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系统内创建教学团队的研究与实践*
——以“证据学”重点课程建设为例

2014-03-03 05:46饶冠俊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大学课程

饶冠俊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30)

电大系统内创建教学团队的研究与实践*
——以“证据学”重点课程建设为例

饶冠俊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30)

师资队伍是电大系统创建开放大学的基础资源,也是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教学团队建设又是提升师资队伍内涵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证据学”课程作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的重点课程项目,着重于系统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材教辅共商共编、教学改革共联共创三项机制,突出导学与导教并重的功能,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创建开放大学贡献力量。

开放大学;教学团队;电大系统;证据学课程

建设开放大学是电大系统的战略转型与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能否为这次转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学科专业、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加以改革提升与创新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样的开放大学,它能为社会提供怎么样的教育服务,它的优势在哪里,我们作为将来开放大学的一员,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我们应该怎样当老师,[1]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资源,这些都是每一位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在创建浙江开放大学的过程中提出“重点抓好五个项目,切实提供五个保障,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妥善处理五个关系”的实现路径,其中人才的保障和课程建设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为此,学校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重点课程建设,要求加强课程教学团队,突出导教和导学的双重功能。“证据学”课程于2011年立项为重点课程,着重进行团队与资源建设、教学与考核改革等内容,建设成果获得了专家的好评。本文仅就团队建设项目作一些分析论证。

一、系统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与方案

电大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可称为“四级传递链条式的教学形式”,在这个教学链条中,各级电大教师任务分工明确,信息逐级传递。但是它也存在着教学信息逐级衰减、团队效率存在内耗、受各级电大课程教学短板制约、教学力量难以集中、教学资源难以共享互补、教学难以深化等诸多弊端。[2]课程组认为,现代远程教育要有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完善的资源支持与共享平台,而对于地方电大来说还要强调教学的系统建设,即优化省市县三级电大教学的协调性与联动性,各司其职又互助互补,尽量避免内耗与矛盾。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建省市县三级参与的课程教学团队,这对于电大系统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首先,电大系统的教学团队应有别于普通高校的课程教学团队。一般的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以本校甚至本部门为限,重在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和日常教学的协作性,而电大作为一个系统,不能仅限于校内的教学完成和评价,更要关注系统的教学协作和互助。因此必须把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扩展到省市县三级梯队。

其次,教学团队建设的观念要发生转变。以往省市县三级电大教师在教学上更多的是一种指导或者辅导的关系,缺乏互动性和团队性。我们认为团队不是简单的互通有无、传递信息,而是要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材教辅共商共编、教学改革共联共创,以充分体现导学与导教的双重功能。

最终课程组制订了以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主旨是以浙江电大系统省市县三级单位的协作路径为基础,以“证据学”课程为依托,以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团队覆盖全省课程注册数较多的主要市县电大,结构和梯队合理科学,中高级职称比例协调。工作规程包括:1.根据专业与课程发展趋势,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大纲与实施细则;2.建立和维护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查机制,不断整合与完善教学资源,努力为师生服务;3.重视团队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团队成员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4.有计划的编写、更新相关的教材教辅,形成在本专业本课程有积极效果和实用性的优秀教学辅导材料,做到导学与导教并重;5.积极组织和协作申报各级教改项目,加强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鼓励和支持团队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7.教学团队内部成员应相互帮助扶持,共同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并将相关成果辐射至全省各市县电大的课程授课教师。同时还规定了团队带头人的职责要求。

二、系统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与成果

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前期的调研与论证、中期的建设与改革、后期的试点与检验等,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多东西不仅限于创造,更贵在坚持。创建与发展教学团队是其中最为关键也是首要的环节。

(一)充分的摸底与调研

“证据学”课程是开放教育法学本科的重要课程,中央电大一直以来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中的限制性选修课,是选修课中唯一由中央电大命题的科目,也是中央电大命题中最早的全开卷考核科目之一,可见课程的重要性及客观存在的学习难度。从2009年第二学期开始,“证据学”课程允许下放到省级电大自主管理及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就需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进行资源建设及教学、考核、实践等诸多环节的改革,因此有必要开展重点课程建设。

课程组通过各种方式在课程注册数较高的电大开展课程资源、考试通过率、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等内容的调研,并进行汇总和论证。调研发现,本课程在教师配备、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本课程专业性较强,实务操作要求较高,大部分市县电大都是聘请法院、检察院系统的外聘教师来授课,这些外聘教师的实务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在授课时间的稳定性与长期性上存在明显不足,这对课程的良性发展及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利的。其次,本课程教材为中央电大2003年出版的《证据学》第二版,在当时来说修订的比较及时,增加了最新的司法解释,但是随着我国诉讼法律体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继修改,教材的很多内容都落后于立法与现实发展,有必要借课程建设这一契机,通过教学团队的协作来加以完善。第三,通过知网系统的检索可以发现,有关证据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课程组希望能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交流、研究和落实适合电大实际的教学模式。第四,在建设重点课程之前,我们已经多次对课程的命题策略和题型题量进行了调整,现在基于学校推出省开课网络形考和终考改革的契机以及多年来充实试题库的积累,有必要借助教学团队的力量推出更为完整的试题库和案例库。

(二)教学团队的创建

教学团队建设是开放大学教学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升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3]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是保证课程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成果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组建教学团队,首先要掌握全省各市县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信息。经过摸底调查,除去外聘教师,最终落实了15名系统内的授课教师及详细个人资料,按照统一格式进行了整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讲主管课程、社会兼职、研究方向、联系方式、主要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论著、课题和获奖情况等等,汇编成授课教师资料库,以及一个简洁的通讯录。所有教师都邀请加入专业教师QQ群,交流方便。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考虑调研时的参与度、课程注册数以及教师本身学科专业等背景材料,择优组建了9名成员的教学团队,分布市县两级电大,团队结构合理,专业集中,课程建设热情较高。

教学团队组建后多次通过邮件和QQ讨论组开展活动,部分成员在各类出差或者会议中进行了交流,为课程组进行资料库统计和课程调研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形成教学资源、内容以及实践环节等多份调研报告,为教学案例库的汇编和课程教学讲义的编写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素材及建议。帮助收集整理了课程相关教改论文,部分提交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和教案课件等,汇总了大家平时积累的教学素材如视频、图片、文档等。部分优秀的教学资源已经上传省电大平台共享,部分在团队内部交流。2014年春要投入使用的“证据学”网上考核系统题库建设项目组也是从教学团队中择优选择的。

总的来看,团队互联互助、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确实为全体成员带来了有益的帮助和进步,不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建设,更延伸到其他方面如专业互补、科研发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分成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有新的想法,也申报了一些课题,撰写、发表了一些教改论文。通过教学资源共享节省了单打独斗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更为轻松的同时,内容却更为丰富,教学效果也更好。

(三)教学团队的工作机制

“证据学”课程教学团队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材教辅共商共编、教学改革共联共创。这一工作机制的创建与研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相关成果入选浙江电大第二届教学成果奖。

1.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学习平台的资源利用率低是目前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资源建设不到位,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平台和资源的低层次重复建设。[4]省市县三级电大都建设了学习平台,导致学生在使用学习资源的时候无所适从,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有的分校学生就只知道自己学校的平台,只愿意上自己学校的平台,希望老师把所有资料拷到这个平台去下载,不愿意再上省校或者中央电大的平台了。课程组认为,最终的解决方法当然是通过全省平台系统的整合来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学习,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希望达成的一种效果是,如何让每一个分校和学院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学习平台都能下到最完整的资料。因此课程组提议,要充分调动市县电大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建立全省教师和学习平台的资源共建共享乃至共查机制。[5]共建就是希望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可以制作和推荐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发送至省级电大责任教师,由其负责审定、统一格式并署名上传到省电大学习平台,实现全省优秀资源共享。这样既为全省的师生集中反映更多优秀的学习资源,又能通过调动辅导教师的资源建设热情进而调动学生对平台资源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还希望所有任课教师能对省电大平台的学习资源,包括共享的资源相互查漏补缺,建立一种监督机制。

2.教材教辅的共商共编机制

鉴于本课程专业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外聘教师过多、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现状,教学团队经过讨论,合作编著了教学讲义大纲,来帮助全省任课教师备课及组织教学活动。“证据学教学讲义大纲”由笔者主持编写,梳理课堂教学基本脉络,展现主要的教学线索和元素,重点展现若干教学案例和图片资料。全书体例分为封面、前言、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以电大教学实际授课时数安排六章,每一章设计有学习目标、重难点提要、教学过程、教学素材、证据法法谚和随堂测验。总体来说,本讲义以教材为基础,根据电大教学实际,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研究热点,注重实例与知识点的结合,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讲义每一章都以导课开始,通常是一个案例,比如第三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和第四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就可以整合到一次课里,通过美国著名的案件“辛普森杀妻案”来逐步呈现教学内容。此外,教学团队还组织编写了“案例资料库”和“题库”,既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料,也可以成为教师授课的案例材料,目前也是“证据学”课程网络考核题库建设的重要样本。

3.教学改革共联共创

教学团队通过交流教学方法,查阅整理了近几年“证据学”课程相关的教改论文,得出一致的结论:以往的法学课程教学往往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模式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开放教育学习的特点。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建构学习和自主生成。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探索者,而大学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调动各种教学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意义的有效建构。教学应是多极主体之间,以知识为客体的交互性活动,强调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和协作学习。这些理论和我们开放教育理念十分符合。在建构主义理论中,知识具有情境性,在关注知识教学设计的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学习情境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证据学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比简单的案例教学法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要强化学生相互间的协作学习。目前开放教育的教学安排课时量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我们向学生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联系方式和交流渠道,实际上师生的课余交流和指导并不多。我们发现,每个班级都会有几名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出勤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和优秀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他们引导学生组成较为固定的学习群。经过教学模式的交流、探讨与研究,教学团队成员形成了各自富有成效的教学思路或方案,并申报多项相关课题,形成多篇教改和课程专业论文,也有成员以本课程教学模式为内容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并获奖。

三、系统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点

(一)教学团队的组建既重视过程又强调效果

教学团队的组建以充分的调研和信息收集为基础,教师信息掌握具体详实。教学团队成员覆盖面广,结构和梯队合理科学,工作积极热情,参与度高,充分体现团队的战斗力,突出以往欠缺的导教功能,真正做到对全省电大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二)首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课程组及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对问题认识清楚,对工作无私奉献,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后都愿意为省电大学习平台献计献策献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导学与导教的结合,最大化地整合资源为学生服务,为所有的授课教师服务。

(三)编写全新思路的教辅资料,突出导学导教功能

以往的教辅书都是以教材章节分解加部分习题为主,而我们编写的“教学讲义大纲”则完全根据电大教学实际安排内容,将教材十四个章节整合成六个专题。不简单重复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以知识扩展和案例为主,注重教学过程和素材的展现,同时将重点内容做了法条索引,以方便学生学习,也作为授课教师们安排教学的重要参考。

(四)头脑风暴后的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改革绝非单打独斗能够成功的,必须由教师们将各自的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思路一起摆出来,进行讨论、碰撞,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成果。课程组通过收集授课教师们的困惑与思考,经过整理后由团队通过QQ讨论组或邮件开展讨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思路,最终形成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证据学教学模式,并按照课时内容选择一些适用的教学案例作为讨论题,在“教学讲义大纲”中重点体现,以作为教师们教学的参考。

四、结语

教学团队作为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在课程资源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发展、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大系统长期缺乏团队建设,导致在教学与科研等多方面都无法形成高水平的成果,也造成很多环节的内耗与停滞。我们在建设“证据学”重点课程的过程中,注意到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于是全面注重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培育,注重团队的协作发展,注重导学与导教并重,注重建立有效的联系和共建机制,注重资源与成果的共享,使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在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在此期间,我们在组建团队前的调研与摸底工作,建立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共同构思编写的教学讲义大纲,探索的建构主义教学改革模式,都有一些创新的内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教学团队更是长期合作与发展的集体。我们要以创建一流的开放大学为目标,以“育人为本”的开放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资源建设为主体,通过团队合作,脚踏实地又注重创新,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1]刘莉.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第一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1(1):5.

[2]杨凤威.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团队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15.

[3]龚祥国.课程教学团队与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远程教育,2013(6):10.

[4]马妍柳.创建优质教学资源是办好开放大学的重要保证[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4.

[5]饶冠俊.《公务员制度讲座》重点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基于创建开放大学的现实背景[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7.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证据学”(zdkc201118)成果之一。

2014-06-12

饶冠俊,男(汉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大学课程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