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教学的再思索

2014-02-13 00:22毛生芝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言性工具性人文精神

对语文教师来说,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去,我们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认为语文教学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实用工具。因此,我们分析、我们讲解,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强。面对这种现象,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语文课程的性质上,语文教学改革首先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开始,于是人文论运用而生。人文论的提出,似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让大家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曙光。然而,人文论者并没有走多远,他们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人们发现,因为过多地关注人文性而忽视了课程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的虚化,泛人文化。于是大家又开始对人文论者进行反思。最后,大家认识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才是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样两者中和,算是完结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是偏向人文的一面就是偏向工具的一面,两者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那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这种工具呢,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问题。其实无论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语文教学最后得归结到语言性,也就是说,语文还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工具,除了这没有别的任务可言。语言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人文性是附着在语言性上,是通过语言性来实现的。没有语言性,也就没有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比如,地理学科是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数学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科的内容不同,培育的方式方法不同。语文只能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培育人的活动。每一门课程都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我国古代对此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他们将教育看作是人的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教育。记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曾聆听过陕师大教授的讲座,他是人文学科专家,他说我国古代的教育,那些骑马,射箭等的技术,他们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让人们掌握这些技艺,而是通过这些技艺,涵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渐地让他们的思维健全起来,让他们的人格健全起来,生命丰富起来。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知识是形成学生人格的载体,知识是通向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人的必由之路。知识教育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人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会处事的人,一个具有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的人。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还是那么世俗,那么功利,那么脆弱,那么这样的教育,怎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呢?

我们常常说大学是精神的圣地,大学的品位不在于它的大楼而在于它的精神文化氛围。那么什么样的氛围才算是真正的文化氛围呢?笔者认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善于思考人生社会的、对自己专业的那种虔诚之心,对真理的那种坚持追求之意,没有过多功利的考量,没有过多得失的计较。如此而已。

作为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之中,感受到思想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儿,学生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出于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加的利益驱动。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形而上的生存的智慧,是人对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一种哲学的把握。我们不必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结果都要上升到哲学这个层面上来,这才是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大谈人文性,将语文教学的任务归结为人文性教育,就有点不合适了。课程标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结合起来给语文课程性质下定义。的确,语文学科主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他学科也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只不过语文学科的这种性质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语文终归还是语言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是要注意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更多的是从方法上考虑。

那么为什么我们过去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将语言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语言素养还是没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呢?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那么低下呢?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工具性吗?人文论者就是为了反驳工具性,但是他们忘记了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和学习语言,这是最根本的,也是确定不移的。拿人文论来否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显然是错误的。

与其在语文课程性质上下功夫,还不如在语文课程的特点上寻找语文教学的弊端。语文教学最终归结到语言的学习上。语言是和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认识紧密相连的,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就语言而语言,而是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结合,和学生的生命意识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言。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唤醒,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他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了,那么就算成功了。

怎样唤醒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呢?这就需要学生的人文情怀,我们要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让他们主动去触摸作家心灵的那根琴弦,让那些语言文字就像一个个的珠玑,在他们的心灵上碰撞出悦耳动听的乐音。大珠小珠落玉盘,有这样的境界出现,那该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所以,语文要落到语言上来,就要让学生玩味语言,品尝语言。我国古人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他们有玩味之说。比如说,邱少云像千斤巨石般一动不动,这比喻句如果我们只将其作为一个比喻句来看待,而不能从这个比喻句中让学生体味到邱少云的这一动不动所包含的分量,以及他的坚强意志力,那么学生和语言是隔着一层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透过这样的语言来体验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诗的理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亲切体验,对美的真切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披文而入情,沿波而讨源。

(毛生芝 甘肃省山丹县东乐静安学校 73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性工具性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语言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