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胱抑素C的临床价值

2014-02-09 09:10:30钟亮尹李瑞莹徐晓松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歧化酶超氧化物蛋白尿

钟亮尹,李瑞莹,徐晓松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胱抑素C的临床价值

钟亮尹,李瑞莹,徐晓松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胱抑素C(CysC)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3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9例)、正常白蛋白尿组(57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Cr)、SOD、CysC。结果三组患者血清Cr、SOD、CysC不全相等(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r、CysC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之间血清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在反映T2DN早期肾功能损伤方面,血清SOD、CysC的灵敏度优于血清Cr。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超氧化物歧化酶;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ESRD)和进行肾替代治疗的最主要原因[1,2]。当DN患者肾损害到达Ⅳ期时,临床除肾移植外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对DN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SOD是一种抗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据报道,SOD可以监测移植肾的肾功能恢复情况[3]。CysC是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非糖化碱性低分子蛋白,其浓度不受炎症、恶性肿瘤、肌肉量、性别及年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标志物[4,5]。本研究即旨在探讨T2DN检测血清SOD与CysC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9例患者。纳入标准:(1)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2)临床分型为2型。排除标准:(1)合并各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2)合并慢性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或肝脏疾病的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4)合并其他原因所致的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根据UAER将上述患者分为3组:UAER>300mg/24h(200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共3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9~72岁,平均(55.87±13.29)岁,病程3~17年,平均(8.96± 4.70)年,空腹血糖7.8~11.4mmol/L,平均(9.12±1.23) mmol/L;UAER30-300mg/24h(20~199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30~77岁,平均(55.41±13.50)岁,病程7~19年,平均(10.44±3.55)年,空腹血糖7.2~10.9mmol/L,平均(8.81±1.05)mmol/L;UAER<30mg/24h(20μg/min)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共57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54.81±14.42)岁,病程4~21年,平均(10.28±3.47)年,空腹血糖7.2~10.9mmol/L,平均(8.88±1.14)mmol/L;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数据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置于室温30min,2720g/min离心10min,取上清进行检测,

1.3 仪器与试剂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世诺临床诊断制品株式会社生产的Cr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OD试剂盒(比色法),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ysC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法)。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定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Cr、SOD、CysC不全相等(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r、CysC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之间血清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血清SOD等指标的比较

表1 三组患者血清SOD等指标的比较

组别Cr(μmol/L)SOD(IU/ml)CysC(mgl/L)正常白蛋白尿组(5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9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3例) FP 209.77±46.25 102.06±14.99 89.32±15.41 57.98 0.000 62.10±11.86 99.36±16.42 174.00±10.37 245.63 0.000 3.46±1.02 2.38±0.67 1.28±0.05 19.87 0.000

3 讨论

细胞的生存、功能维持取决于细胞内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人体内存在一系列抑制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可抵御各种自由基引起的损伤,其中SOD就是其中研究最多的一种抗氧化物酶。SOD能催化氧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使机体内的自由基处于一种平衡状态。SOD存在于所有有氧代谢的细胞内,浓度可随着组织的代谢功能的变化而改变[6,7]。有研究表明,血清SOD浓度能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后的肾小管修复情况[8]。还有研究指出,肾移植的急排期会出现氧自由基的异常,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血清SOD活性降低。此外,SOD在对抗辐射及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9,10]。本次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一致,即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这说明血清SOD活性是反映肾功能的灵敏指标,其降低的程度与肾功能的损伤程度相关。

CysC是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人体血液、脑脊液、唾液、尿液中均能检测出CysC,其中以脑脊液含量最高,尿液含量最低。CysC可自由滤过肾小球,在近端小管处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和分解代谢,一般不经过肾外途径排泄[11,12]。此外,CysC在血液中的浓度不受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因素的影响,因此CysC作为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被临床广为关注。研究表明,血清CysC敏感性较Cr高,对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具有很好的监测作用[13,14]。本试验印证了文献报道,结果显示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

血清Cr是传统肾功能损伤标志物,亦在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本试验结果显示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r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之间血清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清Cr不能灵敏地反映T2DM患者早期发生肾功能损伤。综上所述,在反映T2DN早期肾功能损伤方面,血清SOD、CysC的灵敏度优于血清Cr。

[1]Jones CA,Krolewski AS,Rogus J,et a1.Epidemic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eoplewith diabe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Do we know the cause?[J].Kidney Int,2005,67(5):1684-1691.

[2]Van Dijk PC,Jager KJ,Stengel B,et a1.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data from to registries Europe(1991-2000)[J].Kidney Int,2005,67(4):1489-1499.

[3]唐政,陈劲松,殷立平.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物在肾移植中的意义[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8(1):13-15.

[4]Ceriello A.New insight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may lead to“causal”antioxidant therapy[J].Diabetes Care, 2003,26(5):1589-1596.

[5]Boyd-White J,Williams JC Jr.Effect of cross-linking on matrixpermeability·A model for AGE-modified basement membranes[J]. Diabetes,1996,45(3):348-353.

[6]刘殊,许崇安,李冬梅,等.恶性血液病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2):118-120.

[7]张莉,吴赛珠,阮云军,等.雄激素缺乏对雄性小鼠主动脉增龄性变化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2):122-125.

[8]唐政,陈劲松,殷立平.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物在肾移植中的意义[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898(1):13-15.

[9]林庆斌,廖升荣,熊亚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化学世界,2006(6):378-381.

[10]杨琳,廖明芳,季欣然,等.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396-398.

[11]Jacobsson B,Lignelid H,Bergerheim US.Transthyretin and systatin C are catabolized i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proteins are not useful as markers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s[J]. Histopathology,1995,26(6):559-564.

[12]Tenstad O,Roald AB,Grubb A,et al.Renal handling of radiolabelled human cystatin C in the rat[J].Scand J Clin Lab Invest, 1996,56(5):409-414.

[13]杨忠臣.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尿白蛋白/肌酐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31(3):261-262.

[14]王盈.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517-519.

R587.1,R446.11+2

A

1674-1129(2014)05-060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5.051

2014-04-19;

2014-07-17)

猜你喜欢
歧化酶超氧化物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新型耐高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业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健饮用水及其制取方法探讨
现代食品(2016年14期)2016-04-28 08:10:36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麦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活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