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培养角度谈新形势下的计算教学

2014-02-25 00:31张延涛
成才之路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教材例题教材

张延涛

计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甚至有人将其与思考并称为“数学的本质”。《数学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一改以往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散发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

我校从2002年开始使用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新教材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新教材强调将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升到对“数感培养”的层面,从编排上也突出了计算的综合运用以及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将过去以算理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编排模式改革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的学生主动尝试、探究的系列活动。从表面上看是弱化了“算理”、减少了机械简单式的重复练习,但并不是个别人认为的“弱化计算”,相反现在的新教材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更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多数计算课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与例题相比不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更多的是“综合与拓展”,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快速地计算,可能还会涉及到“常用数量关系”“估算策略的运用”“统计知识”等。不少教师也感言:“计算和应用题放在一起,真是不好上!”

为了解决新形势下遇到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的尝试与研究,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成才。

一、以生为本,换位思考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不是简单地将教材“灌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获得发展,这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上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以生为本”,教学活动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常常想想“学生从我这节课中能获得什么?”而不仅仅是“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点什么?”。这一点对于计算课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低段到高段学生课前所能自学(或家长提前教授)的内容往往以典型计算为主。如果课前30%的学生已经学会今天的计算知识,这些学生通过我的设计能获得哪些有用的东西?同样其他70%的学生在这节课中除了能了解不同的计算技巧以外,是否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取更丰富的“营养”?通常,我们习惯于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这些“核心问题”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换位思考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学情分析”,把握好“知识”与“数学素养”两条主线。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有几个奶瓶》(“九加几”)的教学中,我们学校的4位教师先后进行了“同课异构”的主题研讨,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将“凑十法”强灌给了学生,学生围绕9+6、9+4反复演练“口述计算过程”,当然学生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后来我们反思,为何这样的课堂显得如此“抽象、枯燥”,部分学生甚至课前课后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中我们意识到:如果只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课堂,就容易造成“成人化”“思维过度聚焦”等“枯燥因素”,正如我们所观察记录的一样,个别学生课前已经会快速计算9+8=17,但课后却变得更慢了,甚至于算错。或许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的刻意設计与学生个体的课前认知产生了“矛盾”,而这样的“矛盾冲突”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与排解,才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通过换位思考我们能发现,多数学生的课前计算多为“记忆型”的,这是一个优势资源,他们所缺乏的是科学有序的观察与思考,缺少的是教师对自己已有经验的认可与帮助,缺少了交流的空间。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会自觉地将“说算理” 调整为“在情景中观察、操作、交流多种计算方法,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凑整”思想的快捷性,并学会用“凑整”的方法观察、思考、计算。

二、解读教材,突出练习

课程改革给一线教师冲击最大的可能就是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着很大的差异,很长一段时间,计算教学的许多编排差异令人不知所措,旧的经验促使我们很难将计算与应用问题相融合,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了“例题+仿例题练习+巩固性练习”的编排模式,解读教材以钻研例题为主,也就忽略了对练习设计的解读,从而造成了课时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层出不穷。计算教学该如何解读教材,除了教参书所提示的问题以外我们应将更多的眼光投放在包括情境问题在内的练习设计的分析上。做到以“单元”“小节”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找出相关练习的层次、难度与共性,这样的分析过程能帮助教师快速领会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与学科素养的发展主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三年级的“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只从教材提供的“情境问题”(传统意义上的例题)中,我们会错误地认为教材有意删减了中间有零的除法,部分教师新授课中回避了这个知识的讨论,殊不知练习设计中教材早已隐含了这样的知识点。忽略了针对练习的分析往往会让我们节节课变得被动,甚至一味埋怨教材的种种“不合理”,造就了计算教学的低效化。

三、突出实践,淡化说教

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我们上计算课(尤其是第一课时)往往只局限于书上的几个算式,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反复的“说教”上,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算理、算法。反思我们的课堂,40分钟所有学生就完成了三四个计算练习,学到的只是“八股文”式的几句话,这种说教式的计算教学在现在看来肯定是低效的。通过换位思考我们能明确一点:学生需要的是实践的机会与空间。算理、算法的掌握不是只有背记、模仿才能实现,大量、有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达到巩固算理、算法的目的,同时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以前面提到的“九加几”为例,我们可以让整节课置身于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之中,课前我们可以利用两个分别能容纳10个物体的方格盒子设置观察活动:让学生快速说出两盒中一共有几个物体?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谁能上来摆一摆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活动放在例题之前能让学生对“凑整”产生需求。例题教学中也可以将教师为主的简单说教活动改为学生独立尝试、摆学具验证、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方法等活动。而后的活动可以设计“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摆一摆,还可以怎样算?”等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甚至还可以尝试8+3、7+5等活动。这样就强化了操作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

四、增加追问,减少重复

计算课教学中我们为了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往往会采用单生问答的方式收集信息,或许是出于对学生过度担心的原因,课堂上我们常常看见教师就一个问题反复询问不同的学生,或者连续的几个问题几乎都是机械简单的重复,而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回答都惊人的类似。一节课下来四十多位学生就只学会了一种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高度集中”,这样的课堂我们认为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课堂。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过多的重复会促使“众从”心理的产生,因此,课堂上我们可以减少几个重复性的问题(或习惯性地重复学生的发言),适当增加几个“追问”“为什么?”“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你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你是怎样想的?”“刚才发言同学的想法都一样吗?区别在哪?”这些追问式的语言,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个体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将学生群体的思维拓宽、激活。

新课程倡导广大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真正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广开思路,坚定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生的主人”的现代教学观,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从而培养更多的人才。

(河南省新乡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例题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