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中成长

2014-02-12 15:51徐超
考试周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音乐教育幼儿教育

徐超

摘 要: 音乐活动的本质应该是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而且必须通过音乐的人格教育”。特别在学前启蒙阶段,音乐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提高唱歌、跳舞、奏乐的技能,或提高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更在于通过音乐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和习惯。可见,音乐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载体,只有从孩子的需求出发才会变得有价值,只有让孩子真正融入其中才会变得充满生机。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造力培养 幼儿教育

一、理解音乐活动的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萌发其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培养其审美能力。

我们不是简单地教幼儿唱歌、跳舞,而是重视幼儿情感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使他们主动愉悦地体验音乐营造的氛围,鼓励他们把内心的体验艺术性地表现出来,真正发展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逐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大班欣赏活动《天鹅》

目标:(1)幼儿听辨大提琴和钢琴的不同音色。

(2)幼儿想象天鹅的形象,并能运用语言、舞蹈及图画等形式充分表现想象。

由目标我们不难看到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对音乐的自我表现的重要性,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幼儿用肢体、语言等展现音乐,在活动中还有幼儿创编故事:“这天天气可好了,太阳照在蓝蓝的湖面上,湖面中有绿绿的水草飘动着,一只白天鹅在洗澡……(或游泳、跳舞)”幼儿在音乐中寻找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2.激勵幼儿乐于尝试操作音乐材料,发展幼儿听辨、观察、想象、动作协调及合作的能力。

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操作、体验,在听辨、歌唱、韵律、节奏乐、欣赏活动中获得有关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操作艺术材料,并从中获得满足。

大班音乐节奏《即兴击鼓》

目标:发展节奏感、听辨能力、注意力、动作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富有动感,通过此活动主要培养幼儿的乐感,活动中幼儿需要运用灵敏的耳朵、灵活的动作,因此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在操作中获得体验、发展能力,多给幼儿保护,使其更有安全感。因为幼儿稍有紧张状态,双手中的鼓棒就动不起来,容易僵硬,所以在开始活动中,重点不是放在哪个幼儿敲奏得好,而在于是否每个幼儿都敢于在五个鼓上敲击。

即兴击鼓时,幼儿敲的鼓点没有规定的模式,不同基础的幼儿会表现出不同水平。教师一定要给每个幼儿机会。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迁移、启发,会使幼儿受益匪浅。在欢乐的气氛中,幼儿不知不觉地完成此项即兴击鼓的任务,此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也能行”,因此,增强了自信,获得了成功感,会敲了还想敲。

3.鼓励幼儿根据音乐主题,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开展丰富想象。

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健全人格,不仅学会积累音乐经验,更注重个性发展和社会性的培养。幼儿在有序的音乐内容操作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控能力,增强纪律性,即兴表现自我感受,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补充,开发创造性潜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把握音乐活动的重点

1.通过音乐操作促进幼儿自主探索。

通过听辨、歌唱、韵律、节奏乐、欣赏活动五大块面的内容,让幼儿自己探索,并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体验,在探索发现中主动学习。幼儿园的音乐活动由于涵盖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等多种表现形式,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所喜爱。在与幼儿共同分享优秀的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音乐作品都有内在的模型——一些有规律重复的基本单位,不论这样的模型是体现在乐段与乐段之间,还是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或者甚至仅仅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的小节中,我们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为幼儿的思维加工过程服务。

2.把握音乐操作各项内容、形式之间的关系。

五大块面的内容应以听辨活动为基础,在听辨的基础上,有序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探索与发现音乐之美,再扩展到歌唱活动、韵律活动、节奏乐活动和欣赏活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大多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单向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集体教学,幼儿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消极地坐、听、等待上。教师不注意营造环境与提供材料,幼儿难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幼儿为了学会教师所教的内容而感到困难,感到苦恼。教师在活动中控制着幼儿干什么,怎么干,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强调规则上。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但不可忽视教育结果,幼儿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所显性的结果是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获得,还有许多非音乐性的附带成效产生,如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习态度、情绪、开放的心智、成功感、坚持性……

3.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发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所有音乐活动都要放在游戏化的情境中进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音乐知识、发展音乐能力,并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挖掘潜在的创造力。以往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教的意识强,完成成品的愿望迫切,较多地运用消极方法,让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无论是说话、唱歌还是打击奏乐、舞蹈等,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练习,幼儿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些牢固的知识很难被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原因在于教师运用示范、模仿法太多,让幼儿思维模式僵化,幼儿出现离开教师的教就束手无策的现象,因此创作对幼儿来说更是遥不可及。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方法,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掌握知识,而是通过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掌握知识。

三、体会音乐活动的特性

教师要深入体会音乐活动的特性,并将这些体会用于指导实践,将其蕴涵在每一次活动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教学手册对音乐活动的特性进行了归纳:第一,突出创造性的经验性,因为幼儿发挥创造性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经验铺垫和清晰的任务意识;第二,突出音乐性和社会性,音乐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体表现在合作性的培养上;第三,突出音乐元素和音乐元素的表现性,让幼儿体验音乐元素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即音乐元素的表现性而非音乐元素本身。

四、关注过程,加强整合的教育理念

1.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

《蔬菜汤》活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和喜爱的内容,可以把它投入到主题“好吃的食物”中,让活动更接近生活。

2.注重幼儿与游戏情境、同伴和教师互动中的发展过程。

在《落叶飘飘》活动中,幼儿通过感受秋叶飘落时高高低低的情境,在倾听中辨别高音。教师将抽象的音高变得想象化,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

3.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

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目标有机统一,将方法、途径、手段和组织形式相整合。

只有在深层次体会音乐行动特性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动态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唱起来、跳起来、玩起来、笑起来,促使幼儿音乐经验、创新思维、协调合作能力等智力、非智力因素得到综合发展。在音乐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操作,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儿歌、拍手、游戏等,使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幼儿在聆听、模仿、运用、创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而且获得了整体发展。每个幼儿都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音乐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启发和提高幼儿这种本能的表现力。

有人说,世界上人与人沟通最好的语言是音乐,世界上最纯净、最美妙的声音是幼儿的歌声。我们要共同努力,寻找音乐、感受音乐,让幼儿能够爱上音乐,并能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在音乐的天空中飞翔。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音乐教育幼儿教育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