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学案使用初期阶段的编制策略

2014-03-06 05:18胡春景
文教资料 2014年35期
关键词:学法学情学案

胡春景

(台州学院附属中学,浙江 临海 317000)

浅析导学案使用初期阶段的编制策略

胡春景

(台州学院附属中学,浙江 临海 317000)

导学案的编制应从学情出发,激发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自学方法。文章分析了导学案使用初期阶段的编制策略。

导学案 使用初期 编制策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一直是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地陆续出现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改革,如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江苏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在“导学”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他们的教学模式成了很多学校甚至一些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误用,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导学案,课堂教学如果采用导学案上课,那么能否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则成为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我们发现一些问题:编写时目标与内容一致性不高;内容设计传统化,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罗列,缺乏导学功能;编写时较随意性,复制别人的成果,在网上下载而不加以修改和取舍;习题化倾向严重,变成了练习册;缺乏反思总结,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导学案的效果,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加以完善。

教学应从学情出发,导学案的编制应该从学情出发,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学情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阶段学生的导学案模式应该有所不同,在语言表述、问题设计难易度和编写环节等方面应该都有差别。如针对刚进入初中还未接触过导学案的学生,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自学习惯和掌握自学方法,所设计的导学案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构建,引导学生从不愿意看课本而转变为愿意看课本,激发他们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掌握自学方法。

一、初期阶段导学案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目标的设定到方法的选择再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的选择,等等,都应考虑学生是否能感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能完成。

2.层次性原则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导学案编制的各个环节(学习目标设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问题设计、达标检测等)都应体现出层次性,以关照到不同层次学生不同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3.方法性原则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突出体现导学案“导”的功能。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法指导环节的编制策略可从呈现形式、方法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4.趣味性原则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兴趣?除了和学生强调运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好处外,在导学案编制时应注重趣味性、情境化、现实化,可以多一些激励性语言。如:试一试你的身手,你能行。练一练,你一定能过关。比比看,你想的办法多不多?等等。也可以在问题设计时注意实现问题情境化,我曾经看到一个形象的说法,一勺盐如果让我们干吃它,则肯定难以下咽,哪怕是被逼吃下去,也苦不堪言,可是同一勺盐如果放进汤里,我们可能就一点一点地品尝掉了,甚至还感觉很美味。我想到了对于学生而言那些难点、那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就像那一勺盐,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品味它、吸收它呢?就需要一碗汤,那么这碗汤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情境。

二、导学案使用初期编写内容的研究

导学案初期阶段着重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达标检测等内容进行编制。

1.学习目标

导学案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必须实现的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等功能,既是学习的出发点,又是学习的归宿。研究表明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和学业成绩的提高都有更积极影响。(要注重学习目标的编制,编制时可以从目标主体表述、语言表述及数量和层次性角度进行思考。)

对于刚接触导学案的学生来说,设计的导学案目标设定时不宜过多,一般以3—5个为宜,目标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如有省略,也应明确指向是学生的行为。制定要求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不要使用“理解”、“理解”、“掌握”等比较模糊的语言,而应使用“能找出”、“记住”、“说出”等可操作、可检测的用语。还应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何种程度的结果以便检测和评价,比如:提供一张地图,能够至少说出85%的省会城市。

2.学习重难点

将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交给学生,能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习的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对比、推理、归纳等)。就某一教学课题而言,重点应该是比较一致的,可以明确提出,难点有些可能是比较一致的,也有些可能是因人而异,因此在设计难点时应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地提出,更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在导学案使用初期尤为重要,因此在使用初期最好单列一个环节,以加强学法指导,当然也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单列环节时学法指导应强调一般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6页,用黑色笔画出重点知识,认真完成预习自学内容,并用红色笔标注疑难问题。”“结合教材知识和自身经验,通过小组合作、谈论,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并由组长负责,得出讨论结果,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展示。”在涉及某一类具体问题方法指导时,最好附注在问题旁边,如“读图方法:读标题—读图例—读地图本身内容”。

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应强调问题的设计,而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可探究性、情境化和现实性。

根据难易度,我们将历史与社会知识分为A、B、C、D四层,A层为“识记类”,一般为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简单呈现;B层为“理解类”,是在A层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应用。主要是一些基础题结合基础知识的练习;C层为 “应用类”,是进一步的知识运用,侧重于解题思路的理清和解题规律的归纳,使学生尽快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D层为“拓展类”,是将一些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把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结合一起解决,一般较难。四个层级的内容面向不同的学生,A、B层级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考查学困生。C层主要面向中等以上的大部分学生,D层则是面向少部分优秀生。在自主预习部分,尽量选择A、B层知识,可少量加入C层次知识,在合作探究环节时,应以C层次知识为主再加入D层次问题。

4.达标检测

在设计达标检测内容时,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测试,也可以笔试;可以教师检测,也可以是学生自测、互测;可以课堂完成,也可以课后完成。题型要多样,数量要适度,课堂内检测一般不超过5,6分钟,要紧扣重难点,有针对性,难度适中,注意分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可增加选做题目,选做题目一般为难度较大的D层次问题。

三、导学案初期编制的其他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模式应根据本学科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特点灵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切忌教条;在使用初期阶段,呈现形式上可以多一些图文并茂,版式选择上可以选择混合式,将文字式和表格式版式有机结合,比较规范、具体,指导性强,适合初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学习任务过重、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应及时调整,等等。

只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研究、精益求精,导学案就一定能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方法、实现成绩飞跃的有效载体。

[1]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法学情学案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乡愁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