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 国际型高素质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其需求将持续上升,中国教育市场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教育的国际化将更加具有其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從理念角度对一流教师队伍的需要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教育国际化 教师队伍 建设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f How to Ensure the Needs of Building
First-class Teachers in the Area of Concept
WANG Jian
(Educational Science Colleg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With Chines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apital flowing into China,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type and high-quality personnel will continue to rise, China's education marke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open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will be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 how to ensure the needs of building first-class teachers from the area of concept.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teachers; building; concept
1 一流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
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专章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论述。从加强师德建设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到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教育规划纲要不仅对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求,也对关系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逐项明确。这是党中央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确定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针,也是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
2 一流教师队伍建设所需理念
观念的解放是教育开放的前提,而教育开放又反过来使人们的观念得到解放。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必然会受到影响,受到变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将多样化。
2.1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它重新给教育下了个定义,改变了人只有学习期和工作期这两个阶段的观念,认为人应该是一直是处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其次,在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这一建立的过程中,它起着促进的作用。它改变了学校就是学习的唯一机构这一旧思想,扩展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再次,这一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学习者不但要学习固有的传统文化,还有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了。师生关系也转向为一种新的民主平等的关系。最后,它为学习者本身提供了一条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光明之路。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因为教师在学校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作为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了解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新变化,拓展学科视野,不断汲取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2.2 螺旋式师培观的建设理念
教师的成长是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这个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重要的转化期:由“实习”教师转化为“普通”教师时期;由普通教师转化为骨干教师时期;由骨干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时期。这三个转化期为重视并开辟教师培养的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学校是培养教师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部门都要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日常化,主动推进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战略。
2.3 广纳人才的教师聘用理念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中专学校的师资管理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观念作指导,如何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培养基础教育的教育家,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优秀教师流失,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坚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原则,对教师的编制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师资力量,使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对教师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教师聘任制真正意义上得以实行。总之,要广纳社会各界人才,同时也要吸引外国的专业人才, 给他们创造宽松、民主的环境,共同把最新的实践经验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成长发展不在于简单的经验,更重要的在于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理念是指引教师队伍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晶,刘奕湛.弘文励教 播种未来[N].人民日报,2011-09-09.
[2]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编委会.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 恽昭世.走向未来的学校——中小学校教育模式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 宋永刚.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天民,卢东允.教师成长之路[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6] 孙久山,黄建如.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7] 萧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李文娟.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9-30.
[9] 张晓明.国际化: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导报,2000(9).
[10] 陈玉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1(1).
[11] 张智丽.中国火“中国托福”跟着火[N].新闻晨报,2001-11-27(3).
[12] 高晓清.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市场行为国际化及其名示[J].江苏高教,2001 (3).
[13] 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日报,2011-01-07.
[14] 易杳.全球化提速中国教育改革[J].瞭望新闻周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