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太原师范学院 舞蹈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笔者经过多年不间断的田野采风,将民间伞头秧歌舞蹈元素精心提炼后,推出伞头秧歌舞蹈实践课程,经过两学年授课检验,结合授课心得与学生感受,完成了部分伞头秧歌舞蹈教学课程总结,得到有关专家一致好评。笔者认为,伞头秧歌列入山西民间舞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山西民间舞教学主要在省内艺术院校或设立舞蹈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中开展,教案多由教师按各校教学大纲要求自行编撰,缺乏统一标准的教材。
纵观中国民间舞现行教材,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其现行教材基本上是按地域和民族进行分类,以地域划分为九大地区,即东北、山东、安徽、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延边、云南;以民族划分,主要以汉、藏、蒙、维、朝、傣六大民族的舞种为主体。在全国范围内,其他各省基本上是直接使用北京舞蹈学院教材教学,或以舞蹈学院的成熟教材为蓝本,或多或少兼顾考虑本省舞蹈的特色展开教学。山西民间舞作为山西地方性民间舞,大抵也采取类似的方法分类,但远不及北京舞蹈学院的课堂实践做得全面细致、成果丰硕。
山西有234种民间舞蹈,现阶段,只针对为数不多的、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舞暂按地域划分为晋中地区的左权小花戏、晋北地区的踢鼓子秧歌、晋南地区的翼城花鼓、晋东南地区的花灯舞、晋西地区的伞头秧歌,或可划分为雁北地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太行山、吕梁山五大区域。不论如何分类,山西民间舞都要呈现汉民族农耕文化的主题和情感交流,各院校都是边摸索、边教学、边总结,逐步完善和增加新的教学元素。所以,尽最大努力将原生态民间舞蹈提炼成教材,并列入山西民间舞教材体系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伞头秧歌的原始形态早在西汉时期伴随元宵节的古老传说和百姓的社火活动就已产生,逐步发展成熟。
晋西的地理环境对伞头秧歌的影响自然存在。山西伞头秧歌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晋西黄土高原,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一般直呼为“伞头秧歌”。吕梁市西部的临县,百里湫水河纵贯全境,总面积2 979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续,自然条件很差。艰苦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临县人民勇于和自然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在舞蹈中均有体现,如:打鼓子,舞步扎实稳健,沟壑纵横的地貌影响在舞蹈中呈现出的则是腾挪跳跃、威武雄浑的风格特点;拉花子角色因地貌因素的影响在俏丽柔美略带羞涩的少女纤纤步态中呈现出扭、摆、走、颠、跳的动律风格;也因地理地貌环境的多重变化及人口因素的影响,有了在大场地和小场地下百姓参与度很高的两种表演,即情真意切、贴近生活的小场表演和气势恢宏、形式变化多样的大场表演,两者相较,小场表演多了细腻、交流和情感宣泄,而大场表演则多了场面的调度、调配、指挥;道具的使用就更是鲜明了,如伞头执伞的形象不言而喻。临县人口58.9万,属山西第二人口大县,也是吕梁人口第一县,从这点上讲,其受众广,百姓喜爱,人文基础奠定了伞头秧歌整体风格,使之成为晋西最典型的民间舞蹈。所以,伞头秧歌作为晋西代表性舞蹈可谓实至名归。
伞头秧歌丰富的舞蹈内涵和舞蹈元素息息相关。伞头秧歌中呈现多彩的舞蹈元素:抗争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舞蹈精神;雄浑激昂的黄河舞蹈文化;色彩鲜明艳丽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服饰;俏皮幽默的舞蹈对舞形式;思维独特体现伞头带领能力的舞蹈大场调度手段;节奏铿锵婉转明快多重鼓乐齐鸣的舞蹈音乐;生动俏丽、憨憨傻傻、颠嗔扮丑、怒笑夸张的舞蹈角色等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表达着当地人民热爱、向往美好生活之情,呈现出春节闹秧歌社火期间,百姓劳作一年后,寄情生活、回报生活与憧憬未来的和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画面。
伞头秧歌如此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展演火爆,这是百姓的胜利,伞头秧歌的胜利,更是母亲河——黄河孕育的深厚而淳朴的民风的胜利。每年春节期间乃至大型节日,都会有社团或政府组织的伞头秧歌活动和比赛盛大举行。展演场面壮观,年年都有新人推出,老艺人更不甘示弱,比赛中互帮互敬,极大地促进了伞头秧歌的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碛口古镇西湾村还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黄河支流湫水河蜿蜒流经此地。如果伞头秧歌顺利列入山西民间舞教材,黄土高原上土得掉渣的临县伞头秧歌就能完成华丽转身,有意识地在取舍中继承,还不丢失伞头秧歌的风格韵味。不论黄土地经受大自然怎样残酷的洗礼,临县人民都会永远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伞头秧歌也永远不会远离他的母亲河,临县人依旧忠诚地热爱着自己生命中的伞头秧歌。
正可谓:湫水河过临县境,百里绵延情意深。回望临县碛口镇,社火秧歌走村镇。大场小场伞头领,红火热闹看不尽。黄河文明西湾村,伞头秧歌入非遗。秧歌饱含黄土情,黄河儿女黄河魂。
临县伞头秧歌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生态伞头秧歌舞蹈元素,是该种地方特色民间舞课程研究定性的基础,最终使其走向课堂,是对该种舞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首要工作,现阶段已是迫在眉睫。
山西民间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保护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后才陆续开展起来,即使是针对性研究也很缺乏系统化、规范性、规模性,没有成功经验可循,文化变革对保护工作的影响不小,但终归还是回到了科学的轨道上。近年来经济发展提速,思想浮躁者多现,学习呈现网络化,渐渐忽视、丢失了田野采风,对原生态舞蹈的接触减少到让人担忧的程度。小河不满大河干,所以,现阶段我们务必要快速行动起来,以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伞头秧歌就像“坎儿井”里的地下水,清澈、沁人心脾,而地上则是干涸的土地,地上地下形成鲜明的对比,伞头秧歌这种“坎儿井”效应将其存在现状生动地表达出来。地上的水土流失也不得不治理,艺人的流失,舞蹈动作因习惯改变或扮演人员更迭改变,道具的添置改进等等,都会使舞蹈资源流失,所以我们应尽快加入到保护舞蹈资源的行列里来。
山西民间舞教材现阶段尚无完整的体系呈现,因而完善山西民间舞教材构架及建设教材体系就成为首要工作,而教材架构规划过程就不能缺失。伞头秧歌作为晋西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保存又相当完整,具有成为教材的必备要素,如:完整的民间形态、完整的民间表演形式、完整的人物形象架构、完整的道具链、完整的风格表达、完整的动态动律节奏、完整的音乐曲调曲牌、完整的艺人原生态发展展演、完整的场面调度技巧、完整的对舞至多人舞形式多样呈现、完整的唱词展演技巧呈现。所以,适时地将伞头秧歌列入教材,才是真正实现了对伞头秧歌的继承,有利于完善山西民间舞教材体系。
山西的地方舞蹈办学要有特色,要真正意义上实现特色舞蹈全面个性化呈现,这就对树立山西民间舞教材新形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对本地区民间舞蹈根性的挖掘提炼、对舞蹈文化特征以课程形式及专业舞蹈元素再呈现的要求更高了。
个性与特色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在民间,舞蹈中的特色最易被感知和发现;而在教学中,舞蹈中的个性最不易被标准完美地呈现。细想来,这两点其实密不可分,特色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引领个性得以呈现,但是个性又离不开舞蹈文化母体的思想支撑来完成特色表达,所以,只有完成教学中的个性呈现,才能真正体现该种舞蹈的特色。呈现舞蹈特色不仅需要在舞蹈信息获取不易的背景下寻求母体文化支持,还需要揭示该种舞蹈的文化根性以及文化内蕴;不仅要在舞蹈文化的努力继承中实现舞蹈个性升华,而且要呈现自然生成的舞蹈文化取向,使之最终升华出高于舞蹈文化动态呈现的精华——教材,才能在鲜明的特色中承载个性的千变万化,直至获取教学认同与经验积累,最终实现事实上的特色办学,传承发展其永生的、最美丽的舞蹈文化。伞头秧歌确实具备呈现这种品格的能力,特色鲜明又颇具黄河文化底蕴,地方喜爱程度较高,而我们的地方特色办学正需要这些,以此体现山西民间舞蹈的特色、体现山西民间舞的人文历史、体现山西民间舞的文化渊源、体现山西民间舞的动态风格乃至文化根性,从而呈现出鲜活的黄河文化精髓。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艺人群体尚未锐减,仍不间断地传承着伞头秧歌的精气神,并将此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民间伞头秧歌舞蹈元素中完成专业提炼工作,升华为教材或课程,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务必在对伞头秧歌的研究上早做工作、多做工作、细致工作,以使伞头秧歌尽早列入山西民间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