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笔谈五篇)

2014-02-13 05:44吴灿新李仁武刘森林刘卓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广州00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广州0070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哲所广东广州07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06
探求 2014年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发展

□吴灿新 李仁武 刘森林 刘卓红 周 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 00;、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 广州 0070;、中山大学 哲学系马哲所,广东 广州 07;、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广州 06;)

吴灿新教授:唯物史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指路明灯

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唯物史观创立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从未间断地遭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非难和攻击,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些自以为是的学者还妄提什么“过时论”。可是,真理就是真理,不是各种非难和攻击就能否定得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史都充分证明,唯物史观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前进的科学指针,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指路明灯。唯物史观对于中国发展来说,依然有着巨大的当代社会价值。

唯物史观指明,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场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社会革命”。回顾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在改革的巨大动力推动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迁,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巨大发展和进步。当下的中国,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要把握机遇、战胜各种挑战,唯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除此之外,别无出路。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唯物史观指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唯物史观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发展史。唯物史观正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当代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指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然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性质有两种基本情况: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究竟是起阻碍作用还是起促进作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反映的是社会先进势力的要求,还是落后势力的要求。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预见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实践的向导。《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要顺利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李仁武教授:唯物史观所带来的哲学革命与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这部著作虽然是针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进行批判,但它在第一卷第一章中,也对唯物史观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在此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再写如此系统的历史观著作,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的诸多著作都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中包含着马恩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分析和研究问题给我们提供的典范,充分彰显唯物史观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性。

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运用于历史,将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个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从而带来了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对此,恩格斯曾作过精辟的阐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4页)在哲学史上,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这一发现,既完成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也完成了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所以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价值。

其实,“历史的发现”是近代哲学区别于古代哲学的一个根本维度,也是对中世纪欧洲所盛行的唯心主义神学历史观的重要批判和超越。但是,只有唯物史观的创立,才找到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带来深刻的哲学革命,是因为其在理论上包涵着存在论、规律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从而对社会历史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答。在存在论上,唯物史观始终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在规律论上,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的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里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在价值论上,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历史不仅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而且是不断追求着自由和解放的历史。所以,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从存在论的视角,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唯物史观又从规律论的视角进一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遵循着自身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断演进的,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以存在论和规律论作为支撑,唯物史观还关注到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问题并作出了价值论的解释,分析了人参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其目的在于“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在存在论、规律论和本质论的统一当中,唯物史观始终坚持着的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的分析方法,是我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评价社会历史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现实、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然而,“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列宁曾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所以,我们理解唯物史观不能简单回到马恩的文本,更不能拘泥于马恩根据当时条件所作出的某个具体判断,而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区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避免理论认知的偏误。当然,由于受具体历史条件所限而导致某个论断的不妥,并不等于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错误,更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依据。

唯物史观的创立至今已有近170多年的历史,在时代变化、实践变化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战胜了种种质疑和挑战,不断展现出真理的光辉。尤其,它为我们党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为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正确决策、统一思想认识、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武装。当前,我们的事业处于发展的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唯物史观的学习,并从唯物史观关于存在论、规律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中,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当今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历史必然,以提升全社会积极投身这一伟大实践的主体自觉。当然,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实践也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唯物史观的理论得到新的发展,让其真理的价值得到新的体现。

刘森林教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如何应对虚无主义的新挑战

在我看来,中国目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原本是什么”?即对马克思原生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和思想的新研究,立足于原始语境、根据德文原文、着眼于当今世界的新成果新问题对经典作家的相关文本和思想做出更细致、更贴切、更有深度的研究;二是当代的发展与挑战是什么?立足于当代世界,历史唯物主义遇到了哪些挑战,已经获得了怎样的进展?三是系统总结中国人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形态和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20世纪初进入中国到21世纪100多年的进程中,中国学人对它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建立了怎样的特色,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四是它与正在进行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实践互动中自己的表现,通过对实践中新问题的研究取得的进展。前两个方面主要是立足于国外的研究,后两个方面主要是立足于国内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要取得更大的进展,需要四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

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从第二个方面展开的。

在我看来,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高度关注当代思想对它提出的重大挑战,并在主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做出符合当代思想水准的研究和推进。自改革开放至今,在中国哲学界影响最大的两个西方思想家应该是马丁·海德格尔与列奥·施特劳斯。巧合的是,这两个人都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一个无法避免虚无主义的判定。前者认为,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至。后者则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就其意向而言是与虚无主义对立的,而就其结果、效果而言却是虚无主义的。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批评马克思,认为马克思和尼采不但没有克服反而都体现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最后形式。而施特劳斯认为,相对主义深层的哲学渊源是历史主义。它认定,人类没有固定的本性,故而没有普遍或永恒的准则。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问题和准则都不一样。这种历史主义必然陷入虚无主义。因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典型的历史主义,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最后难以避免虚无主义。

如何回应这两人的思想挑战?鉴于两人在当代思想界特别是对中国青年学者的极大影响,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必须回应这一挑战,回避和绕行肯定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回顾思想史,很容易发现,马克思早就遭遇过虚无主义的攻击和困扰。当马克思还在推崇费尔巴哈时,施蒂纳通过《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尖锐地批评了费尔巴哈,当然也顺便批评了在他看来跟着费尔巴哈走的马克思。一向非常自信的马克思还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抨击,他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花2/3的篇幅回应“以无作为自己事业的基础”的施蒂纳,足以表明马克思对施蒂纳的高度重视:他一生中再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即几乎逐段逐段、如此细致认真地批评自己的理论对手。可惜的是,由于受苏俄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向来不重视这部分内容。马克思用自己新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深刻地剖析了施蒂纳的核心概念“无”,认定它是“虚”的,没有实在性,是德国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本性的表达;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用更为丰富、科学论证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资本的本质,认为大资产阶级推动的资本积累必定消解一切崇高和神圣,以便为赚钱、为剩余价值的积累开拓空间。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资本在消解了与之相矛盾、对自己有威胁的神圣之后,会进一步造就一种拜物教意义上的新的神圣物。它的具体存在样态不断变化,甚至转瞬即逝,以便赚取超额利润。这样的结果就是,资产阶级必定陷入“内在的空虚”,失去灵魂,为一个新的更进步的阶级所取代。资本、资产阶级无法避免虚无主义,无产阶级却能够避免。不同于尼采对庸众及与之相应的物化状态必然导致虚无的分析,通过辩证地剖析物化(Verdinglichung)、物象化(Versachlichung),马克思做出论证,在无产阶级这里,物化不会导致虚无主义。无产阶级能够把物化、物象化状态转变成一种超越虚无的理想社会。

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和尼采都没有摆脱传统形而上学。实际上,海德格尔推崇的作为存在的“无”,仍然是一种最根本的“根据”,是一种本体,与施蒂纳的“无”极为类似,并同样没有摆脱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而且,由于切断了与价值论的内在关联,海德格尔的这种存在论更容易向突破底线的其他可能性开放。至于施特劳斯替马克思担忧的相对主义,应该是在很大的历史时段内才能发生的东西。在对具体的人有切实意义的时间内,马克思没有像尼采那样诉诸一种彻底的“知性真诚”,没有极端地把启蒙极致化,以至于按照完美哲人(超人)的标准要求一种把既定文化、秩序虚无化的崭新文化与秩序。马克思给近代传统,给传统和意识形态都留下了合理的空间,来避免虚无主义的发生。如果我们通过研究对海德格尔和施特劳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看法做出辩驳与回应,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为一种早已处理过虚无主义问题,也能应对和克服现代虚无主义的理论,我们就能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特别是在中国当下的理论价值,防止它受到当代日趋重要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困扰。

刘卓红教授:对唯物史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两点思考

对170多年前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马克思语)或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语)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用中国学者的话语来表述,当前研究唯物史观有两种研究的路径:其一是“回到马克思”(张一兵语),这一路径就是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语境中隐性哲学话语转换的描述,“追问马克思主义表层语句之后更深一层的构成意义,即话语的隐性逻辑”(《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其二是“走进马克思”(孙伯鍨语),“是立足当代问题而提出中国学着自己的历史责任”(《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后一路径主要是立足于当代现实,以鲜明的问题意识观照现实,展现唯物史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特质。

我认为以上两种研究路径缺一不可。重读马克思是为了给唯物史观以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厘清多年来受前苏联教科书的影响,以所谓无限、宏大、可以包揽一切和解决整个宇宙的“科学学说”的定位对唯物史观造成的认识偏差,从原有教条主义的羁绊中还唯物史观的本真面目。除此之外,通过系统梳理和研究,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唯物史观成为能面对丰富多变的社会历史,展现其无穷生命力的理论武器。我认为更重要的研究是为了让唯物史观更好地走进当代,让它特有的思维特性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我们更需要唯物史观能以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当前人类自身生存境遇、生存环境和需要出发,不断向人自己的存在发问,并在不断的发问中寻找人类的意义世界。可以说,唯物史观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一种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探究当下世界尤其是中国社会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概括出新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结论,从而展现其恒久的生命力。

从当代中国生存境遇来看,唯物史观作为认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当前至少有两个理论与现实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展开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思想,这无疑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年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与旧哲学的最大差别,就是从经济学语境,用商品、市场、交换价值、资本等抽象概念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本质,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根本上说就是对资本逻辑的批判,这是唯物史观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从狭义或最根本的意义上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忘记马克思曾经认为自己一生中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他明确指出,资本实质上就是一种不平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权利,资本增值的逻辑导致生产关系扭曲,生态要素恶化,国内劳资冲突、国际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干预和对立,甚至使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变形。马克思当年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一方面体现出对工人的现实的人道主义的关怀,另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矛盾,回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全球化使马克思当年所讲的资本、资本逻辑无所不在,资本无限增值创造财富使其在推进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经济生活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依然是迄今为止推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虽然资本增值已由马克思当年所说的以生产领域为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转向以消费领域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但不管如何变化,那都不过是“资本逻辑”在形态上更新了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当年开展的资本逻辑批判在当代世界依然有效。

中国改革开放选择了市场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就要面对资本逻辑对经济社会及其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双重影响: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摆脱了贫困走向富强,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大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然而市场经济下马克思当年批判的异化和物化、失衡状态的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破坏了人际关系。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思想的提出,其目的正是为了在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防止市场、商品及交换价值乃至资本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当年马克思对资本逻辑批判的学说无疑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资本,认识公有制与资本结合带来的新变化、产生的新理论提供重要的启示。

第二,党的十八大以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被摆在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目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然遭遇两大问题:全球化时代使中国跻身于世界之中,要独善其身并不是一件易事,西方文化霸权、文化观、价值观的侵入,无论对中国文化主权、文化自信和竞争力都会产生许多负面冲击;在国内,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集精华与糟粕于一身,要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也需要梳理和批判其中的糟粕,批判正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通过两条路径加以实现,即文化构建和文化批判。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打造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色的国家文化主流是重中之重;而用马克思文化批判的经典观点批判各种错误思想,也是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唯物史观创立与马克思文化批判乃是同生的一面。马克思当年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也是他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精神性存在的否定和批判,即文化批判的过程。文化批判的革命性变革,即两种异质的文化批判逻辑及其转变,表明马克思从宗教批判、道德批判、哲学批判深入到经济学批判,从意识形态批判到阶级革命和实现人类解放,正是唯物史观一以贯之的革命性的批判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既是批判的武器又是武器的批判。当代文化批判无疑应以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为理论原点,同时借鉴当代西方社会各种文化批判理论的合理成份,指向并解决当前国际和本土文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周峰教授:唯物史观的正义事业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贯彻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目标。这充分反映与表达出“现实的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将人民的全体发展作为其执政的根本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归宿。它反映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人道精神的现实回应,但绝对不是如阿尔都塞所说的是“主体的经验主义”与“本质的唯心主义”的互为补充。中国共产党不过是将唯物史观的人道精神,进行了时代化的逻辑展开,那就是继续走市场取向的全面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正义。

曾经以全面公有制为标志的计划经济,为人们带来了经常怀念的公平与正义,但最后的事实证明,这些公平与正义的意识抽象性远远大于其具体的生活展开。唯物史观的确设想以高度发达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来代替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实现共产主义,但它有一个充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前提,即使对于东方社会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经典作家也只保留相当谨慎的保守态度。而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确证明,经典作家的保守态度是有道理的,只是我们太着急。所以,恢复市场经济甚至私有制,对于一切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种必需策略的唯物史观选择。

这一点,马克思已经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做了充分说明。他说,人的社会关系发展有三个阶段,而建立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特征基础上的人的丰富性,正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个阶段,它要为“以人的独立个性的发展”为特征的第三阶段的发展创造必备的条件。这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缘由所在。

不过,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强化,一定更会带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分析过的人的异化现象,而现实的确是,这些异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普遍事实:人与劳动相异化——当代中国工人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可能拿到可怜的用于生存的工资;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当代中国许多工人和农民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产品,而是要花大量的货币才能得到享受;人与类相异化——人劳动得越多,人就越离自己类的本质——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越远;人与他人相异化——每一位具体的个体彼此之间正在成为都市里面的陌生人甚至敌人。

全球化的资本压迫,已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积极性与否定性的双重面孔,其积极性在于极大地释放了人的主体性,而其否定性则是,“资本的限制就在于:这一切发展都是对立地进行的,生产力、一般财富等等,知识等等的创造,表现为从事劳动的个人本身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页)。一切人都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大工业的现代化逻辑不仅造成了个人发展的积极性与片面性的双重矛盾,更造成了人的“类”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强化之间的巨大裂隙。

不过,既然要立志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这种带有极大否定性的、以资本为主的市场经济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物的支配”是必要的前提,而要使人的全面发展的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9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正在经历从小康社会向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过渡的阶段,没有交换价值的极大丰富与生产,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关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也导致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它充分地表现在政党政治与政府改革、经济发展效率与分配公平、社会民生与稳定管理、生态与人口、思想道德与物质需求等等各个方面,这些领域似乎都比30多年前显现出一种“正义”与“非正义”相对立的二元对立局面,这种二元对立已经深深地影响与制约着“中国梦”的未来实践。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取向,释放了社会主义曾经极力拒斥的利益欲望,它既实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物质追求,也造就了今天横亘于利益链条两侧的不同人群。在今天,利益固化已经成为阻碍社会正义能否实现的樊篱。如何来破解?是否能够跳出市场经济或者回到所谓的计划经济来实现?显然不可能。在当下和未来,惟有继续加大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建设力度,才是正当的选择。

因为,对于“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特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中国根本无法跨过市场经济,我们的“物”远远不够丰富、我们的物质生产以及以之为基础的交往关系还很贫乏,我们虽然分居于利益链条的两侧,但没有物的丰富与交往关系的丰富,没有利益的生产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正义前提。但是,这么说,并不是说要继续放任市场经济对于利益分割的扩大,恰恰相反,这个时候更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对于市场经济的约束。因为,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

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继续在推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上,由政府来做好正义事业才是对社会和人民的根本承诺。因为,正义是政府天然的事业。

政府如何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依赖于良好的公共政策。因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过是以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形式对社会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而公平正义也正是利益的反映。政府必须要善于以制度和公共政策为手段,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妥善解决各种具体的利益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在分配方式上,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强化政府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正义功能角色;在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必须要尽全力健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权利民主层面,政府要积极促进公共权利社会化均衡化发展,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扩大公民参与途径,提升公民意识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当然,对于政府本身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传统的集权式治理,建立服务型政府、分权化政府,实现向善治政府的转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释放改革的信号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35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助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改革,不断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发展方式从单一式向综合式的转变、人民生活从满足型向扩张型的转变,这三重转变真正改变、重塑了中国;未来的35年里,仍然需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改革来进一步确认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的这三重转变。

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会独立于社会存在。物的依赖性产生了我们对于“物”的崇拜,但是,社会主义必须要打破这种“物”的崇拜,因为,只有打破这种崇拜,才会有真正的公平正义。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马克思发展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