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品德形成: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教学的价值追求

2014-02-06 05:13廖光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3期
关键词:品德题材历史

廖光华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其内容包含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有历史、地理、经济、伦理、文化、民族、政治和法律等。因此,关于这些领域知识的教学成为课程实施以来饱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如知识教学的价值在哪里;知识教学存在哪些问题;这些知识应如何教;如何把握他们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既符合德育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又不至于上成地理课、历史课;如何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学生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等等。

一、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教学的价值

探讨品德与社会知识教学的价值,不可回避要解决道德与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学生品德形成与知识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实践中一些人认为,品德与社会既然是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课程,那么课程内容就须直接与之相关,否则就不需要。也有些人认为,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就可以了,特别是一些关于历史和地理的知识,看不出他们与品德形成有什么关系。有人甚至认为,一提知识就难免要死记硬背,这就违背了课程的性质,远离了儿童的生活。

这些观点都是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窄化为“品德的形成”,从“一切为了品德形成”的立场评判“知识教学”的合理性,从而将品德形成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相孤立,最终使学生品德形成失去根基。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对象都是未成年学生,对于这些处于他律阶段的学生而言,道德就是知识,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学生早期是必要的,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无论是学生的品德形成还是社会性发展,并不只是通过感性认识和感情沟通就能解决,它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和积淀,其中既有观念的、价值选择的,又有技能的、方法的和常识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包含一定的价值因素,脱离一定知识而形成情感或者脱离一定能力而获得知识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不了解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又何来民族的情感与渴望和平、珍惜和平的情怀。如果学生不了解浩浩汤汤的长江和黄河的相关的地理知识,又何来感恩母亲河的情感,及产生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的情怀。

另一方面,情感也只有基于对知识的一定程度的理解才有可能变成理性的、稳定的、可持续的情感而不是短暂的情绪。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也只有在充分把握事实(知识)的基础上才成为可能。这些都不是通过简单的直接的告知,或讲道理、树榜样就能实现的,更需要知识的涵养、文化的熏陶,才能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理解社会的情感,形成国家和世界的视野。2012年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中,一些比较极端的打砸日系汽车的行为也给予我们的学科教育很好的启示——如何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施中,许多教师过于关注教材中知识的教学,因此我们经常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会看到“地理课”的影子、“历史课”的影子,甚至“语文课”的影子,课堂教学脱离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原味,甚至偏离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学科价值取向和任务,走向纯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学科知识的教学,主要表现为:

1.历史题材的教学缺乏历史思维和意识的培养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世界史不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还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历史认知和情感归属。因此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教学重要的不在于“再现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即他们是如何看待那段历史的,有他们独立的判断与分析,并产生情感归属。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多教师会纠结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些历史元素,由于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事实有限,教师在教学中会补充大量的历史事实,这样就可能忽略品德与社会课的原本价值属性——让学生理解二战的性质,认识到那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所以,历史题材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以史为鉴,知荣辱、知兴衰、知得失,明德、明礼,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历史唯物史观,并学会分析和判断问题。

2.地理题材的教学缺乏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尽管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穿插了大量的地理题材,如三年级关于学校、社区、商店的位置,四年级关于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五年级关于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问题,六年级关于地球以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的是事实性知识的呈现与讲解,对学生关注地理与他们自身的关系缺乏引导。只有当学生把自身融于环境当中时,他们才能意识到无论是家乡的环境,还是世界的环境,都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才能意识到问题和危机,才能具有改变环境、治理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地理知识,不需要让学生去记,去背,有些让学生了解即可,有些让学生知道就行,关键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材中有许多地图,学生要能够看懂,并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教材中有许多表格,学生要能够从表格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才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地理题材教学应达成的目标。

3.经济题材的教学缺乏经济决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主题“价格的学问”,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类型的购物场所价格不同,甚至同一商场,由于其所在地点不同,价格也可能不一样。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分析价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购物。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经济生活现象的同时,容易忽略学生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个体的经济决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生活题材的教学缺乏公民意识与素养的培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某种意义上是一门公民课程。公民意识与素养的培育是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重要目标。课程中无论哪个领域的主题教学,实际上都融入了公民教育的内容。例如,课程内容标准中有一条,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不同的群体享有同等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等。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不能站在公民教育的角度去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如何行使公民的权利,如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如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等;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如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等。公民意识与素养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主动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正义,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应如何教

1.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情感与能力元素

以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从五年级开始,历史题材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占了较大的篇幅,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和世界近现代历史。教师执教时会对教材做相应的延伸和拓展化的处理,选取一些课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发展了教材,使历史内容趋于饱满。这是一种必要且有益的做法。但是,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内,教师容易过多地注重历史事实性知识的呈现和讲解,缺乏对历史事实所隐含的历史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它说明了什么?它对未来历史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又往往是学生在这门学科中最需要汲取的营养。例如,五年级下册“唐朝盛世”这个主题,教材介绍了唐太宗李世民,列举了唐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外交、民族交往、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花更多的时间讲授和引导学生探讨唐朝的盛世概况,却很少关注这些史实的学科教学价值——历史唯物史观的培养,即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去思考和分析历史现象,探寻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唐朝为什么会取得“盛世”这个局面?唐朝的发展与唐太宗的开明政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现象分析中,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历史现象。

再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涉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些共同问题。但这些地理知识的学科价值在哪里?与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关联在哪里?例如,五年级上册的主题“‘多与少’的思考”,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知道我们国家资源什么多,什么少,分析资源总量多的情况下为什么人均占有量却少了,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国情教育的主题,也属于地理题材的话题,其中“我国什么多,什么少”属于知识目标层面,而“分析为什么少,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属于能力和情感目标层面。教师在教学中,容易过多地关注知识层面,花很多时间讲授和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资源种类、总量及分布,地理课的意味很浓,但淡化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现状,了解我国的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和国家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产生节约资源的情感,并能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层面上探讨能源危机的出路和对策——而这正是这个课题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因此,无论遇到何种题材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既不能在知识的“面”上做无限的拓展,也不能在“点”上无限地延伸。教师要更多地从题材内容上挖掘知识的情感与能力元素,即课程的价值元素,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更重要的是情感力。

2.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意义理解

对知识的意义理解融入了理解者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是学生通过思维与体验达到对知识内涵意义的认同,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质疑的过程、探究的过程。这种知识意义理解上的教学既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不断地拓展,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要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就必须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不能停留在“概念”“原理”“实事”上。无论是“历史”“地理”或是其他类型的题材,有些内容远离了学生现有的时空,比较抽象,教学中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形象,通过视频、图片等现代媒体技术再现知识,或通过“课堂活动”体验知识,或通过“讨论辩论”争鸣知识,或通过“生活实践”感悟知识,教师要善于将品德与社会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过去经验、现在的生活及周边的社会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对知识的意义理解。

总之,知识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媒介,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品德的主要载体。良好品德的形成应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教学的深度价值追求。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达成品德培养的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形成应有的素养,是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教学中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在实践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

[1]黄华.我国知识教学面临的三大挑战与理论回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7.

[2]叶飞.学科教师的困惑:在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之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39-41.

[3]黄黎明.知识教学:文化哲学的检讨与出路[J].教育学报(第5卷),2009(1):18-24.

[4]于世华.新课程背景下知识教学理论的实践困境[J].教育探索,2008(4):14-15.

猜你喜欢
品德题材历史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品德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