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水平对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4-03-04 01:17陶忠元
江苏商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壁垒纺织品纺织

陶忠元,张 蕊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全球经贸发展正在迈入一个由标准化主导的新时期,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标准之间的竞争。纺织业是我国最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其总体生产能力及纺织品出口总量均居于世界首位。但标准化水平的落后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固有优势发挥也形成了明显的扼制。因此,深入研究标准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对于确立我国纺织行业的长远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随着标准化实践的不断前行及其贸易效应的逐渐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渐趋丰富。国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程鉴冰(2008)对最低质量标准GB18401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进行研究,发现国内最低质量标准政府规制对出口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国外最低质量标准则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1]武玉英和郭眠(2007)以 1999-2003 年我国对欧盟主要贸易伙伴水产品贸易流量为例,认为欧盟的水产品法规数量每增加1%,我国对欧出口额将减少12.97%,欧盟氯霉素的药物残留限量标准提高1%(标准值降低),中国水产品对欧出口就减少 0.65% 。[2-3]杨丽娟(2012)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1990-2008年间中国的标准量与贸易额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均很显著。[4]

就总体而言,已有的标准化贸易效应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贸易总量层面或农产品贸易领域,而立足于企业调查并面向纺织行业的标准化出口贸易效应研究相对较少。

二、标准化水平影响出口贸易的分析框架

通常情况下,标准化水平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制定和执行标准、推广标准的总体水平,它包括标准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标准执行情况及其效果等。尽管标准具有产品衔接和贸易纽带的基础作用,但当某些标准约束超出通用的技术水平,或超出为达到正当目标所需要的程度,或在制定标准时带有歧视时,标准就会成为贸易的障碍,对他国的商品起到排斥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目标市场国的有效标准数量与种类及其约束的广度与程度、标准限制的歧视性与不兼容性都构成了标准壁垒水平的反映,国外标准化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会引发标准壁垒的增强。而且,对于过度依赖单一比较成本优势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为适应国外标准所进行的工艺改进、国际认证以及相关知识产权费用的支付等均会导致生产出口成本增加和比较成本优势的削弱,对出口贸易增长构成了外在抑制。1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若国内企业不能适应国外标准化的进程,企业经营绩效也会随之降低。同时,初级生产要素作为竞争力生成的基本因素之一,需要和技术、创新、扩散等高级要素密切联合才能确定产业竞争的根本优势,标准可确立技术的衍生优势,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潜在支撑力量。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借以技术进步与标准化行动实现国内外标准的接近、对等甚至超越,提升标准的认证认可水平,打破国外标准入门槛,故而可以反映出一国跨越国外标准壁垒的能力。可见,国内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则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及产品认证比例的提高,提高市场渗透能量,增强跨越国外标准壁垒的能力,通过标准化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促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并且标准化生产实现了规模经济,获取低成本优势,提高生产效率,赢得更大的出口利益,从而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研究引入国内外标准化水平作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解释变量,并将标准壁垒的水平和跨越标准壁垒的能力作为中间变量,以国内出口企业绩效及其商品出口状况作为标准化影响出口贸易的评价指标,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化水平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框架

三、国内外标准化水平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实证检验

1、数据的收集

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来自于课题研究中所进行的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按照课题预期的研究目标与要求,受访对象涉及农业、纺织、机电三大产业部门,其中,由纺织行业出口企业反馈的有效问卷138份。有关标准化水平及其影响出口贸易的评价指标包括商品出口、企业绩效等。

2、信度分析

为确保调查问卷的可靠性,需要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信Cronbach’s Alpha系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趋近于1,表示测试的信度越高。采用spass16.0进行数据的一致性分析,测量结果(见表1)。研究结果显示,此量表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3、模型拟合度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文采用AMOS7.0作为建立和运算结构方程模型的工具,得到模型拟合度等指标。各指标的实际值与评价标准参见表2。结果显示,各模型拟合指数除了 GFI与 NFI分别为0.897、0.877略低于标准值之外,其他拟合指数均处于理想状态,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无需进行模型修正。

模型的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中,判别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异于0的标准是临界比率(C.R.),当 C.R.的绝对值≥2 时,回归系数就可以认定为在显著性水平0.05下与0存在显著差异。模型路径分析结果(表3)显示,各路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1 量表的信度

表2 拟合标准和模型拟合指数

表3 模型路径分析结果

该潜变量表能较好的解释量表的对应问题。

为进一步探讨各潜变量间的效应关系,本文将计算结果汇总于表4。除国内外标准化水平对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为间接效应外,其他均为直接效应。国外标准化水平对纺织品标准壁垒的总效应为0.676,国内标准化水平对纺织企业跨越标准壁垒能力的总效应为0.603。对纺织品出口的效应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部分。直接效应中,跨越标准壁垒的能力(0.873)高于标准壁垒的水平(-0.464);间接效应中,国内标准化水平(0.526)高于国外标准化水平(-0.122)。国内标准化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0.935)显著高于国外标准化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0.296)。说明国内标准化水平及跨越标准壁垒的能力是影响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国内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而国外因素占据次要地位。这是因为国外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标准会导致我国短期内出口贸易流量迅速减少,而从长期来看,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消除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同时进行研发创新以实现技术改进,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使产品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国外标准化水平对企业绩效的短期负面效应会被国内标准化水平对企业绩效的长期正面效应逐渐覆盖,因此作用程度较弱。

图2 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

表4 潜变量间的效应关系

四、提高标准化水平、促进纺织品出口的建议

以上研究表明,加快国内标准化进程对提升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和改善纺织品出口企业经营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力争标准化活动的实质参与权。我国标准化机构及广大国内纺织企业应密切关注全球标准化动态,紧盯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和主要目标市场国技术标准与法规的最新进展,汇集国内纺织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与标准化专家的力量,加强纺织品标准的修订、研制、推广、采纳、认证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之间及其纺织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盟协作机制建设,将产品升级、资源循环利用等作为标准化重点建设领域,开展标准的合作研发、标准的互认与标准化的联合管理,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增加话语权。[5]

2、强化标准化机构的信息与服务功能。健全面向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纺织业标准化综合服务平台,增强发布系统和服务平台的交互性、时效性、完整性。各级标准化机构除了及时公布自身的工作计划和国内外纺织业标准化动态外,还应积极为纺织企业提供采标咨询、标准化专业培训、标准认证代理等服务,提升纺织品出口企业标准化行动的针对性和效率性。

3、提升标准研制的技术水平。加大政府和企业的专项资金累积与有效投入,增强纺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标准化动力,建立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互动、联动机制,在加快自主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同时,提升纺织业自主标准的技术含量与国际竞争力。

4、加大标准化国际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推进纺织业标准化工程师协会建设,在扩大标准化技术、管理队伍的同时,加大纺织业创新型、国际型高层次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借鉴美、英、日等国标准化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以标准化类专业办学、网络教学、虚拟会议、定点训练等多种方式,实现专业性的精英教育和基础性的大众化培训相结合。发挥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在人才培育中的各自优势,加强国内外“产、学、研”机构在标准化专门人才培育中的合作,强化人才培育中的互换轮岗和国际交流。

[1]程鉴冰.最低质量标准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2):40-47.

[2]武玉英,郭眠.我国水产品出口欧盟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J].财贸研究,2007,(2):56-71.

[3]王耀中,贺婵.标准差距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5):26-29.

[4]杨丽娟.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J].亚太经济.2012,(3):48-52.

[5]齐欣,岳晋峰.标准制度互认机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J].国际贸易,2005,(6):36-40.

猜你喜欢
壁垒纺织品纺织
澳洋纺织
打破发挥失常的壁垒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鱼与鱼缸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
车易拍:二手车的壁垒是信用
破除部门间壁垒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