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

2014-03-03 07:07金玉萍王婧
关键词:维吾尔族族群身份

金玉萍,王婧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一、研究背景

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对广播来讲,电视是“新媒体”,对电视来讲,网络是“新媒体”。所以,“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1]。本文中的新媒体界定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网络互联网数字技术之上出现的媒介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的本质特性——互动性之上。新媒体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障碍,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形容的“地球村”的概念一样。新媒体传播信息空前扩大,能涵盖全球范围并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快了全球信息传播和文化交融。

新媒体的应用和扩展让现代性和全球性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原有封闭的以地域为界限的沟通和交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延伸拓展和分离。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多元文化以及文化差异性和动态性的存在。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日常生活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变迁,并逐渐影响到自我认同和群体归属。与此同时,在吉登斯看来,“变化了的自我将被作为相互联系着的个人与社会变化的反射性过程的一个部分来加以探索和建构。”[2]我们每个人在使用新媒体时都与其他人和周围的社会相互联系并进行着互动,在这个联系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认识和思考并建构着身份认同。

认同这个词源自拉丁文idem(即相同),简金斯认为“认同”体现了同一性和异质性两个方面[3]。弗洛伊德最初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认同是一种对自我的定位和对群体的归属感[4]。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表明:社会认同是指“社会个体认识到自身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5]。

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媒介和身份认同的形成、维持以及消失的不同方面都有紧密联系。”[6]媒介与认同研究被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呈现,既与被研究群体的特征和社会语境有关,也与认同的层次性相关[7]。身份认同作为人们头脑里的观念必然会以实践的方式体现出来。面临着媒介形态的转型和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并且逐渐成为人们寻求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人们在新媒体的虚拟社群中感受着国家、族群的观念并由此获得自我的归属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据我国网民群体中最大比例,达25.5%,并且网络普及率在该群体处于高位。2012—2013年新疆的网民数为1094万人,普及率为49.0%,网民规模增速13.7%,普及率排名为全国第九[8]。由此可见,新疆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为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媒体是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选择,而每种选择都是每个个体的观念在主观能动性的操控之下实现的。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接触、选择和使用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身份认同。

本文选取新媒体使用中最为积极活跃、丰富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多民族聚居且文化资源丰富的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地点。地处乌鲁木齐市的高校专业构成多元,既有综合性大学,又有专业院校,专业异质性程度高;学生所属民族多样,既有汉族又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大学生,这让研究具有针对性和丰富性。研究旨在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从身份认同的视角探究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行为从而了解其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状况,为今后通过新媒体提高国家认同观念、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经验资料和理论支持。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进行讨论。

二、研究框架

(一)问卷设计

身份认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是国家认同和族群①本研究使用的族群是与Nation(即国家民族)的概念区别的国家内部的“民族”概念,根据表达习惯,在文中“民族”和“族群”两词都使用。认同。国家认同既包括作为公民身份的政治认同,也包括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族群认同主要是国家内部不同族群对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风俗、历史文化的文化认同。

问卷设计的考量指标是基于菲尼(Phinney)的民族身份认同量表(MEIM)[9]所提炼出的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之上的展开和细化,同时参考菲尼的其他民族态度量表(other-group orientation)[10]中对于民族交往的考量标准,然后对各维度指标进行操作化形成问卷。问卷主要从国家观念和族群意识来考察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国家观念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的国家印象、政治参与、对传统节庆、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族群意识主要考察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所用的语言及昵称、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精英人物的关注、与他人和其他群体的交往互动以及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情感态度。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假设是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的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中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相结合的方式共抽取520个样本。抽样框为位于乌鲁木齐的主要6所高校(包括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艺术学院)。首先在各高校随机抽取院系,然后对已抽取的院系按照年级进行分层抽样,最后以班级进行整群抽样。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更好地反映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及身份认同情况,研究者努力使样本在性别、民族、学校、专业、年级等方面与实际比例相协调,力求让调查真实、准确、可信。问卷调查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完成。

(三)样本概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520份,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50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5%,符合统计分析要求。问卷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样本显示,男生占47.0%(指有效百分比),女生占53.0%。在学校分布上,新疆大学的学生占31.9%,新疆财经大学的学生占15.5%,新疆医科大学的学生占17.7%,新疆农业大学的学生占15.3%,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占7.2%,新疆艺术学院的学生占12.4%。在民族分布上,汉族占47.6%,维吾尔族占40.2%,哈萨克族占6.2%,回族占3.2%,蒙古族占1.0%,锡伯族占0.2%,柯尔克孜族占0.6%,乌孜别克族占0.2%,塔吉克族占0.6%,达斡尔族占0.2%。在专业分布上,文史类专业学生占25.9%,理工科专业学生占74.1%。在年级分布上,2010级占7.0%,2011级占43.8%,2012级占16.1%,2013级占33.1%。

三、研究发现

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体为手机和网络,分别占到样本数的48%和48.5%,使用第三多的媒体为电视,占27.7%。可以说手机和网络在维吾尔族大学生媒体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每天上网的时间平均为5.5小时,其中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为4.3小时。36.1%的调查对象表示一有空闲时间就登陆社交媒体,26.2%的表示每天都登陆社交媒体,只有1.0%的表示基本不用社交媒体,可见,新媒体使用已经融入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的国家观念

1.国家印象较正面、积极

问卷中设计了包括“市场经济”、 “两极分化”、“和谐”、“社会犯罪”等24个褒义、贬义和中性词汇,以考察大学生对国家的整体印象。数据表明,24个词频中位居前8位的词汇为“经济发达(32.2%)、市场经济(29.2%)、自私自利(24.8%)、共同富裕(22.3%)、和谐(21.8%)、民主(20.3%)、法制完善(18.3%)、精神文明(17.3%)”,而“其他、阶级压迫、吸毒、专制、自由、卖淫色情、社会犯罪、经济危机”占据后八位选项。位列前8位的词汇中除了“自私自利”为较负面的词汇外,其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词汇均为褒义词,由此可见,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国家的印象是比较正面、积极的。

2.对国家政策关注度一般

“国家”是一个以法律、政策为纽带的政治实体,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关注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能够体现其与国家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从而反映对于国家的依赖和认同。在“您在新媒体使用中,对国家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的关注度怎样”的问题中,35.1%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53.3%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关注,11.4%的大学生表示从不关注。可见,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对于国家政策的关注度一般。

3.对节庆活动的认知度较高,参与度一般

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实体,同时也是以语言、历史文化相联系的想象的共同体。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对于国家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国庆节等政治性节目和春节等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作为一种文化仪式,是国家民族凝聚向心团结的重要契机。

对于“您参与过历年国庆前后网络上盛行的诸如QQ、MSN、微博等头像更换统一的五星红旗这类维护国家统一的活动吗?”这一问题,13.9%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表示“是,参与过”,44.1%的学生表示“支持,但没有参加过”,12.4%的大学生表示“没意义,没有参与过”,29.7%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这类活动”。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此类在新媒体上进行国庆节庆祝活动在态度上予以支持,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对于“在新媒体使用中,您通过哪种方式关注或者参与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问题中,43.6%的维吾尔族调查对象表示会通过某种形式表示(其中13.9%的使用个性签名来庆祝节日,8.4%的选择发电子贺卡或者送电子礼物的形式,21.3%的选择给他人或者群体发祝福信息的方式),48.5%的大学生不参与此类活动。可见,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一定的参与度。

4.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为了衡量大学生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重大社会事件的态度,问卷中设计了当年的几个热点事件:钓鱼岛事件、鄯善“6·26”严重暴恐案件和余姚洪水灾害。调查数据表明,在对钓鱼岛事件关注程度的调查中,只用新媒体关注实时动态但不参与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占33.2%,通过各种参与方式表明态度的占55.4%(其中,通过论坛、贴吧、社区发表或支持一些爱国言论的占16.8%,用新媒体进行网站投票的占17.3%,通过网络签名活动关注参与的占13.4%,用其他新媒体方式进行参与的占7.9%)。对于新疆鄯善“6·26”严重暴恐案件,通过新媒体搜索、分享和转发、参与贴吧、论坛相关话题讨论的共占51.5%(搜索相关内容的占28.2%,运用新媒体分享和转发相关信息的占13.4%,运用新媒体参与贴吧、论坛相关话题讨论的占2.5%,利用新媒体用其他方式关注和参与的占到7.4%),有42.1%的大学生在新媒体上什么都没做。对于余姚的洪水灾害,50%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表示“不知道这件事”,25.7%的大学生表示“知道,但没关注”,24.3%的大学生表示“关注过”。

由此可见,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中,钓鱼岛事件的关注和参与度最高,鄯善“6·26”严重暴恐案件的参与度也较高。表明大部分学生会主动利用新媒体关注和参与互动,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侧面反映出对于国家较为强烈的归属感。而对余姚洪水灾害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都较低,可能与事件本身的性质(自然灾害类事件)以及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来讲缺少接近性有关。

(二)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的族群意识

1.语言的选择和对民族特色昵称的偏爱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交流沟通必备的工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民族间联系的重要纽带。语言文字作为意义传递的重要语义符号,必然成为承载和传递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的主要方式,在民族交流互动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维吾尔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是维语的占52%,汉语的占48%。可见,维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汉语的使用一方面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使用汉语浏览的新媒体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在新媒体社交过程中容易与各个民族的朋友进行交流。

昵称是新媒体匿名性特征的重要体现,无论在QQ、MSN、微博、微信、社区还是豆瓣等新媒体中,昵称的使用都很常见。昵称是个人在新媒体中的重要标签,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是个人偏好以及对自我身份定位的重要体现。维吾尔族大学生中86.1%的会在新媒体中选择使用带有其少数民族特色的昵称。可见,大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流露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确认,抒发对于本民族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2.对民族历史文化和精英人物关注度高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文化表现在一个民族的气质、思维方式、态度品格和行为方式各个方面。共有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的情感维系,了解其所属民族的历史文化能够增进与其民族的联系。调查显示,对于使用新媒体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频率问题,44.6%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表示经常了解,33.7%的表示有时了解,17.8%的表示偶尔了解,从不使用新媒体了解的只占4.0%。可见维吾尔族大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通过新媒体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民族精英是指“那些深谙民族文化精神,拥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和资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民族与全社会的生存及发展方向的人。”[11]。民族精英了解本族的历史文化同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对本民族群体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维吾尔族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关注民族精英人物动态的占83.7%,关注程度高,易受到精英人物的影响。

3.新媒体中的族际交往没有现实生活中活跃

族际交往指各族群之间的接触、互动和交流,族际交往往往是族群间相互了解、建构良好族群关系的关键,对于增进各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上与朋友交往时,倾向于与本民族的人交往的占62.9%,倾向于与本族以外的人进行交往的占6.9%,在交往时没有倾向性,持随缘不刻意选择的占30.2%。也就是说,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倾向于与本族人进行交往,其余的一部分没有明显倾向性,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倾向于族际交往,新媒体使用中的族际区分特征较明显。

对新媒体使用中本民族以外网友调查显示,17.8%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本民族以外的网友占一半以上,22.3%的占一半左右,31.7%的占一半以下,28.2%的几乎没有本民族以外的网友,可见维吾尔族大学生本民族以外的网友比例较低。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相比,认为“新媒体中交往的本民族以外的人多于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本民族以外的人”占20.3%,选择“现实生活中多,新媒体中少”的占52.5%,选择“差不多”的占27.2%。可见,在族际交往方面,新媒体的使用起到的是限制作用,而不是交融作用。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族际交往较弱,利用新媒体途径增强与其他民族认识、了解、交友的意愿相对较弱。

4.对本民族具有强烈的自豪感,主动维护民族形象

民族(族群)情感是基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共同的思想观念而形成的,这种感情逐渐内化为对自我的身份定位、成为自己身份特征的一部分,并形成对族群的情感依附和归属感。

维吾尔族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与他人交往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占到32.2%,“希望别人知道我是什么民族”的占到44.6%,认为“无所谓,顺其自然”的占25.2%。这说明较大一部分维吾尔族大学生希望外界知晓自身民族身份的意愿较强。

在新媒体中,维吾尔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身份所持的态度中感到非常自豪的占70.8%,感到自豪的占19.8%,总计占90.6%。可见,绝大部分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自己的民族身份具有强烈的自豪感。

当被问及“新媒体中,当别人无意中对其少数民族进行消极评价和判断时,你会怎么办?”,表示很关注此事并进行反驳的占71.8%,只关注的占15.3%,不关注的占4.5%,感到无所谓的占8.4%。可见,大部分维吾尔族大学生会主动维护本民族的形象。

四、研究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新媒体使用已经融入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的分析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国家的印象较正面、积极,对国家政策关注度一般,对节庆活动的认知度较高,但参与积极性不高,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事件具有正确明确的态度,体现出对国家的归属感。

在族群认同方面,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对于自己所属族群的情感态度、归属感比较强烈。首先,在新媒体中对于自身所属民族身份的告之意愿较强烈,比较关注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英人物。其次,在新媒体中对自己民族身份拥有自豪感,拥有较强的民族荣辱观,能够维护本民族的声誉。第三,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本民族以外的人多于新媒体中交往的本民族以外的人,即新媒体使用中族际交往较弱,利用新媒体途径增强与其他民族认识、了解、交友的意愿相对较弱。也就是说,新媒体在族际交往方面的功能是区隔意义大于联系意义。

[1]熊澄宇.新媒体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23.

[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27.

[3]JENKINS R.Social Identity[M].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1996:34.

[4]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375.

[5]TAJFEL H.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1981:105.

[6]麦奎尔·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7]金玉萍.媒介与认同研究涉及的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1(11):44-45.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3-05)[2014/05/04].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03053 46585959798.pdf.

[9]PHINNEY J S.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7):156-176.

[10]PHINNEY J S.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7):156-176.

[11]周星.民族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4.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族群身份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维吾尔族手艺人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跟踪导练(三)(5)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