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理论的塞浦路斯银行危机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态度分析

2014-03-05 23:31:54朱智佩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价理论

朱智佩

摘 要: 新闻报道要求忠实事实原貌,不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意图和偏见。然而,主观态度往往隐藏于新闻文本的字里行间。本文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分析了CNBC和The Economist关于塞浦路斯银行危机的新闻报道语篇中的态度资源。通过对情感判断和鉴赏三种资源的统计和分析,解读语言使用者是如何表明立场和观点的,并且验证了评价性资源的价值。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意义 塞浦路斯银行危机

一、引言

塞浦路斯的银行危机问题曾经轰动一时,是当今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中较为敏感和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尝试以语言为切入点,运用评价理论,从态度系统的角度分析各大媒体的报道,揭示其对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有着什么样的态度,从而进一步解读态度资源是如何有效表达态度、表明立场和构建人际意义的。

评价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中。刘王伟和张发祥从评价理论的态度资源角度解读了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通过分析验证了评价资源在帮助实现新闻报道语篇态度意义方面大有裨益,同时也验证了评价理论是话语分析的一个很好的工具[1]。袁华借助评价理论,从“建构”的视角对选自美国“纽约时报”2007年9月27日刊登的一篇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揭示了美国对伊朗的一贯强硬态度的转变和新发展[2]。吴志芳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分析奥巴马致女儿的一封公开信中的态度资源,试图解读文中密集的态度评价表达是如何有效构建语篇的人际意义的[3]。

二、理论框架

评价理论是一种阐释性的研究,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由James Martin提出。Martin认为它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4]。Martin和White把评价系统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分别包含各自的次系统。态度资源是评价理论的核心,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5]。这些系统展现了语言使用者的态度、观点和立场。本文运用态度系统展开分析。

三、语料收集

本文的语料是对塞浦路斯银行“存款税”的新闻报道语篇,选自于CNBC和The Economist的网上报道,共计六篇语料,CNBC和The Economist各三篇。选择这两个通讯社的原因是它们都被世界各大媒体广泛采用,代表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倾向。

四、新闻文本分析

统计态度资源出现的频率是以句子为单位的,一个句子中不同位置出现的不同词汇表示两例,同一位置出现的用逗号隔开的同类词汇表示一例。统计结果显示,表达鉴赏意义的语言资源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情感,最少的是判断,由此可见,对塞浦路斯银行“存款税”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多以鉴赏意义表达,作者更关注对事件的评价,因为这样很容易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一)情感意义的表达

情感资源是语言使用者对评价对象的态度最直接、最主观的表达方式。根据Martin的理论,该系统包含三个方面,即品质情感、过程情感和评注情感。本文的语篇中展现的大多是过程情感的表达。过程情感分为反应型和欲望型。反应型又称为现实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即快乐/非快乐、安全/非安全、满意/非满意。在以下示例中,我们用单下划线标识。

(1)Russian investors have been spooked by the move.(摘自CNBC)

(2)On March 16th Cypruss president,Nicos Anastasiades,desperate to protect(3)Cypruss status as an offshore banking model for Russians,had decided to save the two biggest banks and thus to spread the pain thinly.(摘自The Economist)

(4)At one point,participants said,Mr Anastasiades threatened to resign,even to pull Cyprus out of the euro zone.(摘自The Economist)

(5)The European leaders,fed up with Cypruss tactics,had refused to yield.(摘自The Economist)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表达没有安全感、不满意的情感词语随处可见。例1提到俄罗斯投资者们受到惊吓,原因是塞浦路斯政府向银行存款者征收税款,这就意味着他们将损失一大笔资金。作为投资人,他们投资的目的就是盈利,塞浦路斯这一举动,使得俄罗斯投资者们不仅无法获得利益,还要失去一部分本金,难免感到惊吓。语篇中“spooked”一词的使用,表达出了俄罗斯投资人的担心和不安。例2中通过“desperate”一词,体现了塞浦路斯总统想要维护国家地位而做出的努力,这是一种迫切的、奋不顾身的努力,同时也间接表现出总统的焦虑。例4中Anastasiades因为恐惧不得不辞职,说明塞浦路斯的危机带给他不能承受的压力。例4和例5反映了欧洲领导人、德国及其他信贷国家对塞浦路斯的对策和接二连三的危机的爆发感到厌倦又无奈,以至于拒绝帮助其脱离困境。这些情感词汇的使用都表达人们对塞浦路斯的不满、对自身经济情况的焦虑和心情的不悦。

(二)判断意义的表达

判断是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属于伦理范畴[5]。目前,评价系统的理论成果主要是对新闻语篇的研究,例如White(1998),Iedema(1994)等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的研究。新闻媒体语言的研究把判断系统分为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有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之分。我们同样用单划线标识判断资源。

(1)‘Unfair,DangerousCyprus Deal Whacks Rich Russians(摘自CNBC)

(2)The details of the Cypriot bailout are bad news for Russian depositors who hold around 20% of total deposits of the Cypriot banking system.(摘自CNBC)

(3)Europes leaders climb slowly upward,but all too often are then dragged back down.(摘自The Economist)

(4)Better late than never,the European Council on June 28th and 29th recognised that weak banks and weak governments were pulling each other down.We affirm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break the vicious circle between banks and sovereigns.(摘自The Economist)

例1作为语篇的标题,对塞浦路斯事件做出了社会判定,认为它“unfair”,“dangerous”。例2指出了塞浦路斯经济的崩溃对俄罗斯投资者来说是“bad news”。例3说明了欧洲的进步是缓慢的,而且总是被拖后腿,这里暗指塞浦路斯经济的崩溃影响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例4体现了欧盟委员会意识到塞浦路斯银行和政府的软弱无能,所以要坚定不移地解决危机。总的来说,本文中的大部分判断资源都是具有负面含义的,旨在批判塞浦路斯政府和银行,但是本文语料中的判断资源较少,因为语言使用者会尽量避免过于武断或偏激的对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的表达。

(三)鉴赏意义的表达

鉴别是评价产品和过程的系统,属于美学范畴[6]。它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反应、组成和评估。新闻报道语篇作者要通过其语言给予塞浦路斯银行“存款税”事件的评价,以此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态度和立场。统计表明,在新闻报道语篇中,评估资源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本文中语料的鉴别意义多是关于社会价值的评价。以下示例用单划线标识鉴赏资源。

(1)“Cyprus euro”a boon to US dollar.(摘自CNBC)

(2)‘Unfair,DangerousCyprus Deal Whacks Rich Russians(摘自CNBC)

(3)Asian shares eased and the euro remained under pressure on Thursday as investors fretted over the euro zone after a weak debt auction in Italy and the potential for a run on Cypruss banks when they reopen later in the day.(摘自CNBC)

(4)A better deal,but still painful.

(5)The treatment of the biggest bank,Bank of Cyprus,was a bit less harsh.(摘自The Economist)

(6)The creditors were helped by the IMFs view that too big a loan would simply make Cypruss debt unsustainable.(摘自The Economist)

例1、例4、例5做评估资源,诠释了不同立场下语言使用者的不同态度。例1中对于美元来说,塞浦路斯这项应对政策是一项福利;例4中对于塞浦路斯自身来说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可行的措施,但是困难重重;例5对于塞浦路斯最大的银行来说变成了灾难。例2和例3作为反应资源,描述了俄罗斯和亚洲国家对塞浦路斯事件的反应。俄罗斯受到了重创,而亚洲国家却安然无事。例6作为组成资源,说明了过多的贷款只会使塞浦路斯的经济不能继续发展下去。以上这些对鉴赏资源的分析,更突出评价性资源在话语分析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很明确地分析语篇,进一步挖掘语言使用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五、结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为框架,以评价理论框架下的态度系统为理论基础,对CNBC和The Economist对塞浦路斯银行“存款税”事件的新闻报道语篇进行态度意义的分析。通过分析,解读语言使用者对事件的态度和立场,同时验证评价性资源在帮助实现新闻报道语篇的态度意义方面大有裨益,同时说明评价理论是话语分析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刘王伟,张发祥.态度资源的评价理论视角——解读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新闻报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

[2]袁华.美国对伊朗态度的新变化——对伊朗核问题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1).

[3]吴志芳.态度资源的评价理论视角——解读奥巴马致女儿的一封公开信.语言·文化研究.

[4]Martin,J.R. & 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Continuum,2003:25-65.

[5]Martin,J.R. & 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Continuum,2003.

[6]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344-345.

猜你喜欢
评价理论
从评价理论看《绝望主妇》中的人际意义
He For She演讲中的态度资源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34:43
评价理论视角下米歇尔?奥巴马助选演讲探析
评价理论视角下《香水》中格雷诺耶的人物塑造
评价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 13:54:19
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狄金森诗歌
评价理论视域下新闻语篇分析同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
评价理论下英语足球评论阅读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00:42:14
评价理论视角下《孟子—尽心下》介入和级差意义分析
媒体服饰话语态度资源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