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贞凯冯彦平
(1.玉溪师范学 体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
“小导师制”教学模式在网球课程教学中实施
余贞凯1冯彦平2
(1.玉溪师范学 体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
高校;体育教学;网球课程;小导师制
小导师制的导者与被导者是一种朋辈的“导学”关系,它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指导学生.为此,把“小导师制”运用于高校网球教学之中,并对其实施的策略及路径逐步进行完善,有利于实现网球教学的目的.小导师制与网球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导者与被导者的双向发展.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本文中,笔者主要讨论一种新型的导学形式——小导师制.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尝试在德育领域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它是指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中的品学兼优者担任低年级大学生的德育导师,以交流沟通为媒介,帮助低年级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心理问题,为他们在大学中健康成长奠定思想和心理基础.可以说是高校充分挖掘德育资源,促进德育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①
“小导师制”目的在于建立了一种朋辈“导学”关系,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小导师,小导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小导师制除了在专业上的要求外,还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方法、心理等方面的引导,利用朋辈关系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那么,这种“小导师制”是否也可以尝试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呢.为此,笔者试图以近年来在高校方兴未艾的网球运动及其教学为例,对“小导师制”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实施的策略及路径做一个初步研究.
导者特殊:小导师为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小导师”在担任导者职责的同时也是一名学生,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小导师需按教师的要求设计一个循序渐进、较为系统、切合实际的教学指导计划,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已有学习体验现身说法影响低年级的师弟与师妹,履行小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还需继续完成自身繁重的学业任务,往预设的目标方向努力,努力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对于“小导师”而言,他们不过是在职前获得了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实践锻炼机会,这种锻炼或许能够有助于完成在校期间尚未完成的学业,但在导学过程中却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小导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与意志品质,具备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能力和热情.当然,教师在挑选“小导师”时,在考察其掌握网球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外,还需对其思想品质、合作精神、学习工作态度等个人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查与评估,保证其能够顺利完成导学任务.
合作基础特殊:导者与被导者是一种朋辈的导学关系导者与被导者均为在校学生,一般是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技术好的教技术差的,体育专业的教非体育专业的.导者与被导者是一种朋辈的“导学”关系,是通过同龄人的经验与感受来感染和引导同龄人,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特点在于:二者均需具有互利共赢的良好基础,导学过程贯穿着二者的友好合作、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实际上,小导师完全不同于在职教师身份的导师,导者与被导者往往由于日常生活就在一起,相互之间少了许多拘谨,其朋辈关系的教学体验交流,往往更容易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其教学活动往往更有利于促进二者之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让专业学生得到锻炼,非专业学生学到一项技能,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网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缺失或不足.
最高目标指向:消除师生间“代沟”现象,促进被导学生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师生间代沟问题总是或明或暗地显现着,它既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实际上,由于师生间年龄、经历的差异,他们对待同一事物、问题的理解立场和看法就难免会不同.就网球教学而言,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师(教练)讲授、示范,然后学生(队员)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也较少互动式的心理平等的交流.而根据小导师制教学模式自身所具有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在网球课程教学中实施小导师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师生间“代沟”的现象,促使两者的情感交流,进而形成良好、和谐、合作的网球教学氛围、最佳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被导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以双方的合作为基础,但与导师制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以教与学双方的合作为基础,才能为教学目的的实现创造条件.对此,小导师制教学模式在网球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其策略、措施、方法等与导师制的性质基本是一样的.两者均以导者和被导者双方的合作为基础,通过合作,促进两者之间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对应有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但是,导师制所指的导师为教师,而小导师制所指的导师为在校学生.与教师相比较,担任“小导师”的学生无论是教学管理水平,还是对网球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程度以及教育教学的经验、能力等均有很大差异.然而,二者之间又有着自身的优势,由于二者同为学生,除了年级不同外,其校内日常学习生活基本相同,因此二者的沟通也更容易实现.所以二者的合作基础是教师作为导师难于替代的,或者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体育教学本身就事实存在小导师制从体育教学的实际来看,无论是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还是在课外的体育俱乐部、运动协会或者其他自由式组合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中,甚至是在运动场、教室、食堂、宿舍、校园其他场所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之间对体育技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论等情景无处不在,其中就有小导师类的身影.只不过这种现象多呈现于同学或者学友之间,处于一种学校生活的自然状态,无形中成为课堂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而小导师制却是源于这种自然状态的一种顺势利导的做法,可以说是社会群众体育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应该得到肯定与鼓励.当然,也可以说体育教学本身就事实存在着小导师制的教学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选择学习网球课程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这为高校网球教学或者网球运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在高校网球课程教学中实施小导师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导师制与网球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符合目前网球运动项目的实际情况,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学校因教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械欠缺、学生练习量不够等现实问题,有利于网球教学的顺利进行.
朋辈的“导学”关系有利于实现网球教学的目的小导师制教学模式呈现出来的是朋辈的“导学”关系,导者与被导者在一起相处的机会很多,相互交流网球技术要领可在不同的场所进行,沟通交流可以用平时朋友间毫无约束感的语气、并在自然氛围中进行,被导者往往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几年来,笔者曾就此走访调查多个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朋辈的导学模式很好.而且考虑到目前的现状,由于高校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每个授课班级约50人左右,教师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大范围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见,小导师制教学模式与网球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得导与学之间构设了较为固定、明确和连续的新型朋辈“导学”关系,有利于实现网球教学的目的.
能够更好地促进导者与被导者的双向发展网球课程教学中的小导师制:就导者而言,其本身是以自己先入经历、知识能力以及人格修养影响被导者,一方面导者必须在自己的授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完成对被导者的引导(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导者提前做好相关的导学准备工作,比如自身的网球基础理论知识、技战术都要达到一个相应的较高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也要达到一个新的要求,才会被选拔上.同时,导者还需要提高项目技能讲解示范的能力,撰写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对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学会与被导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及沟通技巧,分析评估学生实际情况,预测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课后如何总结完善,甚至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这些必要的工作无疑对导者是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其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素养,更好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被导者而言,由于导者是自己的师兄(姐)、老乡或室友,实际上是一种朋辈的交往关系,导者与自身的思想、专业、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与之进行沟通与交流就少了许多矜持、胆怯、敬畏,在此种融洽和谐的氛围里,既有利于自身很快入网球的学习之门,也有利于自身去感悟,潜能被激发,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导者与被导者的导与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网球课程教学中,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导者与被导者的双向发展.
小导师的选拔与小导师群的构建小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最为关键是要做好小导师的选拔工作.初步可以考虑选拔的范围,主要是高年级网球技术水平较高者中挑选,如学校网球队成员、网球专项学生、教师业余专门辅导的学生、热衷于网球运动并且水平较高者等对象.当然,小导师的确定,实行自愿报名与个别动员相结合,这也是不错的方式.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小导师的选拔应当将综合素养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高度的责任心、奉献精神、人格修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等等.
小导师教学的形式由于被选拔的小导师本身属于在校学生,“学”仍是其主业,而“导”其实只是一种“业余”,或者说是一种主业学习之中的社会实践,因此对于小导师教学的形式,就要根据实际而定,总体上导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在网球教学中,例如一对一、一对二或者一对数人地教学指导,网球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要领、裁判知识、竞赛方法以及导学的时间、地点、人数均可由双方协商而定.这样,让学生除了常规的课堂学习外,又能在课外较为灵活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继续获得网球的知识与能力,或者获得某种感悟.但必须注意的是,除了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外,关键是要注重教学形式的针对性强,沟通方便,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强调过程,注重考核就目前而言,小导师制还只是原有教学体系的一种补充或者改进,其教学效果究竟怎样,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是对任何课程的学习来说,强调学习过程与注重考核始终是教与学的关键.网球课程也一样,在小导师制教学模式的运用中,仍然必须注重学习过程的督促与管理,例如应该适宜地制定配套考核管理办法,以保障教学质量.特别是对小导师的导与被导者的学的过程,相关教师要及时跟踪与随访,及时掌握导学的进展情况,帮助小导师解决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注重对小导师导学过程的交流沟通的能力、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考试成绩状况的全面考核.例如对导者的实际效果,可在三好学生、奖学金评定时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小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特点符合网球教育教学的内涵要求,对提高导者与被导者综合素质都可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网球课程中运用小导师制目前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照搬套用,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探讨.
[1]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以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200(4).
[2]庞靖.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3).
[3]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6).
[4]刘芳.推行“导师制”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7(1).
[5]王健,孙琳.学分制下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佟贵锋,杨涛.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网球课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Mini Tutorial System”in the Tennis Teaching
YU Zhen kai1FENG Yan pi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Yunnan 653100,China; 2.Juvenile&Children's Sports School,Yuxi,Yunnan 653100,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hysical education;tennis course;mini tutorial system
In the“mini tutorial system”,the tutor guides the learner like friends and the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learner's personality and aptitude.Therefore,the applic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mini tutorial system”in the tennis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ducive to their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can facilitate the bi-directional development of tutors and learners.
G845-4
A
1009-9506(2014)04-0067-04
2013年11月9日
余贞凯,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网球教学.
①李方强.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的几点思考[M].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