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2014-02-23 07:17冷先平LENGXianping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艺术设计人文

冷先平LENG Xianping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30074 Wuhan)

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冷先平LENG Xianping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30074 Wuhan)

人文精神是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学术根本。对中国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表明,通过改变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等途径,能够极好地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传播,顺利落实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艺术设计;人文精神;人才培养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专业学科目录中,将中国高等教育界延续使用近半个世纪的“工艺美术”专业改称为“艺术设计”。伴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的浪潮,中国高校艺术设计学科不断细分,众多方向的子学科如游戏美术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等应运而生,而且规模前所未有。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的综合型学科,具体表现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其价值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一方面将艺术设计与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反映出它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间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 ,并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其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体现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实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达到“人的灵魂的教育”的教育目标。调查发现,当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分离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注重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教学,不注重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此,本文特从人文精神传播的视角,探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途径。

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①。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艺术设计教育经过了从西学东渐的启蒙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与繁荣的过程。然而,这种繁荣难以掩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遗憾。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不足。

第一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根基的软弱。

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源于对人文教育的忽视。中国早期艺术设计教育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国家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理念,沿着“非人文化”的特殊路径前行,相当程度上被西方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所左右。新中国的高等教育重建是以前苏联模式为标准,形成“重文轻理”的教育格局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体制,即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满足新中国国家建设和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也就是说,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精神为基础,使个体的人的‘自然’、‘自在’达到人所具有的普遍性,这就是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2]无视教育对人的自然天性的自有发展,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在思想上获得统一的格式化和整体意识高度的一致性,丢弃了“人的灵魂的教育”的本质。

“文革”之后,1980年至1998年近20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实施的依然是精英教育方针,“应试教育”的选拔机制波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小学的升学率导致基础教育在学生智力教育、能力水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间的高度竞争,忽视了作为人文知识诸如情感、社会伦理、个人意志、兴趣爱好等素质的培养。该时期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将学校教育中人文内涵的缺失反映得淋淋尽致。作为“应试教育”终端的高等教育,依然将科技、理性摆放在首要的位置和急功近利的目标,而忽视了社会理想、人文素质的教育即人文关怀。就整体而言,人文教育的衰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于是艺术设计教育就长期脱离不了这一模式。

第二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模糊,缺乏自有的特色。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具备着设计与艺术紧密结合的特征。如何厘清艺术与设计二者间的关系,在中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作为“艺术设计”前身的“工艺美术”,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之初就没有在业界形成过统一的认知和应用的范式。1912年12月,蔡元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中曾使用过“美术工艺学校”以区别“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在次年发表的《美术的起源》一文中则改用了“工艺美术”[3]。这个名词组合看似只将“美术”和“工艺”调换了位置,而在深层次上却反映了“工艺美术”应用范式难以统一的困难。无独有偶,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该门学科易名为“艺术设计学”。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则定名为“设计艺术学”。学科及学术名词的歧义存在于国家的专业目录中,无疑影响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理念的明确。

在办学模式上,历经30年的发展,时至2010年中国设计类院校已达1 448所,但从教育模式、教学形乃至内容来看,这30年沿用、借鉴和参考的就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及较早引进西方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尤其是那些仓促上马的高校,更是盲目模仿,鲜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再者,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艺术设计实践、轻艺术设计理论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些因素都阻碍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科学的发展。

第三是大学扩招造就了艺术设计人文教育环境的恶化。

伴随着扩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呈现着繁荣景象。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全国有298个本科院校设置有艺术类专业学科点(包括工科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以及工程、文科的广告学等);到2010年,院校已达1 448所、6 593个专业、40.7761万名学生。如果以本科四年的学制进行计算,这几年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在学人数已经超过了130万②。庞大的办学规模使艺术设计教育承受着严峻的考验。

大学扩招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艺术设计教育在“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过程中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是生源人文素质的下降。高考招生改革30多年来,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成绩不仅没有逐年提高,反而一直在低分段上徘徊,这与居高不下的文理科考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艺术设计专业需要特殊才能和具有天赋的人,而现实是高校不得不降低门槛招收缺乏艺术天赋、甚至是对艺术根本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寻找升学捷径的机会主义者。

二是近些年来,艺术设计学科发展速度过快,引发了对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严慎的规划,从而导致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品质要求与量化标准之间严重的冲突,在其学科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中专升格为本科,本科学校拥有硕士点博士点,大量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情况,结果是艺术设计的学科结构与办学规模的失控,从而动摇了艺术设计学科“执于学术之真、深于人文之善、精于创造之美”的教学根本[4]。

三是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由于低投入和高“产出”(学费)的诱惑,很多高校在不具备艺术设计办学的条件下,以完善学科建设为名,仓促上马,致使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的更加匮乏。这种恶性循环,也是不少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技术传播双向缺失的直接原因。

上述现象均有悖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其危害不仅阻碍了高校艺术设计人文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且严重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之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辈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传授给年轻一代,让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以及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这个原则是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的[5]。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的大学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并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1995年,“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开始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时任校长的杨叔子就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归纳成了“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和“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6]。指出,“五荒”的根本在于“荒于人学”、“荒于人文”;“五轻”的根源在于“轻素质,主要是人文素质”,因而强调“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7]人文教育本质上体现了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原则的根本要求,充分揭示了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原则对艺术设计教育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8]在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这个问题上,人文精神体现了与艺术设计教育目的的高度一致性。人作为具有精神生活的生命,而求知求真的理性是其精神生活的本能需要。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完善成为衡量文明的重要尺度。因此,艺术设计教育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养育。

第二,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客观地说,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支并蒂莲,它们血脉相连。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艺术设计这个载体可以得到物化,并且成为科技商品化的形式。一旦物化的科学技术被社会接纳,被社会消费,就会变成巨大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艺术设计的方式。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表明,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艺术设计的革命不只在于设计材料的更新,而且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都会对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造型、装饰等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材料的增多及革新利用,设计审美观念的改变和装饰手法、装饰技巧的日益成熟等,都是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直接结果。总的说来,为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科学和艺术各自发挥着优势和进行着优势互补,由此形成了艺术设计的集成性和跨学科的最为本质的特征。

科学作为以人类求真为目的的行为,在历经“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将人“物化”的惨痛教训之后,不再被视为手段而被当作人类对“真、善、美”价值追求的载体。在教育方面,这就是人们所倡导的科技人文。20世纪30年代,萨顿就曾批判了科学教育只注重功利意识与“技术业务”却缺少真正教育的倾向,呼吁科学及教育“人性化”和“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其后,贝尔纳首次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命题,强调必须打破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截然区别甚至互相对立的传统,代之以科学的人文主义。

艺术作为文化现象,多是为了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这是一种浓缩化和夸张化了的生活。艺术是衡量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而不是人类生活无伤大雅的点缀,更不是对科学的补充。艺术涉及的领域是人的内心世界,是社会化的人们之间生产精神产品的行为,同科学一样,是作为一种认识形式以满足人精神生活本能的需要的。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这种意象又是通过知觉选择后而生成的。”[9]这里所说的“意象”不是对客观事物简单地“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而是视觉思维对其认知对象的性质和关系进行积极主动地把握而生成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行为就是这样一种知觉思维活动,通过心灵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解释,唤醒人类本能的创造性思维。在此意义上言,艺术设计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第三,人文精神推动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人文精神最根本的问题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培养不仅仅限于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高尚的思想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呈现着学科界限淡化、模糊,不同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高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艺术设计学科的独立,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构科学、规范的高校艺术设计学科体系,将有益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人才的培养。

从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也不难看出,人文精神作为天然纽带,将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摈弃了封建时代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世间最高的价值而给予了尊重。在这个意义上言,具有良好人文精神与素质的人才能在科学探索、艺术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地追求真理。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界线明确,任何割裂二者关系的观点、行为都不利于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文精神探索与实践——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当前,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的专业结构朝着多层次、多领域的方向发展。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等教学单位都设置有与艺术学相关联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曲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几乎包括艺术学科门所有的一级学科;招生范围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建筑学、新闻传播学为主体学科向艺术学学科扩展、交叉的博士研究生等层次。其中,艺术设计教育波及的层次和范围最广泛、最复杂。面对专业不同、心理特征不同、知识结构存在着差别和学生认知能力不同的现状,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华中科技大学的艺术教育者做出了积极地努力和认真地探索。

1.联系实际,把握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培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高品质的人文精神

基于专业特殊性要求,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的个性特点。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长期的艺术熏陶中,形象思维、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了优于其它专业的学生的特性,其感性的艺术思维特点使得他们更多地倾向于自然事物的审美判断而不重视价值判断,因此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该专业的学生“重技艺、轻人文”的偏向,导致了他们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人文素养水平的低下以及思想境界相对的狭隘,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作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个问题的准确看法。

第二,个性张扬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之中比其它专业的学生更富有细腻和丰富的情感,加之艺术设计专业对个性特点的特别需要,导致学生盲目追求自我和行为的自由,而不能将人文精神中对真、善、美等崇高理想的追求作为核心的目标。

第三,该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存在着文化科目学习上的先天不足。以湖北省2012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为例:第一批本科院校文科录取的最低控制线是561分,而艺术类仅为335分,比前者低226分,只占前者的59.71%。华中科技大学近五年来艺术类本科招生和普通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统计情况对比,更能说明问题(见表1)。

表1 华中科技大学近五年来艺术类本科招生和普通生招生录取分数线对比

上述统计表明,学习过程中,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从小就对艺术有着特别的爱好和广泛的兴趣,加之艺术类高考招生模式只注重专业要求,降低文化课录取分数所带来的大学时代重专业、轻文化、轻理论的普遍问题,较普通大学生而言,其文化科目素养不高、人文知识缺乏,底蕴明显不足。

针对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华中科技大学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了充分地考虑,正确把握了人文素质教育所要关注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三个层面,即艺术设计教育的三个基本内涵。在知识层面上,做到人文与艺术设计并重,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达到学生在艺术设计时能够将人文精神贯彻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之中,成为艺术设计行为自觉的动力;在能力层面上,“强调感性与理性能力、动脑与动手能力、批判与建构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等的统一”[10];在精神境界层面上,不仅注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还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我觉悟和规范自我行为的意识,使其精神境界朝着“由自然而功利而道德而天地”的正能量递进提升。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思路的转变,采取教育引导等系列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

2.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进程中发扬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优良传统,强调人文精神对于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最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高等学校之一,早在1994年,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杨叔子院士和一批有识之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道德等问题而施行了素质教育,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带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为此,学校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成立了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以校长为组长的人文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而用于其中的建设。至今,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所出版的《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汇集了国内外近百名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的精彩演讲,被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层次”和“六个方面”所组成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③。这“三个层次”分别为:第一课堂(主课堂)、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六个方面”是:建立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行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开设人文选修课和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和社团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讲座、交流、读书一体化的“人文工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这些特色鲜明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为人文精神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顺利实施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依据。

具体到艺术设计学专业,主要体现在将第一课堂作为人文教育实践的主阵地,通过教学改革,调整以多个专业课程为主干课程的课程群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课程群体系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将专业知识、设计技能和技巧等教学内容在主课堂上完成的同时,还能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第一课堂中,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价值观、情感和意志及心理发展等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评价,从制度上关注教学评估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科学性,并及时反馈。从制度层面要求教师一方面注重自身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在教授的过程中结合专业实际,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如在“环境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环境设计的功能形态,强调设计师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等,以此促进专职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注重调节师生的互动交往活动,并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课堂学习,学到知识,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课堂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重要环节。对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实施的人文学科辅修制和双学位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文化、科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设计竞赛——如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A+U协会”每年以不同的设计主题组织相关的设计大赛,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作为宗旨,落实在整个的设计大赛之中;全国文科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红点设计大奖赛(Red dot design award)、《LANDSCAPE DESIGN FOR VILIA 》及鸿茂杯“亚洲的生活态度”等,均使学生人文素养及设计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此外,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科学、校园文化等形成的集讲座、交流、读书于一体的“人文工程”项目,为艺术设计学生第二课堂中的人文素质水平提高提供了诸多有效的途径、有益的经验。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是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特色,每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都配备有具体的社会实践作为辅助。如建筑美术实习活动将课堂技能、技巧训练置于广阔的社会之中。在社会大课堂,学生能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情民意,学习建筑设计、装饰的知识、技能和规范。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在设计表现的技能、技巧方面得到锻炼、提高,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之中端正自我的社会认识,培养设计的创新精神。另外,工程考察、市场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亲近人文精神的平台。

2010年,在辅导员制基础上,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实行班主任制,加强校(学校)家(家庭)联系,是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又一新的举措。一般来说,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一些,然而,家庭、父母在大学生成长之中有着教师、学校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制、校家联系的沟通机制,使得教师、学校、父母、家庭与大学生的心灵靠得更近。学校将亲情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艺术设计教育贯彻人文精神,与时俱进,使人文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筹办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7年9月起正式招生,2003年获批“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并于次年招生;2011年获批“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与土木学院共同申报景观学博士点并获得成功。总体发展态势是朝着多层次、多结构、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在近15年的艺术设计教育历程中,艺术设计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艺术设计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设计人才以服务于社会,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脱离专业实践而独立存在,它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补充和拓展;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发挥作用,才能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离开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会很难发挥作用。然而艺术设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培养问题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瓶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改变思想观念,按照华中科技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明确提出的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的要求,与时俱进,将人文精神培养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在艺术类学生成才中的作用及地位。为此,进行了旨在“技艺”与“人文”并举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体系的改革;新增“艺术设计传播学”、“视觉印象”和“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等通识课课程;创建“基于工程技术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Auphust学生之家”网络平台,建立教师测评系统,实时获得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大力推行专业教师轮岗班主任制、导师工作室制、新进教师培训和博士化工程等举措。如此措施,健全了管理规章制度,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工作落到了实处,使艺术设计教育实践具有了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

四、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传播途径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传播必须依据人文精神传播的目的和要求,以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为特殊媒介而搭载人文精神的信息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并重地落实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实现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全面培养。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探索与实践成果印证了上述理念的正确,同时,其可行性则提供了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传播所存在的问题并准备了值得借鉴的办法。基于这种经验范式,结合教育传播学理论,将注重人文视界和科学视界的融合的有机结合,并强调人文价值观在技术性分析与策略性分析之中的作用的学科传统与学理精神,运用到高校艺术设计人文精神教育和传播对策的探讨中,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用途径。

1.营造人文精神的传播氛围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从人的价值角度看,教育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提高、扩展、增殖人的价值,在于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人,作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11]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对应的办法、措施。

第一是要求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理念上下工夫。众所周知,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源于中国的美术教育,自20世纪初以来的一个世纪,艺术设计教育历经“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扩招之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猛以至于达到了过度膨胀的程度,这便给原本并不健全、完善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与尴尬。高校是人才培养的特殊工厂,不完善、甚至有缺陷的教育体系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鉴于此,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播途径首先要求不断充实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上,需要改变长期以来的重“道”轻“器”、重“艺”轻“技”的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统观点,“如果孤立地评估一门具体课程,收效颇大,但对整体结构而言却失去了平衡,这样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12]因此,不能盲目跟风冒进,依据高校实际,依据知识和技能培养与人文精神教育双向并重的原则,科学地规划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发展,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第二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具有“通识”性质的课程在理念以及课程设置上的缺陷,对其进行学理化的梳理与提升,使其学科框架科学化、系统化,并强化通识课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深度。“通识教育”针对的是“专业学科相对封闭的纵向逻辑体系。通识教育横向的、开放的结构非但可以达成‘艺术人格’的形成,更可以促成‘自由人格’的诞生,而这本身就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④

第三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国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个转变的进程中,“有一点可以肯定,大众文化部分地消解了社会的人文精神。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指出的,由于大众文化的欲望化逻辑,造成了大量过度享乐的和精神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产品,导致了文化的低俗化倾向和非理性享受,最终导致了文化的娱乐消费物质的盲目扩张和文化理性精神的丧失,从而消解了文化所特有的批判意义,失去了社会批判的作用。”[13]客观地说,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满足普通民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为目的,而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超过了应有的界限,出现了对社会人文精神消解的现象,校园文化的超越性、独立性、创新性、高雅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校园人文精神的建设,以保护人文精神教育传播的这一方净土。也就是说,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化教育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护人文精神浓郁的校园文化沃土,因为这有助于学生心灵的熏陶和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

2.凸显教师人文精神传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传播的具体实施者,在这个传播系统中,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又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在这个传播系统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必须了解教育传播大系统中的学生要素、教学内容要素、方法论要素和媒介要素等,并具备足够的能力予以驾驭及灵活运用。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师涉及的各个教学环节并借助这些环节得以传播,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随之也就对实施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教师人文精神的“人文日新”或者说人文自觉是一个不得不强调的问题。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最直接的矛盾就是日益增多的学生与师资的严重不足,很多不具备艺术学办学条件的高校热衷于学科覆盖,片面追求学科建设指标中的某种“GDP效应”,导致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稀缺;一些艺术学科方向毕业的研究生被匆忙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和刚刚改变学生身份却缺乏教学、设计经验的年轻教师成了高校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毋庸置疑,在倡导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今天,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应该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体系高度吻合,以保证实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学习的成功和心灵自由发展这些共同需要的目标。因此,教师在专业技术、文化素养、教学经验积累以及个人人格魅力的塑造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而最为重要的是要求传播者在艺术设计教育之中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第二,在教学中自觉、努力地传播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隐含在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之中的一条红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自觉地接受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此问题上,雅斯贝尔斯就认为教师除了发挥引导作用之外,挑选合适的教育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进而主张,“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1]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地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能动接受的积极性的;同时,蕴含人文精神内容的课堂对重“道”轻“器”、重“艺”轻“技”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病是一副良药,浓郁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培养。

第三,熟练掌握教育传播的规律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效果。教育传播共识、谐振的规律要求教师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是对学生个性、人格的尊重和求知欲望、兴趣的高度关注,激发他们学习、创造的热情。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和富有特色、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技巧,都有助于唤醒学生潜在的实力、求知的欲望以及责任感;学生方面,这种关系则有助于他们明晓艺术设计和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追求。也就是说,在教育接受的过程中,通过教育“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14]

上述几个内容具体反映了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传播对教师的特别要求。艺术设计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实施人才培养的教育者有着非常严格、全面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地提高,要与时俱进,掌握艺术设计前沿的学科知识和娴熟的设计技巧与设计能力,以满足教学的各种需要。

3.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传播的对象——学生是人文精神教育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也是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目的的所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的态度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的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1]139,这句话表明了学生必须具备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有人文精神的自觉。依据这个观点,学生在处理所获得的信息时不应该盲从,而需要从自己的学习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实施接受。

作为信息传播重要内容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有着深切的关联。教育本身就是文化,它“是一种带有文化普及、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等诸多功能的特殊文化,是人类文化或文化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5]。对于教育,“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所蕴含的深刻目的;对于学生,教育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自觉是其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的关键所在。

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能够让其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及技术能力而去选择信息、创造信息和传递信息,完成学业。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努力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将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和人心灵的崇高的教育结合起来,与教师紧密配合,“体察涵咏”——即以灵敏的感悟和体验将人文精神作为理想、道德、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自觉接受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充分获取人文精神的养分,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结语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体现了国家素质教育的实质,今年正值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第五年及“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也是艺术学学科门(“设计学”为其下的一级学科)独立的第三个年头,这些不仅为艺术学学科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对艺术学学科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精神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育与传播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只有把握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精髓才能更好地把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权,把握了这个主动权也就把握了未来。

注释

① 该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拟奏。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它的颁布以及随后实行的一系列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因为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为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 文中涉及的数据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许平教授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整理而成。参见《艺术设计教育盲目扩张之忧》(中国文化报,2011-08-22-05).

③ 江洪洋.华中科技大学: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纪实,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④ 杭州网.中国高等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 ,2011-11-13.

[1]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4.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4.

[3]郑巨欣.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之名实说[J].装饰,2009(12):21-24.

[4]许平.谈艺术设计教育盲目扩张之忧[N].中国文化报,2011-08-22-05.

[5]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46-49.

[6]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1): 66-68.

[7]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69.

[8]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18-25.

[9]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0.

[10]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2):10-15.

[11]孙喜亭.素质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6(5):3-7.

[][]

[12]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00.

[13]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41.

[14]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4.

[15]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19-24.

Dissemin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College Art Design Education: Based 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element to the whole academic education program in Chinese Art and Design colleges.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an artist or a designer. It is also the base of academic study of Art and Design. Through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in Chinese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in colleges, there are possible ways to better spread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Art and Design schools, and achieve our goals in training Art and design individuals. Those are amending the education concepts in Art and Design; building a better educ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and helpin 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in Humanistic study.

art design education;humanistic spirit;dissemination

J0-05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4.01.023(0114-10)

2013-12-27

冷先平,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艺术设计人文
《星.云.海》
《花月夜》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