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越
(延安广播电视台,陕西延安 716000)
试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
刘 越
(延安广播电视台,陕西延安 716000)
网络流行语是伴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产生发展的,是网民意见的语言表达和网络文化的缩影。网络流行语的来源途径包括媒体、方言、外来语、新奇词汇、社会事件或现象等,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时期内的语言现象,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对网络流行语及其传播媒体的分析,可以探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规避的方法和措施。
网络流行语;形成机制;受众心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我国网民队伍在不断的壮大。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带动了一种新的交流词汇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展流行起来、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诞生了民谣、顺口溜等这些短小精悍,而又饱含信息的语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民谣、顺口溜这样在当时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变得有些臃肿,进而用网络流行语来代替,比如“拼爹”“炫富”,这些词语只有几个字,但在词语后面却深刻地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网民的情感通过网络热词不断的实现传递和释放。
(一)传播媒体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快速繁衍和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推动。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了网络流行言语的发展与传播。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更是为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更适合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发展。
1.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及信息共享度。网络媒体高度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性也为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了这种高度的开放性的信息共享性,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信息传播出去,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网民中流传,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个网络流行语刚刚诞生但却似乎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2.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功能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有了互联网,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借助电子邮件、BBS等信息交互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1]。
网络媒体的便捷检索性,可以使网民在上网检索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网络流行语,对其来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在无形中也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可以使网民在上网时就当下的某个网络流行语或时事政治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这在一定形式上也扩大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范围。
3.网络媒体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络信息制作过程相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映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如:“我爸是李刚”、“药家鑫事件”等,几乎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网络就予以了反应,网民们也对其予以了极大的关注。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个居于终端的现实社会的人在支撑,而网络流行语则是人们最真实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向背的反映。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可视为社会监督力量不断上升的体现[2]。
4.网络媒体的“零”把关特性。在传统媒体记者和编辑作为媒介的把关人,控制着信息的产生与传播。他们会对一个信息做出具体的判断,衡量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如何,从而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报道。然而在网络媒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信息的发布者,网络传媒时代人人皆记者,人人皆编辑,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发布信息和观点。“把关人”在这里已经不存在。
虽然这种“零”把关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传播出去,却也有自身的缺点,那就是新闻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得不到保障。由于不知道新闻信息的确切来源,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始终是存在质疑的,而这些新闻往往要靠传统媒体来加以证实,而且很多的网络暴力的产生也正是因为网络媒体“把关人”机制的不健全引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说“零”把关,虽然会对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零”把关为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二)受众接受与再传播的心理分析
网络受众是网络信息的浏览者,受众在接收网络信息的同时又作为网络信息的传者进行一系列的网络活动,所以网络受众既是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如此盛行,并且其句式被广为仿造,离不开广大网络受众的推波助澜。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普遍受到广大受众的接受和认可,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的交互,传播速度令人惊奇。网络流行语言亦是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如“山寨”、“打酱油”、“很傻很天真”、“雷人”、“囧”、“给力”等。本文将以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为例,来探讨网络环境下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
1.求新求异心理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里有数不清的网络受众。没有个性就相当于没有了你自己,如何在这数目众多的网民中脱颖而出被大家注意,这就要看你是否拥有与众不同的造型、标新立异的网名和另类独特的语言。网络流行语言已经成为网络受众表现自己、张扬个性的象征和标志。
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更容易满足受众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由于传统媒体的要求和限制都比较多,“把关”相较于网络媒体来说要严很多。大多数的受众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求新求异心理,而网络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情况。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弱控制性、更强的包容性以及“零把关”等特征都决定了网络媒体是满足受众求新求异心理的最好的平台。
从很多的“网络流行语”的句式被反复模仿,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受众这种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心理。如2009年有人在7月初,有人在百度贴吧里发了一张男子吃面的图片,配的文字说明是“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是…是…”的句式被反复模仿,出现了如“哥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哥写的不是文字,是寂寞”等诸如此类的句子。网络受众乐此不疲地模仿网络流行语的句式并将其辐射到各个领域,网络流行语不停繁衍的态势也延续了其生命力。
2.实用心理
网络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际中被广泛的使用,可以说网络流行语已经由网络世界走入到了现实生活中。在2010年我们听的最多用的最广的两个网络流行语就是“给力”。可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用到这句流行语。对于一个人开心的情绪我们可以说“给力”,对于国家的经济形势我们也可以用“给力”来总结,总之不管当初“给力”产生的心理基础是什么,随着“给力”被不断的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现在的“给力”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其实用性。
随着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更倾向于用一种简单实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流行语的不断衍生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这也是“给力”能够迅速蹿红的一个主因。
3.时髦心理
据统计显示,在我国35岁以下的网民一直占网民总数的80%以上,35岁以下的中青年网民是网络流行语最重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对周围事物的发生发展非常敏感,往往具有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的感受,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追求时髦[3]。他们处于生命的旺盛期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社会的感知也比较敏感。出于虚荣心理的满足和时髦心理的驱使,他们一般会主动掌握和传播最新最全的网络流行语。因为这可以间接地表明他是一个紧跟时代脚步的潮人,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满足。
网络时代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而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更加地关注网络,因此一些新的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年轻人最先创造和传播的。现在的年轻人见面打招呼聊天往往也都会使用网络流行语,如果你不掌握最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动态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年轻人。很多人认为见面聊天来几句“给力”、“伤不起”、“范二”等既显示了自己的潮流性又显得倍儿有面子。
在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追捧、在网络流行语大有赶超一切的情形下,也有很多的人对此表示出了担忧。认为网络流行语是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甚至可以称为是青年亚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有过儒家文化。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提倡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太大,马克思主义文化才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概念,它一般属于与主流社会群体不同的次级群体、边缘群体。亚文化有着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主流文化采取抵抗、颠覆的态度。青年亚文化产生于青年对社会规则、制度特别是成年人对他们的压制的不满,即表现为代际矛盾:而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青年亚文化常常表现出对统治阶级霸权的反抗,特别是在社会存在阶级差别和对立的情况下或者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候,青年亚文化会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离经叛道的色彩[4]。
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80后、90后的一代人,他们面对的压力要远远大于他们的父辈。因此这些网民也创造出了很多的网络流行语来发泄与释放内心的压力,如“萌”、“萝莉”、“宅男宅女”等。很多人就把这些归结为青年亚文化心理症候群。部分学者对这个群体的定义就是拒绝成长,逃避压力,认为这是垮掉的一代。其实,对于青年亚文化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并适度的加以正确的引导,相信这些人会尽快的适应社会并作出积极的反应。
网络流行语虽然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但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因此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渗透。结合近几年的流行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一把双刃剑,有其正负效应。在肯定网络流行语的正效应的同时我们也不可以否认它的负效应。网络流行语属于一种需要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在得到认可时总能给人带来喜悦感与认同感,特别是那些刚进入社会的“80后”网民,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由于现实的失落他们急需得到这样的认同感与满足感。也正是由于这种虚拟世界的满足和现实生活的失落,极易造成网民的角色冲突与异化,使个体的自我认识模糊、混沌,甚至是影响到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第一,网络流行语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现在的中小学生写作文时满篇使用的网络流行语,老师看不懂,家长不明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5]。
如:“今天9岁的表弟居然跟我说‘神马都是浮云’,我好2!看来我已经成了奥特曼(outman)了。”这是南京市鼓楼区一所名校老师在学生周记里看到的一句话,这位老师表示现在不少学生喜欢在作文中使用“给力”、“杯具”等网络流行语,在现实交流中更是时不时的说几句网络流行语,以证明自己的“时尚”、“酷”。少年儿童的这种“fashion”却给不少的家长和老师带来了烦恼。因为,忙于工作和生活的家长和老师可能极少会关注到最新的网络流行语,这样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就会产生代沟,不少家长为此感到十分烦恼与担忧。
第二,网络流行语还易引起网络暴力问题。网络流行语在迅速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定的监督管理,容易引起网络暴力问题。
如2007年在网络上流行的“史上最恶毒的后妈”,在各大论坛上流行之后,刺激了网民兴奋的神经。缺乏调查的网民义愤填膺声讨“后妈”。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一度想要自杀。后来证实,孩子的吐血是由于患病而并非是人为殴打所致。但是网络暴力已经形成,一句“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的流行,引来了无数的“道德警察”给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又如“五道杠少年”黄艺博。这个消息在微博上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兴趣,“五道杠”也随之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很多网友还拿黄艺博的照片进行恶搞,可想而知这会对这位少年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
第三,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还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一些非健康的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还会给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如“炫富”、“拼爹”等,在这股“热潮”下,很多少年儿童由于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盲目地攀比。这不仅会给家长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会严重影响到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
网络流行语在传播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但我们对此不应该坐以待毙,而是应该主动地寻求方法来引导网络流行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负效应,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我认为,对待这些隐患,应该采取疏导的方式加以解决,禁止或强行压制网络流行语是不可行的。这就要求相关的职能部门、广大网民、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和老师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各司其责,精诚合作。
第一,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具有正效应的网络流行语,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给予合适的身份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使其向更有利的方面发展,这对于弥补规范化语言的不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具有负效应的网络流行语则应该适时的加以制止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加速其灭亡,还网络和社会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
第二,网络媒体之间相互监督。网络媒体之间要建立相互之间的监督,对于新闻事件或是信息要有鉴别能力。对于有负效应的新闻信息自动的进行屏蔽,网络媒体之间建立相互的监督和把关。这样不仅有利于网络媒体的健康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氛围。
第三,广大网民的自知自觉。谋求事件的解决,必须关切事件的起因。要想解决网络流行语问题,广大网民才是关键。网络流行语更多地是由网民因创作的,创作之初或许只是出于无意,但一部分流行语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像是“史上最恶毒后妈”,很多网民是不了解事实的真相的并且缺乏调查事实的能力,在有网友发帖之后,出于一种“社会正义”就对这个“后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讨伐,从而对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这也给我们的广大网民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下结论,盲目的跟风,对于网络流行语要有一定的判断力。
第四,监护人及其老师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保护和引导。很多时候,孩子都是最脆弱、最易受到影响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很多事物的好坏还缺乏判断力,在网络流行语这一问题中也不例外。监护人作为这一部分人群直接的保护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监护人应避免少年儿童过早涉及网络,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日常语言环境,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使用网络流行语,避免影响孩子良好语言系统的形成。老师作为少年儿童的教育者也同样负有责任。学校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及时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使学生从观念上认识到规范语言的重要性[3]。
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网络流行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社会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6]。每一个网络流行语都可以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代言人”。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语言现象,被很多人称为信息时代的“社会方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相信只要正确的进行引导,网络流行语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1]黄秉承,蔡滨徽.论网络时代报纸的发展前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96-100.
[2]于磊.网络流行语超范围传播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今传媒,2010(9):73-74.
[3]杨欢欢.从网络流行语看社会生活和青少年心理变化[J].电影评介,2009(8):108.
[4]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8(5):53-56.
[5]逯彦萃.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J].新闻爱好者,2010(16):44-45.
[6]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选刊,2010(4):114-116.
[责任编辑 刘国荣]
G206
A
1004-9975(2014)02-0103-04
2013-11-11
刘 越(1972—),女,陕西延川人,延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