发,针对知性德育的不足,并根据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对“基础”课的道德教育困境进行了一些探究,尝试把“情景剧”引入道德教育中,通过开展“道德在我身边”情景表演活动,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涉及道德的现象进行表演,揭示其道德内涵,提示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给予了我们什么,或能给予我们什么?生活中的行为道德规范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等问题。在这里,我们的“情景剧”所涉及、揭示的是道德问题,所以称之为“道德情景剧”,为避免累赘,文中多处将其简称“情景剧”。
按照笔者的经验,在“基础”课中将“情景剧”运用于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操作,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7个步骤,具体如下:
课前准备阶段
第一步:分组收集材料。提前四周将学生分组,学生可自行邀约成员组成8~10人小组,各小组通过观察,收集现实生活中一些道德或不道德、非道德现象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第二步:写作剧本。剧本以反映生活中的道德故事为主要内容,要求以鲜明的人物性格、完整的故事和真实的情感为剧本的主要元素,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情节“展现”发生在“身边”的道德故事。在剧本创作前,教师可推荐几个较好的“情景剧”表演视频供学生们参考。
第三步:上报剧本和确定表演顺序。表演前一周由组长上报各小组成员名单、”情景剧”剧本及表演者的分工情况,并抽签确定表演顺序。
第四步:确定评委和制定评分表。由小组推选出一位素来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作为评委。同时,教师设计准备好一式多份评分表,评分表的内容包括各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评委、解说的人选,还有“情景剧”的主题,以及评分标准和成绩栏。
课堂展示阶段
第五步:“情景剧”表演。表演包括两个环节:首先,由学生自导、自演本组创作的“情景剧”,表演所需道具、场景的布置均由本组学生负责;接下来,由一名同学负责对本组的“情景剧”进行解读,内容包括“剧情创作、设计的理念”、“想揭示或解决什么样的道德问题”、“成效与不足(困难)”等。两个环节接连进行。
第六步:教师点评与组织互动。每一组的表演完成后,教师随即进行点评,并组织观众与演员与进行互动,结合剧情揭示的道德问题展开交流,深化对道德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第七步:评委打分。各小组推荐的评委组成评委团,评委团根据各小组在“剧本(30%)、表演(40%)、解说(20%)、互动环节(10%)”的实际表现作出现场评价,取评委团的平均成绩作为该组的最后成绩,并现场公布各小组得分。另外,评委不得给自己所在的小组打分,小组得分即每位成员的得分。
第一,“道德情景剧”最大化地调动学生投入到课程中,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彰显高校德育的生成性特质和要求。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道德文化为中介的互动而实现受教育者德育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①[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5-36.“情景剧”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从课前准备阶段到课堂展示阶段,学生只有在对大量的道德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筛选、组合、剪辑、扮演、解说”这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管是作为剧中人物的扮演者,还是作为道德观察员、评委,乃至观众,都不能置身剧外,不能离开这个场景。在一轮轮的感官冲击和理论思辨中,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持续思考,这样的思考就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资源,它会使学生和老师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和感染。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也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他看来,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学习者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他可能不理解教师讲解的语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语句”②百度百科:百科名片——“生成性学习”[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德育课堂才是“我们的课堂”、“我在的课堂”。这种德育课堂有别于传统的“说教”、“灌输”,它力图避免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本身的“在场”而空谈抽象的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它实现了对“你(老师)讲你的、我(学生)做我的”、“老师自说自话、学生隐形逃课”等课堂德育模式的超越。事实上,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德育“涵养学生的德性、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功能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道德情景剧”通过表演设置道德情境,有利于师生在情境体验中强化道德情感。情感是道德的生命基础,无情感即无道德。中国当代情感德育论者朱小曼认为:“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情景剧”表演能够在课堂中营造起一个有着情理联系的人际环境或氛围。在表演所营造的道德情景中,演员和观众喜悦着剧中人的喜悦,悲哀着剧中人的悲哀,对善举表现出认同与热爱,对恶行流露出憎恶与反感,成员之间通过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达成融合,感受“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界,培养起学生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的情感相通能力,达到了自我教育和相互间教育高度整合的状态,从而使成员的精神得到了共同的塑造。一个人从另一个人身上所得到的教育总是比其他途径更多、更切实。所以,营造一个有着情理联系的人际环境或氛围,对道德教化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道德情境来辨别、区分“道德”与“不道德”,在直观的情境中激发起“褒扬德行、贬抑恶行”的朴素道德情感。正如当代义务论者罗尔斯认为:“道德学习不是一个获得新动机的过程,因为一旦我们的理智和情感得到了必要的发展,这些动机自己就会产生。”③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48.而至于德性,也就是一种受到了教化的情感。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德之人对社会普遍的正当性价值有着深切的认同与热爱。这恰恰表明,德性的真正本质就是情感、欲望得到了理智化而变得普遍了。
第三,“情景剧”教学回归生活,通过展现、讨论“身边”的道德现象,有利于建构生活德育,避免德育与生活的疏离。人的德性发展与智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体制对间接经验的学习十分有效,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人的精神熏陶和情感塑造,使人获得教养,这一个过程是难以用抽象的概念体系来把握的,因此,我们不能把道德教育只看作是一个道德知识的灌输过程。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实践,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认同。换句话说,德性的涵养不能离开生活,德育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知性德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将理论、概念教条主义地搬用、重复、扩张与滥用,使其本来包容蕴涵的体验与深层含义渐渐地溶化、分解、退色,最后成为空洞的抽象以及随处可贴的标签。“抽象之中的具体性、丰富性及心灵的体验不断被磨蚀后,理论与概念便有可能反过来制约人的思维,满足思想的惰性,消除人的体验。”④张祥云.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1999(6):20.“情景剧”德育回归生活,其所揭示的道德内涵,能引发学生对“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给予了我们什么,或能给予我们什么?”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在活动中体认“道德离我们并不遥远,道德就在我们‘身边’”这个道理。这种体认是对于理论或现象的心灵把握,是人心对于人生的直接贴近,它能够击破思维的惯性与惰性,有利于矫正知性德育的僵化、概念化倾向,构建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身边”既包括空间离我们较近的旁边,也包括能借助身边的工具了解到的区域范围,“身边”构成了我们的生活。通过审视“身边”、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道德现象、甄别道德与不道德,也为今后现实生活中学生的道德选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情景剧”有助于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戏剧性,辩证地看待善恶美丑交织的社会,不绝望、不合污。当类似“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反映的情形作为“情景剧”再次以鲜活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直指人心,冲击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引发我们对现实和道德问题的更多思考。在一系列互动的讨论、剖析后,老师可以乘机引导学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善美与假丑恶每天在我们身边上演,冷漠、下流、卑鄙与崇高、神圣相伴。正如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登上天堂,人们正在走下地狱。”①[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张玲,张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不必气馁,但是我们应该抗争。面对丑恶,你也许无法消除它,但却不应与之同流合污甚至推波助澜;面对神圣与高尚,即便你不能效仿,也不必对它惊讶与质疑。在这个强大的社会中,个人有时显得很渺小,有时却也很强大。我们的力量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②《论语·里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③《孟子·尽心上》。,在别人需要时,别吝啬伸出你的手!一个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希望的社会,需要我们大学生来带动和引领。伸出我的手、伸出你的手,让我们一起来播撒道德的种子、守望道德的麦田!通过这样的引导,“情景剧”教学完整地实现了“以景生情、以情悟理、以理促行”的德育功效。
第五,“情景剧”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合作和探究中发现道德,感受道德的力量。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个人自己努力就可以,同学之间几乎不需要合作,因此同学间也很少有深入的交往而形成深刻的人际关系。这种状况在打散专业、班级来选课形成的“大课堂”模式中更为突出,一个学期结束了,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同窗姓甚名谁,更不用说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交往。学生这种“单个”的存在状态,非常不利于道德教育。因为不管是道德的产生、还是对道德的学习,都不能离开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具体的人际环境。“情景剧”教学恰恰能满足这个前提。从同学间相互邀约组成小组开始,交往就成为必然,小组就构成了一种人际环境。而后的搜集资料、创作剧本、表演、解说、互动等过程中都需要成员间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各位成员是认真参与其中、竭力负责自己的工作,还是滥竽充数只想沾光搭便车蒙混过关,整个小组的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自然也会对每一位成员是“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还是“投机取巧、漠不关心、高高挂起”的表现作出道德与否的考量,并决定今后愿意合作的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不负责任的同学带来一定的道德风险和压力,促使其矫正自己的消极行为。到了评价环节,学生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小组合作程度越深、成员越认真,与其他小组竞争的实力就越强。亲身体验了合作带来的益处,增强了今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这种意识一旦深入人心,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道德修养本质上禀有一种实践目的,修养要使人心与所学的道德知识相融洽,才能得以转变、充实和提升,即“个体能认识到善(好)的价值的优越性,把它整合为自己的本质,从而达到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而不化,则对人心有害,或者由于反抗而流于暴虐,或者由于恐惧而流于阴郁”①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7.,无法被人同化吸收并整合为个人的本质。“情景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个不足。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发现大量不道德现象充斥在我们身边——学生们能感受到道德缺失的危害,意识到道德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规范、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些意识的形成,不是外界强加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发现的“真理”,对于这样的“真理”,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成就更多的道德行为。
[1] 刘志山.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J].江苏高教,2004(3):27-29.
[2]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 高德胜.论现代教师应树立的德育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2):5-8.
Use and Actual Effects of Sitcoms in Mor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Teaching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YU Junhua
(School of Marxism,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Yunnan 653100)
Moral education;moral internalization;teaching effect
Failure of assimil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to one’s character is a difficulty in present moral education.The use of sitcoms in teaching the course offers us to some extent a way of thinking and an approach to this problem.Two steps are involved in using sitcoms in the class,preparation and show,which include production,performance,and view.In these processes,students’subjectivity is allowed to take the lead and their initiative is fully aroused.In performing the plays, students are put in roles to actively feel the harm of moral absence,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morals in 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accordingly to enhance their moral cultivation.The use of sitcoms can bring the course closer to their real life and develop their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in which they are better enabled to feel the moral strength.
禹俊华,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G41
A
1009-9506(2014)03-0065-05
201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