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是学生课堂成长的主旋律。提升教师数学课堂语言的策略研究,随着学情的不断变化,将会是个永远前卫的话题。
一、多听少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多听少说,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课堂需要充分让学生去说、去想、去讨论、去对话,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究和获取新知。在解决一个个知识点时,是通过学生自己互相质疑与对话,从而互相启发来突破的。全国特级教师刘可钦老师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黑板上图示每捆20棵,这里有3捆,学生正在全班交流解决他们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的问题。
生:我是用3×20就等于60。
师:有要提问的吗?
生:你没有讲出3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
生:3表示有3捆,20表示每捆有20棵。3捆有多少棵是3个20。3×20不好算,就先算3×2。因为3×2=6,所以……(比较长的停顿)3×20后面要加一个0,就等于60。
师:刚才他用了一个“因为……所以……”来说明,有谁听明白了?好,你来复述一遍吧。……
這里刘老师借用孩子的话巧妙地将关键点加以强化,还导出了3×20的算法,而不是靠教师的简单说教来重复。有效引导,智慧纷呈,精彩。
二、语态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孩子的课堂热情是需要点燃的。科学讲述、诙谐调侃、丰富体态,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源。教师需要有丰富多变的语态呈现,来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的学习热情。
1.规范概念语言,明了知识内涵
概念教学时,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和形式可以是多元的,学生的表述也可以是建立在理解层面上的。但教师在小结时,对概念的陈述需要与教材一致。概念,作为结论性的知识,应以元知识的呈现贮存于孩子的记忆中,有了元认知的基础,才便于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创新。在素数、合数概念的教学时: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是以因数的个数为分水岭的,因而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听一位老师在教学该课时,自己在课堂上三次提及该概念,三次言语表述都不尽相同,对学生的理解与识记均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非常遗憾。
2.诙谐幽默语言,消解学习疲劳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分心,精神也开始疲劳。
在报告厅、礼堂等大型场合上课,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幽默的课堂谈话,能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一次,在一个大的体育馆里,徐斌老师是这样开始他的一节课的:
师笑问:“你是第几次来这里上课?”生:“我是第三次来。”师摸摸孩子的头:“哦,今天我可是第一次来,你们比我有经验,等一会你们要告诉我怎么把课上好。”一句话,孩子们逗乐了。接着,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老师,在这里上课要注意这样,要注意那样。殊不知,这些注意点本来正是老师要提醒孩子的呀。
常态教学,即使老师认真备课,并极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还是难免会有审美疲劳的。教师幽默的语言,就像一味清新的空气清新剂,能够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放松,获得适当调节。
3.默契体态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语行为。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一个有力的手势,一个赞美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往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用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视角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会起到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还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三、用好评价,唤醒学生的交流渴望
要用好课堂评价,教师需要在教育责任心的高度上赋予分量,除了给教学内容备课外,还要给课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做好准备,要充分把握教材与学生,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有透彻的了解。一节课中,教师在重点、难点、关键处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评价,能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所以评价也需要预设,只有精心细致的预设才有美好有效的生成,才能自然引导学生面对梦想的大道,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教师,巧用自己的课堂语言,让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生动的知识,才能调动学生持久的参与;不断的参与,才会有课堂的生机无限;无限的课堂生机,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课堂,儿童成长的主阵地;教师语言,儿童课堂成长的主旋律。期待,修炼好自己的语言,奏响学生成长过程中这首最动听的旋律。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