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和平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精神?下面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得,具体来谈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07
一、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注重以读为本
语文教育专家崔恋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并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让学生探究。例如一些学生在阅读了《故乡》后,认为杨二嫂并没有诬陷闰土,那灰堆里的十多个碗碟确系闰土所埋;有的同学在读完《孔乙己》之后,认为学生现在读书考大学跟那时考秀才、考举人不是一样的吗?当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后,我都加表扬,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各抒己见,激烈争论。这样通过阅读发现了问题,进而探究性学习也就在其中了。
二、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注重想象
选人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笔带过,形成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细的内容,把原文中诚意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三、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注重自我感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如一老师在教《鸬鹚》一文,老师让学生对“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竿往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一句中,为什么用“一抹”作专题讨论。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的说一抹很轻,显得宁静;有的说只要轻轻一抹,鸬鹚就那么听话,为渔人效劳,可见这是些训练有素的鸬鹚;还有的说用一挥或一擦等词、动作精鲁,没有一抹温柔,说不定还会伤害到鸬鹚。学生在多元解读中丰富了一抹”的内涵,领悟了“一抹”包含的情和意。
四、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注重质疑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展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有老师在教《落花生》一文,有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观赏要好多。虽然学生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失偏颇,但能向教材挑战,就很难能可贵了。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进入“愤悱”的状态,也就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五、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
作为学生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数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追寻“体验”,让体验全方位地进入开放的语文课堂,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师的倾心追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小稻秧历险记》时,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情感不到位。于老师幽默地启发:“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喷洒的动作。在于老师的创设喷洒情境的激发下,这位学生如临其境,有了真切体验,再读时,他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
六、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注重辩论
将“辩论”这一形式纳入课堂,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心灵的沉睡区,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三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三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迎合别人,活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辩能够明白是非,从而培养学生能言善辩和口语表达能力。如一教师教完《落花生》一文,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成两组,各自代表“苹果”、“花生”,然后提高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辩论分为三次,第一次说自己的好处,第二次讲自己的不足,第三次谈当前社会为什么需要“苹果”和“花生”这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小脸涨得通红,答辩精彩,气氛热烈。最终大家统一认识:人要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对社会有用。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人才。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激活童真、回归自我、学做真人”的目的。
探究性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能够完全从之前的被动学习完全转为主动学习,这不仅在其他学科显得重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也显得很重要,只要我们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就会认真思考这些具体的方法或者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