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一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论齐国文化中的海洋性
张凯一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一个海洋国家,依托着自身独特的滨海的地理条件,齐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方面都体现着浓厚的海洋色彩,这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余国家相比独具特色,是中华海洋文明重要的代表之一。
春秋战国;齐国;海洋文化
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作为一个沿海国家,齐国文化中有着浓厚的海洋性特征,齐国也藉此在当时成为一方豪强。齐国文化的发展及其海洋性特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以今天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相较“七雄”中其余几国,齐文化显然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在日益重视“海洋文化”发展的今天,齐国文化中的海洋性特征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继承、借鉴的。
《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两千里”。司马迁也在《史记·齐太公世家》的开篇写道:“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①在当时看来,齐国连接大海,好像已经到了天的尽头。
齐国的疆域大致为现在山东大部和河北省西南部分地区,其都城临淄就在现在的山东省临淄境内。齐国的北部连接大海是广阔的沿海滩涂平原。齐国的南部是以泰沂山区为主的鲁中丘陵地区,自西向东,绵延横亘着泰山、鲁山、沂山等高山峻岭,形成一个高山脊背群。由丘陵区向北是一大片丘陵过渡带,而在丘陵的边缘则是广袤的山麓堆积平原,北与沿海滩涂相接。因此在地形上齐国总的特点是南高北低,完整的体现出了山海间地势倾斜过度的特点,也就是我们说的“海岱之间”。
齐国拥有一条漫长的海岸线,而沿海地区的土壤往往较为贫瘠,“地泻卤,人民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齐国的北部西有渤海湾,东有莱州湾,这里还是泰沂、泰鲁山区而下的若干合流的交汇处,是水产资源丰富的浅海区,是发展水产养殖和捕捞渔业的理想区域。同时,由于毗邻海洋又地处季风气候区,齐国境内的河流,大多水势和缓,水量丰富,也有着发展渔业的丰富资源,这又是那些以农牧业为主的内陆国家所不可比拟的。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后来齐国发展海洋性经济创造了条件。
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东夷文化发祥地。东夷文化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东夷人靠海吃海,靠海用海,将贝类或其他海产做成食物、装饰品或者生产工具。东夷人还勇于探索,早期的航海活动为后世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东夷文化中的海洋型特征对齐国文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独特的海洋性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后来齐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海洋文化特征学术界说法不一,曲金良在《海洋文化概论》中综合了已有的论述对于海洋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把握,认为海洋国家的文化中具备着一些普遍性的特征:如内置结构的涉海性;价值取向上的商业性和慕利性;运作机制的对外辐射性与交流性;历史形态上的开放性和拓展性;社会组织的行业性;政治形态的民主性,相应的也就是具有法制性等等。而这些特征在齐国文化中都有着相应的体现。
(一)海洋性在经济中的体现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②在齐建国之初,周太公没有把传统礼教生搬硬套,而是顺应了当时齐地的民风民俗,在统治方式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齐国的土地条件并不适合发展农耕,于是周太公因地制宜地发展渔、盐、工、商之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后在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管仲继承了周太公的做法,顺应齐国的风俗习惯,“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③在经济上依然以鱼盐工商为基础,使得齐国成长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齐桓公由是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任霸主。齐国的强大正是体现在了它的经济方面。与传统的农耕经济相比,齐国经济中的海洋因素显然体现出了自身的独到优势,渔盐为主体的海洋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国家经济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管子·海王篇》就对齐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释。
桓公曰:“然则吾何以为国?”管子对曰:“唯官山海可以耳。”桓公曰:“何谓官山海?”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筴。”④……桓公曰:“然和国无山海不亡乎?”管子曰:“因人之山海,假之名有海之国,雔盐于吾国。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以百。我未其本事也。”⑤
可以看出当时的齐国已经开始利用商业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筹码,以盐铁为武器,以期用经济手段来降服他国。在《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里,有一段这样的表述:“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划时代的成为五霸之首,在诸侯中特出一头地,在这儿可以得出它的物质根据。煮海为盐积累了资金,铸铁为耕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所以桓公称霸并不是仅仅由于产生了一位特出的政治家管仲,而是由于,这位特出的政治家找到了使国富强的基本要素。”⑥把握住了“基本要素”,同时又具备得天独厚的背靠大海的地理优势,齐国经济发达、国富民强的另一个重要的凭借,就是齐国统治阶级对于工商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商人因其流动性强不利于国家管理和赋税征收的特点,在我国古代往往受到统治者的压制和排斥,但齐国却十分重视商人阶层的发展。《管子·奢靡》中说:“商人之于国,非庸人也。不择乡而处,不择君而使,出则从利,入则不守,国之山林也,取而利之。”⑦“特出”的政治家管仲,将商列入四民之一,并按照“四民”的社会分工,把氏族社会分成士、农、工、商,照地域划分为二十一乡,各聚族而居,编为轨邑,卒乡之类的组织,又不打破氏族组织。二十一个乡中“士农”之乡为十五,工商各“三乡”,直属于公族,不予军旅之事,分工明确,便于管理。这样划分的好处是,家族专业化利于总结专业经验按家族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并使之趋于精湛而不致失传,易于形成规模效应,体现了海洋文化中社会组织的行业性的特征。统治阶级工商业通过通商惠民的政策,官市稽而不征,廛而不税。且齐国交通发达,既有海路又有四通八达的内陆交通,与中原各国交往便利,以丰富的手工业产品和鱼盐换回了粮食等必需品,齐国还大力鼓励外国商人来齐国经商,于是工商业在齐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海洋性在社会风气中的体现
海洋对于齐国的影响,自然不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首先工商业的兴盛反映到了社会风气上就是形成了一种奢靡之风。商业活动开发了财源,活跃了经济,促进了财富的流动,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使国家整体达到了很高的消费水平。商人们把高消费奢华生活视为理想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讴歌奢靡、崇尚财富。而齐人追求财富的愿望也根本不需要装模作样的虚意掩饰。工匠们相聚“相语以事,相识以巧,相陈以功”,商贾相聚“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盈利),相陈以知贾”⑧这种社会风气彰显了海洋文化里价值取向上的商业性和慕利性的特征,而商业性和慕利性的精神又与开放性和流动性是一致的。《管子·牧民》中说:“勿曰不同生,远着不听;勿曰不同乡,远着不行;勿曰不同国,远着不从。如地如天,何思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这种不别亲疏远近一体视之的精神突破了氏族血缘等级秩序的界限。
(三)海洋性在政治中的体现
齐国最终能成为一大强国,还与齐国民主性的政治特征分不开,这也正是齐国文化中特有的宽容大度在政治中的反映。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唯一没有推行郡县制的国家,地方制度偏向于分权,采取五都制。商人出身的太公曾与文王论政说:“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之道富仓府。”⑨。这在列国并起、各图霸业的当时,这无疑是一种很前卫的提法。政策上把百姓的贫富问题放在首位,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小谨者,不大立”⑩。而在法权观念上也摒除了壁垒森严的阶级观念,宗法贵族的政治权威在“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⑪的原则下被大大削弱。“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以法治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⑫,这些都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
(四)海洋性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
此外齐人不拘小节的风格,还可以从他们的城市建设中体现出来。“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⑬这就是放达不拘精神的体现。《管子·正世》中说:“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因时而变,因俗而动。”⑭这种政治观点体现了齐人敢为天下先和推动时代新潮流的精神品格。正是这种品格,使得齐国能够常以新政为天下立仪,诸如相地而衰征、举贤上功、尊王攘夷、官山海、开学宫,都是先天下而为之。
(五)海洋性在神话传说中的体现
齐国在宗教习尚上海神传说盛行,这也是海滨以及群岛社会所共有的特点。《史记·封禅书》云:
“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⑮
当时的人们并不能解释眼前的景象,于是就将看海市蜃楼想象成了一种海上的仙山,三神山的传说也就由此而来。齐国也是以宗教信仰方面的众神平等和神祠分散为特点,而且齐人八祠神说的八神之中就有五神(阴、阳、日、月与四时)在渤海和东海之滨。除此之外齐国方士巫术乃至阴阳五行思想等也都有直接关系,如在战国时期的邹衍在海陆观念上就提出了“大九州”之说,这就是典型的早期海洋型地球观。齐人的性格阔达多智,民尚舒缓,在观念上以大为美,这都与大海的博大辽阔相对应,人们长期生存期间,自然而然的使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太史公曰”的部分中评论道:
“吾适齐,自泰山之属之琅琊,北被于海,膏壤两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⑯
这是对齐国的准确的概括。齐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处处体现着海洋的气息,其中海洋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于齐国的影响深入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等方面。而齐国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成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块夺目的蓝色拼图,是我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正如任继愈在评价齐国文化时所说的,齐国文化产生在山东,它一旦被发掘出来就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甚至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重视和发展我国的海洋文化,争取早日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也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前进发展的方向。齐国的海洋文化是我国海洋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希望对齐国海洋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其中精华的吸收和借鉴,会为我国当代海洋文化建设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强国。
注释:
①②③⑮⑯(汉)司马迁,史记(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43,1245,1696,1170,1276.
④⑤⑦⑩⑪⑫⑬⑭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4:1246,1266,730,32,62,911,83,920.
⑥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5.
⑧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73.
⑨(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6.
[1]李新泰.齐文化大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2.
[2]王志民.齐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3]《齐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齐文化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1997.
[4]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5]曲金良主编.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6]曲金良,陈智勇.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先秦秦汉卷[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7]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的早期历史与地理格局[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2014-05-29
张凯一,男(汉族),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