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产全球化的“大蛋糕”,尽管机遇与风险并存,建材企业仍应毫不犹豫地参与到“切蛋糕”的市场竞争中。地产全球化的浪潮必然将波及作为上游产业的建材企业,建材业接受全球化洗礼迫在眉睫。近年来,建材企业普遍处于“产能过剩”的窘境,国际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要求出口建材产品质量必须与全球标准接轨,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方向发展。为了配合房地产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知名建材家居行业纷纷“触网”,开始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权威、品质、方便、快捷,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建材业进军海外地产市场的制胜法宝。然而,在国内化解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一提到国际化,就认为是鼓励将多余的产能转移到国外去,这样的想法不符合国际市场规律。以传统建材产业之一的水泥为例,在当前形势下,水泥企业“走出去”并非简单的将产品出口海外,而是在国外寻求一种投资机会,化解国内新增产能投资过剩的压力。 近年来,中国水泥巨头纷纷走出国门,登上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大舞台,从出口单一的水泥及熟料产品,到承建国际水泥工程带动水泥技术和装备出口,再到直接在海外投资建厂参与国际水泥市场竞争,中国的水泥企业一路走来步步维艰,但也显示了它的蓬勃壮大与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水泥行业国际化尚在初级阶段,各方面经验和资源有待充足,面临多项挑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企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投资理念存在短板;国际文化交流缺乏。很多建材企业招聘员工去海外企业,但即使给双倍工资他们也不愿长期驻留海外,这说明企业国际化不仅仅体现在员工福利待遇上,最重要的是企业必须拥有一套国际化人才管理机制。国内建材企业去国外投资不能把它看作短期行为,而要寻求长期发展。
建材企业成功的海外投资项目一定是人与市场的完美结合,管理人才作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直接推动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的成败。树立品牌化意识、大力实行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开展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将中国文化、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这也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国内建材企业实行以合资为主的投资模式,既可以克服投资企业客观存在的资金缺陷,也可以利用东道主国家的关系优势规避政治风险。在规模、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还要把握机会多与国际间同行交流,学会转换发展理念,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协会的通力合作,做出周密的谋划和科学决策。
2011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在严厉调控的形势下倒逼建材市场全面萎缩,促使不少建材生产企业走向海外寻求市场。生活家集团CEO刘硕真表示,建材企业走出去需要5个国际化,即国际化的资本、国际化的资源、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管理和国际化的市场。生活家在产品设计上强调“世界元素与中国创造”,其设计团队中有美国曼宁顿地板设计团队、有法国知名时尚设计师,以及日本一流室内设计专家。最近,又与曾获得过多项国际顶级设计大奖的上海木码设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并聘请其设计总监、意大利著名家居设计师路易·劳伦斯担任生活家项目的主创。与此同时,生活家集团还签约意大利国宝级设计大师亚历山大·贝利担任其CASA子品牌的设计师。除传统出口市场外,生活家又开拓了中东和俄罗斯两大市场,还专门往德国出口强化地板及石塑地板,年销量达20万平方米以上。
此外,北新集团也为中国建材企业国际化发展树立了一个可供学习的标杆。北新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商、亚洲最大石膏板企业,作为中国建材旗下A股上市公司,北新集团在经济下行、房地产持续调控、建材行业全面下滑的情况下,超额完成2013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实现了石膏板销量、销售收入、净利润全面增长,业绩再度飘红,获得同比增长46.57%的傲人成就。北新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北新建材已经确立了发挥已有优势、做大强势产品的战略方针,针对国内外新型建材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将加速生产线建设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龙牌系列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今后,公司将充分利用国企改革的机遇和国家有关政策,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实现低成本扩张,调整国内生产线布局,推动行业整合,全面占领国内外区域市场。在北新集团2013年营销年会上,董事长宋志平提出了企业国际化启程方案,要求从行业知名品牌发展成社会知名品牌,并在国际化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如今,北新集团不仅是唯一一家拥有3项中国驰名商标的建材企业,还是世界上唯一蝉联“全球石膏行业年度公司”荣誉称号的企业,位居亚洲建材品牌前3名,与韩国三星、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列入“亚洲品牌500强”,这些都是影响力扩张的重要表现。未来,要实现北新集团的“生态梦”和“品牌梦”,还需要董事长宋志平与全体员工肩负起创造世界级民族自主品牌的责任与使命,让“中国创造”与“北新建材”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