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途径研究

2014-03-11 01:15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号召力团员青年凝聚力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

中国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担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军的重任。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共青团要“全面履行职能作用,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①。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讲话中指出:“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②

当前,共青团的工作对象与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建设一个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共青团组织,为党巩固执政的青年基础,是共青团组织在现阶段的核心任务。

1 加强共青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建设是共青团自身建设的需要。共青团具有光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是联系青年的纽带,共青团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广大青年团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增强自身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切实解决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使共青团组织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建设成为一个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组织③。

2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

2.1 遇到的主要问题

2.1.1 高校团组织具有良好的群众性,但在先进性上呈现出不足

目前,高校团员数占学生总数比例很高,理论上表明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高,这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多青年团员在中学时期并没有履行正常的入团手续,没有参与过正规的团组织生活,没有系统完整地学习团的相关章程和知识。部分中学团组织在发展新团员时,仅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的考量,且部分中学生入团动机也不够端正,目的性和功利性明显,这些都导致高校团员素质的先天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团员普遍化、泛滥化,导致团员个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降低,团组织的先进性呈现出了不足。

2.1.2 高校团组织活动方式单一,形式化明显,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

当前,传统的工作理念方式对共青团组织工作的开展仍具有深深地影响,但传统空洞教条的说教和形式单一的活动,很难吸引青年团员的参与。部分基层团组织在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开展的各项活动针对性和时代性不强,没有体现出核心的引导和管理作用。还有部分团组织在活动的开展上形式老套,只注重表面形式,与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脱离,与当前环境形式下对高校团组织的工作要求具有较大的偏差。同时,由于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团员青年个体在社会的阅历、生活方式、思想认识和个人目标上都会存在着差异。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团员青年还不能具有正确的认识,个人进取心不强,缺乏主人翁意识,对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热情度和参与度不够,游离于组织之外。

2.1.3 部分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不健全,理论教育需提高

共青团组织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传统,组织的制度建设是较为完善的。但近年来在部分高校基层团组织中,组织制度不健全,或是有制度而执行力不足。具体还表现为,团组织的基层委员会、常委会作用不明显;对不合格团员没有严格地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团员的教育评议机制、团员的注册管理、团费的缴纳和管理制度、支部大会、支委会等会议制度都不规范。同时,部分基层团支部缺乏对团的章程、发展历程等团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光荣传统的教育,致使一些团员对团的相关知识,团组织的形式和作用都不够了解。部分团员对理论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学习的自主性、自发性不强,理想信念淡化,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鉴别能力不强④。

2.2 遇到的主要挑战

2.2.1 经济发展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导致的影响

共青团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广大青年,而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其相应的特点,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开创精神、勇于探索。在现今国际形势下,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形势明显,各种文化思想相互冲击,国内环境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分配制度也产生了变化,由此带来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社会就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原先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在这变化过程中也呈现出有所淡化的倾向,这种多元化思潮对青年的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部分青年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尚不强,理性思考能力较弱。因此,当他们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容易受个人主观的影响,不能从政治和社会的高度辨证的分析事态。青年主导价值标准的严重缺失,实际上就是共青团的主导价值受到挑战,同样的,也使得共青团组织的号召力与凝聚力受到严重地影响。

2.2.2 教学管理模式改变带来的冲击

我国自建国以来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长期实行学年制教育模式,实行的是统一标准模式的管理制度。在进入21世纪后,众多高校进行教学内部体质和教育教学的改革,积极探索并逐步地试行学分制教学的管理模式。这样的体制改革使得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有:⒈由于高校学分制教学制度的推行实施,逐步淡化了班级和团支部的概念。⒉以团组织主导进行的传统人才教育模式,由于大学生主体思想和意识的增加,以及个人成才目标的需求多样化受到了挑战。⒊现代高校后勤社会化带来的挑战。

2.2.3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出的考验

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在社会中也被认为文化层次较高,但其心理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成才和塑形的过渡期。心理活动十分的活跃,但也较为敏感,对新鲜事物的反应很灵敏,但也还缺乏相应的自我调控能力。当今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资源的快速崛起,网络信息已经可以很随意地渗透到大学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和重要载体,具有便捷、平等、互动等特点,与当代青年追求自由、开放的思维特点产生强烈的共鸣。广大青年尽情地享受互联网资源给其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中各种信息思潮的冲击,在缺乏认同的正确导向指引时,很容易受到影响,造成个人信仰和导向的混乱或缺失,缺乏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可感,势必会造成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受到极大的影响⑤。

3 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建设的途径

3.1 转变参与主体单一的模式,实现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体制

共青团组织一直以来受单一政治化工作思路的影响,在开展活动时往往采取至上而下单线的拉动机制。要增强团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建设,在工作上要实现从单一的团组织动员发动团员青年参与组织活动,到团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转变。

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组织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其发展的前景,重视学生社团组织和学生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重视其在共青团组织“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中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使其真正成为共青团工作的有力臂膀。同时,加强各级团员干部的队伍建设,加强对团员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团员组织的优势,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给予相应的管理和引导。增强团员组织身份的自我认同是团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增强团员的组织身份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其组织归属感。注意将思想教育和资源管理相结合,实现对各种组织的有效管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2 转变工作重心,由单一教育到服务、引导转换

长期以来,共青团的传统工作模式一直采取灌输式教育的方式,没有考虑或是没有充分考虑广大青年的实际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青年大学生需求的重心已由强政治性到强发展性转变,这意味着我们高校青年团组织工作重心也应转变到“服务需求”上。一方面,共青团组织要利用好自身的组织特点和优势,在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方法,好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增强思想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重视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团组织在开展各项工作活动时,需要把握团员青年的特点,从团员青年的根本需求出发,满足其实际需求,使团组织的工作能体现出服务青年,引导思想的特点,不断满足团员青年的成长,发展和成长的实际需求。

3.3 转变工作方法,从重视规模到重视实效

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团组织的岗位人员流动性也较快。所以,在团组织活动的开展时常采用运动式和口号式的组织方法,也取得不错的实效,但往往活动开展的效果都是一时风风火火、轰轰烈烈,但过后就马上就烟消云散,影响甚微。近年来,在团中央的指导和要求下,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在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上有了很大进展,但如果在工作上一味地只强调工作的套路,很可能使工作方法模式化,共青团组织工作中特有的创造性会受到削弱,影响团员青年的活力,对团组织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

当前形势下,共青团组织重要的工作理念之一就是以品牌谋发展,品牌活动的影响对于团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的品牌工作可以使共青团的特点和本院系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使这样的品牌活动能够成为自身院系文化在校园文化的代表。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增强青年对基层团组织的认可感。团组织的活动开展要注重组织工作机制的改进,使活动的开展得到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易于参与。在观念上就要把它从“活动”拓展成为“工作”,使这样的工作更具有依托性,也更为扎实。广大青年能在其中得到更大的实惠和帮助,从中使共青团组织的形象和影响得到确立⑥。

3.4 转变传统沟通方式,合理利用多方资源平台

现今大学生青年群体的思想、思维日益多元化,班级和团支部的概念由于高等教育改革而发生淡化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单一的沟通渠道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在新形势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组织动员青少年的方式。我们在利用热线、非正式组织、直接接待访谈等传统手段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邮箱、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及时与团员青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准确把握了解其真实诉求,使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空间和渠道得到有效拓展。

高校的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青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高校团组织也应当紧跟信息时代潮流,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辟自己的宣传教育阵地,利用网络为共青团组织打开工作新局面,开创工作新平台,使团组织的工作突破时空的局限,拓宽团组织工作的覆盖面⑦。

总之,通过转变共青团组织活动的主体参与体制,转变日常工作重心,转变传统工作方法和沟通方式这几个途径,实现团组织工作中多种主体共同开展活动,完成教育角色到服务引导角色的转变。不但重视活动开展的规模,更重视活动的具体实效,并合理地使用多方资源平台,拓宽团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加强高校的团建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团结青年,更好地引导青年,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具体实效地工作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注释】

①胡锦涛.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②习近平.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N].中国青年报,2013-06-21(01).

③李建成,郭红卫,王巧玲.关于新时期加强共青团凝聚力的方法探讨[J].党史博采,2006(08):30.

④王秀华.新形势下增强团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途径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16-18.

⑤王姬文.新时期高校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9):260-261.

⑥许青.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27-31.

⑦相征.网络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2):62-63.

猜你喜欢
号召力团员青年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中学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增强高中团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途径
浅议做好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党报“主流观点”引领正确舆论导向——浅析黑龙江日报三组系列评论的思想性可读性号召力
用新媒体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