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方,韩基鑫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等相关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出发,既培养受教育者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权利观和自然价值观,又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1]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相比较而言,生态伦理教育中道德的对象更具有广义性,它所研究的对象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包含了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未来人类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是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共荣共存。 ”[2]
由于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和课时的限制,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作为独立学科编排到高校的显性教育的课程当中。而隐性教育作为一种课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则能够很好的承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这个任务。
第一,隐性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生态伦理理论知识的吸收。相对于生态伦理显性教育,即“灌输教育”的方式,隐性教育则拥有更多更丰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知识的传授。隐性教育通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人格魅力、校园人文景观、学校日常制度、社团活动以及校园舆论媒体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抵消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性,更好地实现生态伦理教育的目的。
第二,隐性教育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隐性教育是一种学生直接参与体验的教育方式,也就教育客体直接参与到相关教育内容的实践中去。在生态伦理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现实社会,走进大自然,去体验大自然美好的一面,走进环境污染的地区,去感受生态与生命脆弱的一面,对学生进行耳渲目染的体验教学,拉近学生与现实生态环境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了解到大自然无时无刻都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懂得爱惜自然,热爱生活。这样通过增强学生自我的体验,才能更容易触发学生内心对生态保护的情感。
第三,隐性教育有利于学生生态行为方式的养成。将生态伦理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通过网络、音乐、美术、校园广播等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反复的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可以避开了枯燥乏味的灌输教育给学生带来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便于学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生态伦理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和强化,同时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也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生态保护的活动当中。这种不断的理解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思政隐性教育实现形式是被动性完成的,但隐性教育意境是主动性设计出来的。”[3]生态伦理隐性教育可以由教育者设计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让被教育者通过自身对周围的人、事、物、景的感知来体验生态伦理思想内容,进而被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接受并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因此,高校实施生态伦理隐性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生态伦理教育全员化是指生态伦理教育不仅要通过校园中的专业教师来进行,更应该将全部的教育工作者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生态伦理教育的活动中去。
第一,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传达生态价值理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在教育中自觉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首先要定期开展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让教师了解生态伦理的知识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将课本中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将所讲授内容与生态保护的知识相结合,将生态伦理知识通过课后的习题或者一种小常识的形式出现,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了自己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做到内容上的丰富和拓展,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和利用生态伦理知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自我人格魅力,用言行影响学生去践行生态伦理规范。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以其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而且他们的形象.一言一行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都能影响学生。”[5]所以要大力打造名师队伍,通过名师自身的资质与权威,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自觉效仿名师的行为,并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并且教师干净整洁的穿着、良好的行为举止、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对待动植物的态度等等,都能够被学生学习和效仿。所以,必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并内化教师所要传授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
第二,提高管理者与服务者的素质,在管理与服务中融入生态伦理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并把“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从严治教,加强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因此应该提高管理者与服务者自身的素质,在管理与服务过程中要重视管理与服务者对学生或者其他人的态度,懂得尊重他人,注意维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要树立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警惕办公场所的长流水、长明灯现象,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沟通设备来开展无纸化办公,及时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行为,并将这些行为规范化,形成工作习惯,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生态伦理规范。
生态伦理教育制度化,是指将生态价值教育融入到校园的管理制度中去,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使被教育者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自觉的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进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第一,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建设花园式校园。学校应加大对校园环境、环保设施的投资力度,注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建筑风格和布局与生态伦理教育之间的联系,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生态伦理教育。校园优美的绿化建设、干净明亮的教室寝室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去爱护自己的生活空间,激发其内在的保护环境欲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的体育设施会帮助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健康生活习惯。生态伦理教育的环境化正是通过这种无形的教育来对学生意识和行为进行纠正和培养。并且校园环境的建设也体现了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意志和态度,简单朴素的建校风格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勤俭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被前卫、时尚的大学生们自觉效仿,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绿色优美的校园能够使学生形成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因此这些办学理念、意志和态度,也承载着生态伦理的教育内容,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第二,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高校的生态伦理隐性教育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学校在出台某些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体现生态伦理教育的要求,通过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引领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制约其日常行为。如倡导节能环保的教学理念与建设理念,用环保材料改造宿舍及教室;引进净化水,尽量减少自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节约水资源;高校要在植树节、环保日等节日里开展环保活动,奖励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制定师生节能环保的行为规范,并合理的设定奖惩机制;创建自身的校园生态文化导向,提倡人性化管理,强调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等。通过刚性制度来引导学生养成节能环保,尊重自然的道德品质,树立生态价值观。
“体验学习的思想最初来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它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在学生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形成生态保护的情感,而实践活动正是校园中最常见的一种“体验学习”。
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化,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生态伦理文化,学习生态伦理知识,进而形成生态伦理价值观。首先要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资源枯竭的地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脆弱,让学生从内心中产对大自然产生怜惜之情,走进环境优美的地区体验大自然浩瀚与美丽,让学生产生一种对自然热爱之情;其次,通过参与环保与服务社会的服务,体会生态伦理规范的价值。高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走进社会,参与到保护生态的实践中,去植树、清理垃圾、去动物保护协会照顾小动物,学校还可以组织自然探秘、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感受生态伦理的重要意义,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态伦理相关内容,掌握生态伦理理论知识。最后,通过活动提升学生践行生态伦理规范的能力。在校园中要举办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如生态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的问答与竞猜,对生态伦理知识进行再认识;举办环保技能和作品大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出和做出更多更好的小发明、小创造,将更多节约能源的技能和工具带进大学生的生活。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们不仅主动的接受和学习生态伦理的理论知识,更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节能环保的实践能力。
“社会舆论是一个社会群体中的多数人对某一发生的问题所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校园舆论就是学校师生对某些事件、现象或行为的态度的反映。
校园舆论具有中介作用以及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营造自觉践行生态伦理规范为荣的舆论氛围,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的普及以及态价值观的培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生态伦理教育舆论化,是指在校园中建立一种倡导绿色生态生活的舆论环境,宣传保护生态,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念,使全校师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中践行生态伦理规范,树立生态价值观。
首先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官方媒体,比如校园网络、校园广播以及宣传板等,通过建设相关网站、广播节目以及宣传图片、文字等形式来宣传生态伦理知识,提高学生对生态伦理的认识。其次,生态伦理教育舆论化的实现需要学生组织的参与,班级干部和学生会等自治组织都要做好在学生中的带头作用,将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入每个学生的心中。还要在校园中树立环保标兵,利用榜样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高校也要积极利用校园中电子通讯方面的便利优势,通过微信、短信或者彩信的方式传播环境保护的知识,并且在食堂,商场等自主管理的场所做好生态伦理的宣传工作。总之,校园中形成的以自觉践行生态伦理规范为荣的舆论氛围,将会使大学生积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高校的生态伦理隐性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生态伦理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绿色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只有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
[1]刘胜蓉.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研究[J].桂林理工大学,2009(4).
[2]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0):7.
[3]鹿晓红.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J].燕山大学学报,2009(9):136.
[4]邹群,王琦.教育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4-117.
[5]赵卫正.加强军校研究生隐性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